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共同体主义观念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对经济法理论予以系统研究。提出经济法保护的法益,是体现于社会经济秩序这一公共物品上的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把经济法规范的行为限定为公共性经济行为,本位规则形式确立为社会责任,防止损害的性规则为规制规则,实施的制度构成是以执法为主,司法为辅,实施制度的性质是以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商制为主,对抗制为辅。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对一些经济法的部门法的执法、司法实践问题予以研究。 目录 导论 经济法是什么 章 经济法是秩序法的问题之源 节 经济法的问题意识 第二节 经济法的观念基础 第三节 经济法是社会经济秩序法 第二章 经济法是秩序法的目的之基 节 经济法公共利益的含义 第二节 经济法公共利益的特性 第三节 公共利益的内容及其在经济法中的表现 第三章 经济法意欲建构的经济秩序 节 社会经济秩序与经济法秩序 第二节 经济法秩序的生成途径 第三节 经济法秩序的构成 第四节 经济法制度与可欲的经济秩序 第四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规范的行为 节 反思经济法的行为理论 第二节 经济法规范的行为 第三节 经济公共性影响行为的性质 第四节 经济公共性影响行为的种类 第五节 规范公共性影响行为的范式 第五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规范的工具——社会责任 节 社会责任的意蕴与性质 第二节 社会责任的规范分析 第三节 社会责任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秩序理念下的“多倍赔偿责任”——定性分析 节 问题意识、观念基础与思维方法 第二节 多倍损害赔偿责任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惩罚性赔偿与激励性报偿 第七章 秩序理念下的“多倍赔偿责任”——定量分析 节 消费者惩罚性损害赔偿公益诉讼能否提起 第二节 消费者公益惩罚性赔偿金如何确定 第三节 消费者公益惩罚性赔偿与公法中的金钱罚的关系 第四节 消费者公益与私益“惩罚性赔偿”的关系 第八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实施的价值定位 节 经济法实施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经济法实施的法源根基 第三节 经济法实施的价值 第九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的协商制实施机制 节 决定法律实施制度选择的因素 第二节 协商性实施制是经济法相对可欲的实施制度 第三节 经济法协商性实施制的适用范围 第十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的协商制执法 节 经济法执法的价值定位和模式选择 第二节 经济法执法的内容结构及特性 第三节 经济法协商制执法的制度构造 第四节 我国经济法协商执法制度的观念重塑与制度完善 第十一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的协商制私人诉讼 节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性质与价值定位 第二节 规制法视域的诉讼模式选择 第三节 协商制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国际实践 第四节 反垄断诉讼的制度构造 第五节 对我国协商制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建立的建议 第十二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法的公益诉讼 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含义和内容构成 第二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第三节 经济公益诉讼的机制与制度构成 第十三章 秩序理念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什么 第二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何保护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何保护 第十四章 秩序理念下税负公平原则的普适性表述 节 税负公平原则不同表述及其适用的历史追踪 第二节 税负公平原则不同表述的辩证分析 第三节 税负公平原则普适性表述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十五章 秩序理念下经济规制法的研究提纲 节 什么是经济规制法 第二节 研究这一法律问题的意义 第三节 经济规制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经济规制法的法理念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