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法理,通过对国内外检察职能发展和运行的普遍趋势和一般规律的考察,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紧扣当代检察官的角色、权力以及制约机制这一主线,深入分析了新时代我国检察职能运行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检察职能运行的合理机制。 全书共分导论和四章。其中,第一章为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法理;第二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检察职能;第三章为新时代中国检察职能运行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为建立中国检察职能运行的合理化机制。 作者简介 李长城,男,1973年生,四川崇州人,法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在《法学》、《法律科学》、《法学论坛》、《行政法学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司法鉴定》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刑事立法权的异化——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主持、主研省部级、国家级课题多项。曾获陈光中诉讼法学奖学金、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检察职能运行的基本法理 第一节 刑事诉讼的传统决定检察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职权主义诉讼传统下的检察职能 二、当事人主义诉讼传统下的检察职能 第二节 检察官的角色定位带动检察职能的变化 一、英美辩诉交易语境下检察官的裁量权扩张 二、近期欧陆检察官角色的变化 三、检察职能发展变化的原因 第三节 检察权的制约机制影响检察职能的实际运行 一、当事人主义国家检察权的制约和运行 二、职权主义国家检察权的制约与运行 三、各国检察权制约与运行实践评述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检察职能 第一节 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检察制度的产生 二、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检察职能的内容和特点 一、我国检察职能的内容 二、我国检察职能运行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检察权的制约机制 一、检察机关的内部制约 二、法院的制约 三、当事人的制约 四、人民监督员的制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检察职能运行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司法制度和检察改革带来的机遇 一、员额制下检察官的独立性增强 二、检察官对刑事诉讼的主导性增强 三、审前的诉讼化构造取得经验 四、检察职能由刑事独大向多元均衡发展 第二节 新时代检察职能运行面临的挑战 一、职务犯罪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与监察委关系的协调 二、检察主导认罪认罚与法院裁判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三、个案中检察权滥用的风险仍然存在 四、能动检察与检察谦抑的平衡 五、民行未检工作面临实际困难 第四章 建立中国检察职能运行的合理化机制 第一节 正确处理检察院与监察委之间的关系 一、在职务犯罪案件办理上监检关系的实质是侦诉关系 二、进一步明确和改善检察院对监察委的监督 第二节 从制度上保障检察官的客观公正 一、回归“准司法官”的角色 二、加强侦查卷宗的审查 三、高度重视辩护性意见 第三节 加强公诉程序的司法审查 一、加强提起公诉的实体审查 二、合理设置异地管辖的程序 三、增设公诉权滥用的司法审查程序 第四节 协调发展四大检察 一、刑事检察的重点推进环节 二、民事行政检察的重点推进环节 三、未成年人检察的重点推进环节 第五节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一、有序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二、改善检察业务考评与刑事错案纠正机制 三、加强检察官职业伦理制度建设 四、合理发挥舆论的正向监督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