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为蔡宗齐教授的论文集。本书精选作者在中国文学领域论文14篇,分为古典诗歌篇、古代文论篇、比较诗学篇三部分,依照治学内容和语境的变化,运用各种不同的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微观个案的研究结果,试图在宏观层次上比较分析中西诗学发展的轨迹,发现两者几乎总是在宇宙过程和真理两条不同轴线上讨论文学的起源、本质、创造过程以及其功用,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系统。充满着内文化和跨文化之间的张力,是对作者四十多年间游走于中西学界之间的治学经历成果的集中展现。 目录 古典诗文篇 第一章 汉代五言古诗的句法、结构与诗境 第二章 阮籍:象征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 陶潜作品中“命”的视角与随之而变化的人生画面 第四章 六朝五言诗句法、结构、诗境 第五章 五言律诗句法、结构、诗境 第六章 小令句法、结构与词境 第七章 慢词节奏、句法、结构、诗境 第八章 古代散文形式体系的建构:五种基本文形的分析 古代文论篇 第九章 “情”的概念何以拓展 ——从先秦“情”“性”论辩到两汉六朝文论中的情文说 第十章 儒、道、佛家的中道思维 第十一章 诗歌与意识形态的关联 ——《诗经》在汉代的经典化 第十二章 六朝文艺理论中的“神”的哲学渊源和美学新义 第十三章 郝敬“温柔敦厚”说 ——审美原则与一种诗论体系的建立 比较诗学篇 第十四章 从内文化、跨文化和超文化视角审察中、西方文学批评 第十五章 想象的诗学:华兹华斯和刘勰的文学创造论 第十六章 王昌龄“意—境—象—言”创作论及其唯识学渊源 第十七章 尼采对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