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理论联系实际,将OBE教育理念融入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之中,强调目标导向理念,注重实际应用,以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方法和技能的美术教师为目标。在编写中注重基本理论,重视方法和过程,提倡自主学习,同时强调课程教学中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的紧密关联,旨在使学生在实践和思考中提高美术教学的设计和评价能力,增强对美术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设计优秀美术课程的愿望与能力。
《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作为高等师范类院校基础性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既注重理论内涵的深刻剖析,又注重实践应用的策略介绍。在编写方法上,以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基本知识,掌握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基本方法为主线,弱化理论的探究,强化实用性和操作性,突出知识点与实际教学的结合,增加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
《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分为两个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部分,以递进式结构展开,从对基本概念的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阐述,再到实际的应用,形成了一个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清晰的认知逻辑关系,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知识,还能够掌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
《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与评价》前六章为美术课程设计相关的理论和案例。首章“美术课程与美术课程设计”,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概念、性质、特征进行了全面阐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章“美术课程设计的形态与类型”,阐述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的形态和类型,教师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可掌握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