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原则指导下,立足于培养具有扎实中医药基础、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结合第一版教材多年使用的经验,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教材突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也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数字教材部分中专门增加了问难,以期抛砖引玉。 本书遵循以法统方的基本原则,将所收录的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温里、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积、驱虫、涌吐、治疡剂,共20章,各章分若干小节,使之纲目条理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学生使用。 目录 绪言 总论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方剂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方剂的起源 第二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期(公元220年前) 二、晋唐时期——方剂学理论体系的迅速发展(公元220-907年) 三、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理论体系的完备(公元960-1368年) 四、明清时期——方剂学理论体系的成熟(公元1368-1911年) 五、中华民国至今——方剂学科的创建与方剂现代化(公元1911年以后)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方剂与辨证论治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第三节 方剂与中药 一、方药共荣 二、方药离合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第一节 病证分类法 第二节 组成分类法 第三节 功用分类法 第四节 综合分类法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方剂的配伍 第一节 方剂配伍的概念 一、方剂配伍 二、方剂学配伍与中药学配伍的区别与联系 三、方剂配伍的本质 第二节 方剂配伍的目的 一、协同增效 二、扩大主治 三、纠偏制毒 四、转化功用 第三节 方剂配伍的形式 一、相辅相成配伍 二、相制相成配伍 三、相反相成配伍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一节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方剂的剂型 第一节 传统剂型 一、汤剂 二、散剂 三、丸剂 四、膏剂 五、酒剂 …… 各论 方剂歌诀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