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梦的答案之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王溢嘉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心理学家王溢嘉穿越睡与醒的模糊边界,带你解答梦的奥秘
解析10大梦观,介绍8大梦型
解读梦的象征语言,分析梦中各种场景
发现真实的自己,寻找人生的答案

这个世界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梦境也是如此。--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内容推荐
人一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眠,而睡眠中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则是在做梦,换句话说,梦代表了“十五分之一的人生”。就像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梦的诠释不是专享的,它的含意有待我们以慧心去参透,而解释它,主要是为了丰富我们真实人生的样貌。在本书中,作者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夜间风景区的导游员”,从古今中外十大梦观、梦的科学观察、梦的象征语言、梦型介绍、梦剧解析到梦与灵异等方面,对梦做了恰如其分的介绍。他告诉你,在暗夜的“心灵电影院”里,你不仅是“演员”兼“观众”,更是“编剧”与“导演”,只是你对这种编导艺术一向感到陌生而已。乘舟撑篙,游览暗夜风景;漫步云端,夜游心灵剧场。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步伐,探索梦的奥秘,发现真实的自己,寻找人生的答案。
目录
第一篇 第二种存在:梦观与观梦
第一章 古今中外的十大梦观 002
梦是“另一种人生” 002
夜间风景区的导游员 003
源远流长的魂游派 004
神明指示的天启派 006
扑朔迷离的超感派 007
昼想夜梦的日思派 008
欲望改装的情结派 009
智慧流露的洞识派 011
知觉扭曲的刺激派 012
无中生有的幻觉派 013
尘埃乱舞的清扫派 014
资讯处理的程式派 015
梦是有意义的吗? 017

第二章 梦周边的科学观察 018
来自梦实验室的报告 018
梦里人生占多少人生? 019
“至人”真的能“无梦”吗? 021
梦的回想力和人格有关吗? 022
婴儿也会做梦吗? 025
蝴蝶会梦见庄周吗? 026
梦里人生是否比真实人生来得快速? 027
盲人的梦有什么内容? 028
梦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 029
“梦中学习”是怎么一回事? 030
唯物梦观与唯心梦观的接合点 032
第二篇 第三类思维:梦的构成
第三章 解读梦的象征语言 036
梦像一封难解的信 036
天机不可泄露的象征观 037
密码解读的“释梦天书” 038
每一种口音都有它自己的梦语 040
性──最受压抑,也最需要象征 041
梦中性象征的两个例子 042
性象征的催眠实验 044
另一种象征──概念的影像化 046
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显影 048
只具私人意义的象征 050
因人因梦而异的解释 052

第四章 剖析梦的荒谬文法 055
从弗洛伊德的一个荒谬梦谈起 055
潜意识的“原本思考法则” 057
从荒谬中寻找合理的梦思 059
梦材料的钩沉与编织 061
夜梦与白日梦的不同编织法 063
开启大脑软体世界的“关键字” 065
靠“自由联想”穿针引线补梦网 067
建构梦的两大艺匠──浓缩与转移 070
梦中失去的“连接词” 073
释梦──寻找隐藏的梦思 075

第三篇   释梦的艺术:梦型介绍
第五章 心想事成──愿望之梦 078
猪梦橡果,鹅梦玉米 078
意识所允许的愿望 079
继续睡眠的愿望 081
戒烟者仍在梦中吸烟 083
性与攻击的愿望改装 085
其他的潜意识愿望 087
意识与潜意识愿望的联袂演出 089
愿望的来源与选择 091

第六章 潜意识的智慧──启示之梦 093
潜意识有较宽广的视野 093
对肉体微妙变化的惊人内视力 094
对童年往事及原型的奇妙视野 096
对偏狭意识生活的纠正与补偿 098
深具启示性的“内在之声” 101
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数字梦 103
笛卡尔的“理性圣灵降临”之梦 105
启示“心物二元论”的梦 107
现实人生的“回光”与“返照” 108

第七章 午夜惊魂──恐怖之梦 111
最不受欢迎的梦 111
REM 睡眠期的焦虑发作 112
焦虑之梦与性冲动 114
感官知觉的客体化 116
无法理解的特殊经验 117
感官知觉、性象征与原型 119
心理创伤产生的反复性梦魇 121
人格解体产生的梦魇 122
惊醒是专享的解脱 123

第八章 春色无边──之梦 125
梦有定义上的困难 125
圣女的“梦” 126
夜间遗精前隐晦的梦 127
“推陈出新”的梦 129
夜间遗精前赤裸的梦 131
一个作家的“梦日记” 133
在梦里对熟人“犯了那种罪” 135
女性的梦举隅 136
梦中的色欲忧患意识 138
梦反映一个人的性态度 139
划清梦与现实的界限 141

第九章 人人都有的典型梦 144
坠落之梦 144
被追赶之梦 145
飞翔之梦 147
赤身裸体之梦 148
亲人死亡之梦 150
死者重返之梦 151
赶火车之梦 153
考试之梦 154
找厕所之梦 155
牙齿脱落之梦 156
“以前到过这里”之梦 156
反映的是大家都有的问题 157
第十章 第二种灵感──创造之梦 159
从梦中获得创造灵感的佳话 159
阿加西斯梦中“完整的鱼” 160
勒维梦中的“完美实验” 162
来自梦中的苯构造式与缝纫机 164
“化身博士”来自一场恐怖的梦 165
是史蒂文森真实生活的回响 167
梦中灵感的科学实验 169
以慧根去捕捉梦中的视觉象征 171

第十一章 梦里知是客──清醒梦 172
知道自己正在做梦的人 172
会做“清醒梦”的科学家 174
插手改编自己的梦 176
以梦攻梦,以梦治梦 177
“清醒梦”的自我训练法 178
人在梦中真的能随心所欲吗? 180
梦耶?真耶?小心为妙! 181

第十二章 梦游与梦呓 183
《秋灯丛话》里的梦游与梦呓 183
“梦游”并非梦,而是“睡走” 184
梦游有家族遗传倾向 186
儿童梦游以器质性原因为主 187
成人梦游较多心理因素 188
梦游其实是精神解离状态 190
梦游有潜在的危险性 191
梦呓很少泄露内心深处的秘密 192

第四篇   释梦的艺术:梦剧解析
第十三章 舞台、角色与活动的分析 196
心灵剧场的三元素 196
室内与户外的舞台差异 197
以交通工具为舞台的含意 198
“他”为什么出现在我的梦中? 201
梦中的陌生人 202
“移动”是最常见的活动 204
积极性活动与消极性活动 205
没有社会意识的演剧 206

第十四章 文学评论式的释梦法 208
三梦刍狗 208
弗洛伊德的“樱草花”之梦 210
弗洛伊德与弗洛姆的不同解释 212
荣格的“地窖骷髅”之梦 214
两位大师的不同解释 215
一个梦,三种解释 217
释梦就像文学评论 219

第十五章 一夜数梦的系列解析 221
梦的系列解析法 221
某少女的一夜三梦 223
某男士的一夜五梦 225
共通的主题──冲突与暴力 227
主题延续性的疑问 229
同样的梦思,不同的梦境 230

第十六章 心灵组曲──梦的连续剧 231
十八岁少男的爱情初梦 231
爱情基调在梦中慢慢显现 233
更多的梦,透露更多的心事 236
受到男性权威的阻挠与惩罚 240
一部“俄狄浦斯情结”的连续剧 243
一个迟暮妇人的往日情怀 244
愉快回忆里的悲伤阴影 246
担心人生走错了方向 248
生存与死亡间的搏斗 250
何妨写一本“梦的日记” 251

第十七章 自由联想下的深度分析 253
“返乡之梦”的心理暗示 253
难以首尾兼顾的梦中火车 255
象征“有病之屋”的农舍 258
老农妇与干草的联想 259
巨大蟹蜥蜴的双重含意 260
梦暗示了 A 君的悲惨结局 263

第五篇   异质的风景:梦与灵异
第十八章 心电感应、透视与预知之梦 266
从唐代传奇小说《三梦记》谈起 266
“灵异之梦”的类别与定义 269
穿越空间的“透视之梦” 271
灵犀互通的“心电感应之梦” 272
反复出现的“预知之梦” 274
威蒙夫妇的罕见奇梦 276
人与狗的“心电感应之梦” 277

第十九章 研究者、医生与病人的灵异之梦 280
常做灵异之梦的荣格 280
荣格病人的“预知之梦” 282
梦研究者的“心电感应之梦” 283
“灵异之梦”中的象征 285
女医生与女病人间的心电感应 287
男医生与男病人间的心电感应 289
“梦中协助者”的实验 291

第二十章 灵异之梦的心理学解释 294
经过调查的一起怪梦 294
是“记忆扭曲”在作怪 297
弗洛伊德与狄更斯的“错记” 298
背后隐藏着幽微的心理动因 300
前瞻性思考与潜意识的洞察力 302
梦成了自我兑现的预言 304
“巧合”中的心理因素 306

第二十一章 灵异之梦的实验与理论 309
梦里传真——心电感应的实验 309
追踪预知之梦的“预警办公室” 314
“透视之梦”的实验 317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318
各种可能的理论、假说 319
炙热的心,渺茫的希望 321

第六篇   梦醒之后
第二十二章 如何看待你的梦 324
追求意义,使我们倾向于唯心梦观 324
划清梦的科学面与哲学面 325
以欣赏、赞叹的眼光看梦 327
“另一种人生”无法取代真实人生 330
精彩页
     梦是“另一种人生”
“风雨萧萧已送愁,不堪怀抱更离忧。故人只在千岩里,桂树无端一夜秋。把袖追欢劳梦寐,举杯相属暂绸缪。觉来却是天涯客,檐响潺潺泻未休。”
这首《梦山中故人》是由南宋大儒朱熹所写,诗中描写了迷离的景致,充满了感伤的情调。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到迥异于《朱子集注》里的朱熹,也许是因为他乍从梦中醒来,内心深处骚动的情感未息,才使我们得以从他自然流露的字里行间,瞥见了另一个朱熹。
有人说“人生如梦”,也有人说“梦如人生”。这两种说法其实都似是而非,因为梦原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却又不同于真正的人生,所以我将它称为“另一种人生”。
对于“另一种人生”,古往今来的智士达人,有的漠视、有的赞叹,但最奇特的莫过于庄子。庄子在《齐物论》里说,他有一天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空中快乐地飞翔,物我两忘,最后竞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庄周?
无独有偶,西方的荣格(C.G.Jung,分析心理学之父)也有过类似的梦境。有一天他梦见自己走到一间庙宇前,看到一个高僧在廊下闭目打坐,梦中的荣格觉得高僧若张开眼睛,自己就会消失。
蝶欤?周欤?高僧乎?荣格乎?东西方的两大哲学家在相异的时空下,不谋而合地在梦中体悟到人与宇宙万物间最奇妙的纠葛。
如果上帝存在,而且会做梦,那么尘世的一切,也许只是上帝的梦境。当上帝醒来时,我们恐怕就将如泡沫般消失吧?
夜间风景区的导游员
个人所能做的是“趁上帝尚未醒来之前”,带领各位穿越那睡与醒的模糊边境,进入“夜间风景区”,去探寻“另一种人生”的奥秘。
就像一个称职的导游,必须先交代古迹的历史、名胜的地理般,作为一个“夜间风景区的导游员”,我想先介绍古往今来的梦观。据我的理解,古今中外的梦观虽多,但不外下列十大派别:
源远流长的魂游派
魂游派:很多民族都认为,做梦乃是“灵魂的出游”,这也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梦观。远古人类在还未具有“自我意识”之前,就已开始做梦(甚至在还没有进化为“人”以前,就有做梦的现象)。当第一个人类“意识”到他在人睡后所做的梦时,他惊奇地发现,在梦中他居然能和已经死去或不在身边的人见面。这些梦使他相信,人除了有肉体生活外,还有灵魂生活,出现在梦中的是那些人以及自己的“灵魂”。
哲学家尼采说:“梦是所有灵魂信仰的起源。”在我国的古诗词里,“魂梦”“梦魂”经常联用,而在古典小说的绘图里,也以灵魂从入睡者的头顶冒出,来表示在做梦,这些可以说都是此一古老观念的遗迹。
某些原始民族,譬如英属新几内亚的基瓦巴布人依然相信,一个人在入睡后无法醒来,是因为巫师施法捉住他出游的灵魂所致。人们将做梦视为“灵魂出游”,会经常造成现实人生与梦人生相互渗透。譬如非洲赤道附近的一个酋长,梦见自己到葡萄牙和英国旅行,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就换穿欧洲款式的衣服,好像他刚从欧洲旅游归来一样,而他的朋友也都会像欢迎游子般,纷纷向他道贺。同样地,一个切罗基族印第安人若梦见自己被蛇咬伤了,虽然第二天醒来,身上根本没有伤口,但他还是要在梦中被咬的部位敷药治疗,好像他真的被蛇咬到一样。
这种观念也引来一些道德上的疑义。譬如曾有一个印第安人控告某传教士“偷他的南瓜”,虽然他的南瓜还好端端在田里,而那位传教士也远在三百多公里外,但就因为他梦见传教士偷了他田里的南瓜,所以他坚持控告传教士必须为他的“灵魂”所犯的偷窃罪负责。非洲的阿散蒂人也认为,一个男人如果梦见与别人的太太发生性关系,那他就犯了我们平常所说的通奸罪,因为他的灵魂和别人太太的灵魂“通奸”。
还好“魂游派”已经式微,否则将使我们平白增加很多人牛的负担。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