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该书以王思渝博士对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直波村的两次调查资料为基础而写成。直波村保留的两座八角碉楼体量宏大、现存状况完好,在整个嘉绒地区均属于少见;同时,罗梧楞寺(旧址)也属于嘉绒地区年代较为久远并且与重大宗教历史人物有关的历史建筑遗存,保留有较为完好的壁画遗迹以及建筑格局;直波村还极有可能代表了一种“半城半庙”以及土司差役所在的军事性城址相复合的形态,可以成为土司时代地方治理在物质空间上的见证;从文化景观或者活态遗产的角度,整个村落也传承着在嘉绒地区具备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传统和整体风貌,村民们在山林崇拜、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仍保有活力,物与非物、自然与人文呈现出和谐互动的一面。 目录 保护民族村寨,促进社会发展(代前言) 第一章“传统村落”的兴起:现实与研究基础 1.1“遗产热”与传统村落政策 1.2关于“传统村落”的既往研究和意义 1.2.1整体性和遗产理念的扩张 1.2.2保护与发展:回到村落,回到村民 1.2.3小结 1.3关于嘉绒和土司历史既往研究的简要回顾 1.4关于碉楼与藏寨的既有研究与调查 第二章直波村的基本概况 第三章从文化建设到遗产保护 3.1阿坝地区的文化政策与具体行动 3.2从“文物保护”到“传统村落” 3.2.1文物与遗产的理念与实践 3.2.2传统村落:基于文本的分析 第四章关于村落历史的记忆 4.1城与庙 4.2土司与外来者 4.3小结 第五章在整体社会中理解建筑与非遗 5.1建筑的意义:碉楼、寺院与民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