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当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将进入尾声,一场因为疫情带来的危机使得全球人类再次面临存亡续绝的挑战。危机的出现测试了人类身心的健康和适应力,体现了各政府治国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异同,重组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网络和政府对于特定群体的福利制度,向我们揭露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内外,从微观到宏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彰显了我们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所体现出的韧性。2022年6月10日至12日,第三届浙江大学-哈佛大学世界文学工作坊“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文学院如期举行。本辑“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就是以此次会议参会论文为主整理而成,希望能够展现全球人文学者在“华文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上的努力成果,开拓未来华文文学研究发展的可能性路径。 目录 一、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从文学伦理批判到史与诗的结合:当代华语文学与影视作品中南京大屠杀书写论析 金进 论灾难:忧患叙事与幽暗叙事 王德威 全球化疗愈:医学人文与世界华文文学 唐丽园 整合与策略:通向世界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 蒋述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文学文化自信 张福贵 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 聂珍钊 早期海外华文/华裔文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播 ——兼谈华文/华裔文学的区域形态和个体形态 黄万华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叙述的兼容性问题 ——以严歌苓、张翎、陈河研究为例 刘艳 普实克与夏志清中国现代诗学形象权力关系论 赵小琪 灾难的意义与转化 ——解读后灾难文学中的生命叙事 翁丽嘉 袁勇麟 当代文学灾害书写的人性考察 张堂会
二、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批评实践:各地区华文文学研究 对话的启示:程抱一的思想和写作 张重岗 骆以军近作《匡超人》灾难叙事与故事新编研究 张羽 刘畅 台湾话剧的美学建构 梁燕丽 《掬水月在手》:“写给未来时代的备忘录” 白杨 论消失考现文学 凌逾 虹膜中的至暗时刻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备忘录 杨际岚 当代中国小说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 ——从70后作家朱山坡谈起 曾攀 谈泰华《小诗磨坊(14辑)》的疫情叙事 ——以阿多诺的“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为线索 陆卓宁 德国华文传媒“一报一刊”的前世今生 计红芳 新时期(1978—1984)香港文艺期刊中的内地与港台文学互动 ——以《开卷》《海洋文艺》《八方》为考察对象 陈庆妃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时代的文学转向与精神反思 ——以2021年海外年度华语小说为例 张娟 论北美新移民文学的抗战书写 彭贵昌
三、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作实践:华文作家圆桌发言 也许乌云没有银边:我对创伤书写的一点思考 张翎 静默中书写内心的波涛汹涌 虹影 时间是层厚玻璃 陈河 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到《亲吻世界》 周励 进入移民书写的陌生地 曾晓文 拓宽创作主题,关注人类共同命运 黄宗之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写作者的位置 叶周 关注人类生存困境,应是当代小说存在的理由 陈谦 写作是对我生存想象和精神欲望的成全 亦夫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沉思 朵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