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全国金融硕士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本书在探讨传统金融学理论脉络及现代金融学理论发展演变的基础上,从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监管理论与政策五个方面对金融理论与政策展开了分析。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结合金融硕士的培养指导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国内外金融实践的例子。 关注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前沿,并且用国内外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对金融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在理论解释上图文并茂,避免了单纯的理论阐述所导致的枯燥性。 体例新颖,可读性强。书中运用了大量专栏和附录等补充课外资料,增加了可读性;并且每章末都提供了大量练习题和阅读文献,有助于读者掌握所学内容。 作者简介 吴晓求,1959年2月生,我国著名金融学家。 199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6月破格晋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金融学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主要社会学术职务: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第九届发审委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 吴晓球教授在宏观经济、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等领域有深入、独到研究。吴晓求教授是我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之一,是我国证券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重要开拓者。 目录 导论 金融理论的发展及演变 第一篇 货币理论与政策 第一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理论与问题研究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理论与问题研究 第三节 货币均衡的理论与问题研究 第二章 货币失衡与调整 第一节 货币失衡的一般理论研究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第三节 货币失衡效应分析 第四节 货币失衡治理 附录 CPI观测案例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分析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四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与效应 第五节 关于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若干争议 第二篇 金融功能与金融结构理论 第四章 金融中介理论 第一节 金融中介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金融中介理论 第三节 主要国家金融中介体系的演变与现状 附录 影子银行体系 第五章 金融功能理论 第一节 金融功能观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金融功能的历史视角 第三节 主要金融机构的金融功能 第六章 金融结构理论 第一节 市场主导与银行主导:金融结构的两大基本范式 第二节 金融结构的历史演进:全球视野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功能实施机制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金融结构演进的决定因素 第三篇 金融市场理论 第七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一节 相关基本概念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三节 名义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第四节 实际利率期限结构模型 第八章 公司金融理论 第一节 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资本结构 第三节 公司治理 第九章 资产定价理论 第一节 “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三节 套利定价模型 第四节 基于消费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五节 有效市场假说 第六节 数字资产 第十章 金融衍生工具定价 第一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 第二节 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确定 第三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经济功能 第十一章 从有效市场假说到行为金融学 第一节 市场有效性的含义与形式 第二节 对市场有效性的质疑 第三节 行为金融学 第四篇 开放金融理论与政策 第十二章 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选择 第一节 汇率决定与汇率变动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和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三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与汇率政策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第二节 宏观经济均衡分析框架: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 汇率政策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机制 第五篇 金融监管理论与政策 第十四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系统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形成 第三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管理 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金融监管模式及体制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