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梦研究在美国
分类
作者 张惠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文学史领域,某个作家、某种体裁、某项专题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现象等。常会引起长时间的持续研究,于是各类研究也就有了相应的历史,这便是研究史。研究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研究的推进,其内容不断递增。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研究史也可以成为研究对象。这类新型的研究史研究的出现,实是文学研究需要的推动。而各种研究成果的相继问世,说明具有学科意义的文学研究发展至今。文学研究史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以文学研究为素材。又与文学研究有所交叉,同时还可以帮助明确目标。缩小范围,明确需着力改善的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对文学研究的发展又有指示性的意义。张惠所著的《红楼梦研究在美国》即是对1960年起迄2000年止美国汉学界的红学进程和红学成果所做的科学的整理和总结,触及相关的红学重大问题及其学术前景。并从方法论的角度予以剖析,并揭示其间的特点和规律,以期“温故知新”“切磋琢磨”,对了解学术前沿、选择新的学术突破点有所裨益。

内容推荐

张惠所著的《红楼梦研究在美国》主要对1960年起迄2000年止美国汉学界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述,并通过对这40年美国红学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及其得失的总结,为我国红学研究提供一个借鉴,也为中外红学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史探讨,《红楼梦研究在美国》还通过对《红楼梦》研究在美国的发展、美国红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分析,触及了相关的红学重大问题及其学术前景。首先,本书梳理了美国红学的方法、成就和影响,考察美国红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在《红楼梦》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次,考索了《红楼梦》研究在美国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特征,参与其事的学者构成;再次,就美国红学的特点、专长、不足以及和中国红学的交流做出了研究和判断;最后,总结了美国红学的贡献和启示意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关于选题

一 本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 以美国红学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书思路、框架和方法

第一章 文化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投注

 第一节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浮面的情形”、胡适的影响与“海外红学”的萌生

一 “浮面的情形”考辨

二 胡适的影响:认同与发展

三 “海外红学”的萌生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初的研究:神话框架、儒家理念和妇女新观

一 《红楼梦》的哲学和社会学意义

二 心理学观照下的《红楼梦》妇女观

 第三节 社会学影响下的另一种曹学:史景迁的曹寅研究

一 独立于政治价值之外的学术追求

二 积学与酌理的双重要求

 第四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解脱论和拥钗反黛说:夏志清的《红楼梦》解读

一 解脱的真谛和后40回的艺术价值

二 拥钗反黛与思想影响

第二章 人类学和叙事学的借用

 第一节 20世纪70—80年代初的研究:寓意的各抒己见

一 主要人物研究中的中西方对比

二 次要人物的贯穿作用

 第二节 余英时红学革命论和《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

一 “两个世界论”的出处、界说和内涵

二 余氏红学理论的继承、借鉴和学术训练背景

三 “红学研究的两个世界论”之影响

四 “《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论”之影响

 第三节 浦安迪“刺猾型”红学研究

一 “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原型与物我合一的寓意

二 原型批评与清代评点的双向借径

三 失误之处的参考意义

第三章 统计学与形式研究的关注

 第一节 20世纪80—90年代初的研究:新技术的冲击与旧方法的拓展

一 电脑分析和统计学的倚重

二 女性、主题和技巧、关系研究

 第二节 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世界性交流与学术转型

一 超区域、超国别格局整合与学科战略整合

二 形式研究的先导之作

 第三节 周策纵典范共识的尝试与意义

一 濡染胡适红学的三个时期

二 考据学、汉学、中国学的熔于一炉

三 确立典范未逮的深层思索

 第四节 《红楼梦》形式美的发掘和意义

一 后40回作者权的另一种论证

二 以继承和突破“打出樊关”

第四章 女性主义的偏胜与集大成的趋向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的研究: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叙事学的繁荣

 第二节 寓意再释与情色新评

一 “寓意说”的二次阐释:裔锦声的红学研究

二 “一夫多妻”视角观照下的《红楼梦》

 第三节 余国藩“集大成”式红学研究

一 多边对话的内容与体大思精的结构

二 对后40回的文学价值评价与“拥黛观”

三 “反向超越”的成功基础

 第四节 黄卫总的成长与欲望研究

一 成长与拒绝成长

二 女性与欲望

三 双向借镜

第五章 美国红学的发展机理

 第一节 对中国红学研究的借鉴与扬弃

一 美国“曹学”和版本学的冷落

二 对中国索隐和阶级斗争论的疏离

 第二节 研究机构、师承与培养方式

一 研究机构与师承

二 学生成果与培养方式之比较

 第三节 美国红学研究的特点、专长与不足

一 美国红学研究特点

二 美国红学研究专长与不足

三 美国红学研究构成与纽带

结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