![]()
内容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森林昆虫学通论(第2版)》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组织全国农林院校在2002年版本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为13章,绪论中叙述了昆虫的起源与地位,森林昆虫学的发展史,我国对森林昆虫学的贡献。第1-7章为森林昆虫学基础部分,包括昆虫的形态,体内器官和功能,生殖、发育、变态、行为、滞育;昆虫的分类原理,分类学的发展,昆虫纲的分目及9个常见目中重要科的识别特征;种群结构特征与种群动态,气候因素与昆虫发育的关系,食性、天敌及植物的抗虫性,生命表,森林昆虫群落演替及预测预报;森林环境与森林害虫的关系,森林害虫控制原理与方法,森林健康的保持与恢复;中国的气候、森林类型与森林昆虫的地理分布,林木害虫主要种类,国内检疫性林木害虫的分布。第8~13章为各论部分,包括地下害虫、枝梢害虫、食叶害虫、种实害虫、蛀干害虫、木材害虫的地理分布、防治及调查方法。各章均附有相应的复习思考题及推荐阅读书目,书后附有昆虫的汉拉、拉汉学名对照索引。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昆虫的形态 第一节 昆虫的头部 第二节 昆虫的胸部 第三节 昆虫的腹部
第二章 昆虫的体内器官和功能 第一节 昆虫的体壁与肌肉 第二节 昆虫的消化、排泄、呼吸系统 第三节 昆虫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第四节 昆虫的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第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 第一节 昆虫的胚胎发育与生殖 第二节 昆虫的胚后发育及变态 第三节 昆虫的行为与多型现象 第四节 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一节 分类原理 第二节 昆虫纲的分目 第三节 与森林有关的重要目 一、直翅目 二、等翅目 三、缨翅目 四、半翅目 五、同翅目 六、鞘翅目 七、膜翅目 八、鳞翅目 九、双翅目 十、螨类
第五章 昆虫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及其研究内容 第二节 非生物因素 第三节 生物因素 第四节 昆虫的生命表及其意义 第五节 森林昆虫群落及种群演替 第六节 森林害虫的预测预报
第六章 森林害虫控制与森林健康 第一节 森林环境与森林害虫 第二节 森林害虫控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节 森林害虫控制与管理 第四节 森林健康的保持与恢复
第七章 中国森林害虫的地理分布 第一节 中国的气候与森林类型 第二节 森林昆虫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中国林木害虫主要种类 第四节 国内检疫性林木害虫的分布
第八章 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第一节 我国林木地下害虫的地理区划 第二节 重要的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一、地老虎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 二、蛴螬类(华北大黑鳃金龟,棕色鳃金龟,大云(云斑)鳃金龟,红脚异丽金龟,铜绿异丽金龟) 三、蝼蛄类(东方蝼蛄,华北蝼蛄) 四、金针虫类(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 五、蟋蟀类(大蟋蟀) 六、其他地下害虫(灰种蝇,大灰象,黑翅土白蚁,蚱蝉) 第三节 地下害虫的调查与研究
第九章 枝梢害虫及其防治 第一节 我国林木枝梢害虫的地理区划 第二节 重要的林木枝梢害虫及其防治 一、蚧类(草履蚧,日本松干蚧,吹绵蚧,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突笠圆盾蚧,杨笠圆盾蚧,柳蛎盾蚧,卫矛矢尖蚧,松针蚧,扁平球坚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槐花球蚧,半球竹链蚧) …… 第十章 食叶害虫及其防治 第十一章 种实害虫及其防治 第十二章 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第十三章 木材害虫及其防治 参考文献 汉拉学名索引 拉汉学名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