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讨论“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实施措施等三方面内容。
一、“区域”的讨论。
现有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对“区域”中的区位选择主体,区域的形成与范围讨论比较缺乏,本书将予以加强。
二、“区域经济结构”的讨论。
本书重点加强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讨论,其理由是,区域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本人在从事20多年的区域经济工作实践中深刻的体会到:快速、持续、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而区域经济与部门经济或行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重要区别在于:区域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一般需要经过点、线、面、网络等空间结构的优化来实现,而部门经济或行业经济转型和升级一般需要经过产业、行业、企业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到目前为止,已有的区域经济学还是仍然简单地套用经济学中的部门经济和行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区域经济的现象和发展;而没有形成和运用区域经济学自身的区域经济结构理论来解释和指导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笔者多年的区域经济实践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认为,可以将以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生产为主的区域视作极化发展区域,将以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为主的区域视作次发展区域,构建极化发展区域与次发展区域依托各自比较优势,进行互补、错位、平等竞争发展的空间经济结构。基于资源禀赋空间分布不均的天然因素和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地域分工,在极化发展区域与次发展区域按市场规则进行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再在按国家职能收取的国家财政收入中提取的一部分,通过国家一般公共财政预算,以均衡性转移支付或专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