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从语言学的角度品读文学名著的研究类学术专著。全书分别对《史记》、《牡丹亭》《百年孤独》等中外名著,从文学语言的角度进行专业解读和研究,使读者更加理解和感悟名著的文学之美、语言之美。 作者简介 李联,1971年生,河北三河人,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人文艺术学院讲师,主要讲授中国文学史、文学名著选读、文学语言品读、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幼儿文学教程等课程。出版专著《魏禧思想考论》,曾参编社会科学类双语教学教材《文学名著鉴赏》,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从教近30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曾获校理论教学大奖赛二等奖,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参与市社科联项目《农村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调查与分析》等。 目录 品读《史记》:史家绝唱与无韵《离骚》的结合 品读唐诗:值得反复咏叹的语言 品读《牡丹亭》:得意处唯在牡丹 品读《红楼梦》:不愧是语言大师级作品 品读《雷雨》:话剧的成功重在舞台语言 品读《边城》:酸甜适度的语言铸就这一曲田园牧歌 品读《骆驼祥子》:十足“京味”写尽旧社会底层苦难生活 品读《围城》:这部现代“儒林外史”无处不讽 品读《活着》:借农民之口讲述“死亡”的命题 品读莎氏悲剧:象征性包含丰富的美学意蕴 品读《格列佛游记》:讽刺让批判小说更具艺术感染力 品读《巴黎圣母院》:独特的文学语言助推故事一波三折 品读《高老头》:靠人物说话来渲染小说的悲壮氛围 品读《名人传》:语言魅力刻画“巨人三传” 品读《复活》:特色语言让托尔斯泰的小说更具批判力量 品读《老人与海》:朴实含蓄、客观简洁且蕴含哲理的语言风格 品读《百年孤独》:魔幻与现实的交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