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璀璨之花,其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还来自它的统一性与包容性。中华文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艰难曲折,并在探索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最终走向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既得益于“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传统文化智慧,又得益于融为一体的各民族文化,还得益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共同信念。这种统一性不是封闭、僵化的单向统一,而是开放、包容的融合为一,是在统一性基础上秉持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是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统一性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稳定基础,包容性为统一性注入了充沛活力。在现代文明的制度形态建构中,我们既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又积极借鉴、兼收并蓄发达国家现代化的优选管理经验。“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从封建制度到人民共和制,在现代化进程的制度性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曲折和艰难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共产党秉承人民当家作主的初心使命,呼应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心理期盼,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的道路,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整体性思维观照生态文明建设,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生态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崭新内涵与开阔视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不仅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创造出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新典范, 目录 上篇 文化基因与文明足迹 第一章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民族文化叙事 第一节 文明新形态的当代出场 第二节 历史逻辑:文明的基因凝合 第三节 实践逻辑:文明的崭新创造 第四节 理论逻辑:文明的话语构建 第二章 中华文化沃土孕育的时代精华 第一节 文化境界的时代升华 第二节 历史使命:现代民主政治理想 第三节 现实诉求: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第四节 时代主题:人类文明形态再塑 第三章 文化发展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第一节 价值阐发与历史使命 第二节 身份认同与实践逻辑 第三节 面向当代的传统活化 第四章 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第一节 逻辑起点:历史远见与文化自觉 第二节 传统演进:文脉赓续与价值肯认 第三节 逻辑延展:传承理念与创新思维 第五章 文化遗产保护:世界经验与中国智慧 第一节 文化遗产:经典化与价值重估 第二节 保护利用:影迹勾勒与经验概述 第三节 中国实践:保护特色与利用升级 第四节 网络时代:遗产保护未来之思考
中篇 主体性建构与当代视域 第六章 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涵 第一节 政治维度:制度性意涵 第二节 美学维度:本体性意涵 第三节 实践维度:驱动力意涵 第七章 古典美学:转场与创新 第一节 美学基因的选择与提炼 第二节 审美延展与伦理精神 第三节 现代转场与当代创新 第八章 现代视域下的经典再造 第一节 美学:从传统经典到现代经典 第二节 造物:从工艺美术到工业设计 第三节 转场:从专业素养到学贯百家 第九章 虚拟文化空间叙事探究 第一节 虚拟文化空间:技术与叙事 第二节 意涵之维:叙事主题的意义建构 第三节 逻辑之维:虚拟文化空间的组织秩序 …… 下篇 美学智慧与文化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