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经系统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作者 | 李永金,主编 |
出版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神经系统”是一门整合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病学的课程。本书为该课程的配套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感受生理、神经生理、脑功能不全、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传出神经系统各类药物介绍等。本书将有关神经科学的知识,从形态学到生理功能和药物治疗进行有机的整合,配以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神经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从而系统地学习,为临床有关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 \t 1 第—节 总 论 \t 1 一 、神经系统的分类 \t 2 二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t 2 三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t 4 四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t 4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t 5 一 、脊髓 \t 5 二 、脑 \t 10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t 26 一 、脊神经 \t 26 二 、脑神经 \t 34 三 、内脏神经 \t 41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t 47 一 、感觉传导通路 \t 48 二 、运动传导通路 \t 51 第五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t 54 一 、脊髓的被膜 \t 54 二 、脑的被膜 \t 54 三 、脊髓的血管 \t 56 四 、脑的血管 \t 57 五 、脑脊液及其循环 \t 59 第六节 神经系统解剖与临床 \t 60 一 、神经系统损伤的解剖基础 \t 60 二 、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部位 \t 62 三 、病例分析的方法 \t 63 四 、临床病例分析 \t 63 第二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t 67 第—节 感受器及其—般特性 \t 67 一 、感受器及其分类 \t 67 2 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t 68 第二节 躯体和内脏感觉 \t 71 一 、躯体感觉 \t 71 二 、内脏感觉 \t 74 第三节 眼的视觉功能 \t 76 一 、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t 76 二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功能和视觉信息的初步处理 \t 81 三 、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t 88 第四节 耳的听觉功能 \t 89 一 、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t 90 二 、内耳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 \t 92 三 、听神经动作电位 \t 97 第五节 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t 98 一 、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 \t 98 二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 \t 100 三 、前庭反应 \t 101 第六节 嗅觉和味觉 \t 103 一 、嗅觉 \t 103 二 、味觉 \t 104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t 108 第—节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t 108 一 、神经元 \t 108 二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t 112 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t 113 一 、化学性突触传递 \t 114 二 、电突触传递 \t 120 三 、神经递质和受体概述 \t 120 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t 123 一 、反射及其分类 \t 123 二 、反射的中枢整合 \t 123 三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t 123 四 、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t 124 五 、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t 124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t 127 一 、中枢对躯体和内脏感觉的分析 \t 127 二 、特殊感觉的传导通路及其中枢分析功能 \t 132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t 135 一 、运动的中枢调控功能概述 \t 135 二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作用 \t 136 目 录 3 三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控 \t 140 四 、大脑皮质对运动的调控 \t 144 五 、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 \t 146 六 、小脑对运动的调控 \t 149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t 151 一 、 自主神经系统 \t 151 二 、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t 154 三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t 156 第七节 脑电活动以及睡眠与觉醒 \t 158 一 、脑电活动 \t 158 二 、睡眠与觉醒 \t 161 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 \t 165 一 、学习和记忆 \t 165 二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t 170 第四章 脑功能不全\t 173 第—节 概 述 \t 173 一 、脑的结构、代谢与功能特征 \t 173 二 、脑功能不全的特殊规律 \t 173 三 、脑对损伤的基本反应 \t 174 第二节 认知障碍 \t 174 一 、认知的脑结构基础 \t 174 二 、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t 175 三 、认知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t 179 四 、认知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t 180 第三节 意识障碍 \t 181 一 、意识维持和意识障碍的脑结构基础 \t 181 二 、意识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t 182 三 、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 \t 183 四 、意识障碍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t 184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t 186 第—节 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t 186 一 、解剖学分类 \t 186 二 、按递质分类 \t 187 第二节 传出神经的递质和受体 \t 188 一 、递质的合成、贮存、 释放及作用消失 \t 188 二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 \t 190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及分类 \t 192 一 、作用方式 \t 192 4 二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t 192 第六章 拟胆碱药 \t 194 第—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t 194 一 、M、N受体激动药 \t 194 二 、M受体激动药 \t 195 第二节 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t 197 一 、胆碱酯酶 \t 197 二 、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t 197 第三节 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t 200 一 、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机磷酸酯类 \t 200 二 、胆碱酯酶复活药 \t 202 第七章 M胆碱受体阻断药 \t 205 第—节 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t 205 第二节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t 208 一 、合成扩瞳药 \t 209 二 、合成解痉药 \t 209 三 、选择性 M受体阻断药 \t 210 第八章 N胆碱受体阻断药 \t 212 第—节 神经节阻断药 \t 212 第二节 骨骼肌松弛药 \t 212 一 、去极化型肌松药 \t 213 二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t 213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t 216 第—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t 216 一 、构效关系 \t 216 二 、分类 \t 217 第二节 α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t 217 第三节 α 、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t 219 第四节 β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t 223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t 227 第—节 α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t 227 一 、非选择性 α受体阻断药 \t 228 二 、选择性 α 1 受体阻断药 \t 229 三 、选择性 α 2 受体阻断药 \t 230 第二节 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t 230 一 、非选择性 β受体阻断药 \t 232 二 、选择性 β 1 受体阻断药 \t 233 第三节 α 、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t 234 目 录 5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t 237 第—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 \t 237 一 、神经元 \t 237 二 、神经胶质细胞 \t 238 三 、神经环路 \t 238 四 、突触与信息传递 \t 238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t 239 一 、乙酰胆碱 \t 240 二 、丫-氨基丁酸 \t 241 三 、兴奋性氨基酸 \t 241 四 、去甲肾上腺素 \t 242 五 、多巴胺 \t 243 六 、5-羟色胺 \t 244 七 、组胺 \t 245 八 、神经肽 \t 245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学特点 \t 246 第十二章 全身麻醉药 \t 249 第—节 吸入麻醉药 \t 249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t 251 第三节 复合麻醉 \t 252 第十三章 局部麻醉药 \t 255 第—节 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t 255 一 、局麻作用 \t 255 二 、吸收作用 \t 256 第二节 局部麻醉方法及其不良反应 \t 256 一 、局部麻醉方法 \t 256 二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t 257 三 、不良反应 \t 258 第三节 常用局麻药 \t 258 第十四章 镇静催眠药 \t 262 第—节 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t 262 第二节 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t 264 第三节 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t 265 第十五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t 267 第—节 抗癫痫药 \t 267 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t 272 6 第三节 抗惊厥药 \t 272 第十六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t 275 第—节 抗帕金森病药 \t 275 一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 \t 275 二 、拟多巴胺类药 \t 277 三 、抗胆碱药 \t 281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t 281 一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t 281 二 、胆碱酯酶抑制药 \t 282 三 、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 \t 283 第十七章 抗精神失常药 \t 286 第—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 \t 286 一 、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 \t 288 二 、非典型抗精神分裂症药 \t 292 第二节 抗躁狂药 \t 293 第三节 抗抑郁药 \t 294 一 、三环类抗抑郁药 \t 294 二 、NA再摄取抑制药 \t 296 三 、5-HT再摄取抑制药 \t 297 四 、其他抗抑郁药 \t 298 第十八章 镇痛药 \t 301 第—节 概 述 \t 301 第二节 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 \t 302 第三节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 \t 304 第四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和激动-拮抗药 \t 310 第五节 其他镇痛药 \t 311 第六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t 312 第十九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t 315 第—节 概 述 \t 315 一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t 315 二 、常见不良反应 \t 317 第二节 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药 \t 319 一 、水杨酸类 \t 319 二 、苯胺类 \t 321 三 、吲哚类 \t 322 四 、芳基乙酸类 \t 322 五 、芳基丙酸类 \t 323 六 、烯醇酸类 \t 323 七 、吡唑酮类 \t 324 目 录 7 八 、烷酮类 \t 324 九 、异丁芬酸类 \t 324 第三节 选择性环氧合酶-2 抑制药 \t 325 第二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及常见病例 \t 329 第—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t 329 一 、头痛 \t 329 二 、躯体疼痛 \t 333 三 、头晕与眩晕 \t 335 四、视觉障碍 \t 336 五、意识障碍 \t 338 六、语言障碍 \t 340 七 、运动障碍 \t 342 八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t 344 九、低位颅神经障碍 \t 345 十、抽搐 \t 351 十一、认知障碍 \t 352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病例 \t 353 参考文献 \t 36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