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上中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勤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套书包括《榴花纪》《桃叶渡》《凌波行》三册。《红楼梦》是经典巨著,所余八十回残本从文学理论上说,是一个“召唤结构”,其内涵之恢弘如同大江大河,本书是对残本的续写,命名《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这部续书不仅是对《红楼梦》的一种延续,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一种致敬。
目录
《榴花纪》
幕启:天香楼
第一回
前尘往事沉渣泛起
国公府邸芳魂迷踪
第二回
意乱情迷终有醒觉
曲终人散梦破天香
第三回
李代桃僵瑞珠赴死
金蝉脱壳林下谁知
榴花纪
第一回
吉日添女贾府喜庆
神仙观云祸福相依
第二回
豆蔻年华明珠长成
宿命难违元春进宫
第三回
廊空寂寂凤藻春冷
昭仪理书琴动君心
第四回
知己难逢花房洞府
水到渠成元春晋封
第五回
太液池畔唱答情定
深宫雾锁归宁可期
第六回
秦氏出殡贵戚云集
街头巷尾引发盗心
第七回
月黑风高贼人盗墓
揭棺图财命案难掩
第八回
宁府聚赌祸水早伏
马三贪心琉璃出货
第九回
古董街紫英遇珍珠
忠顺王疑云遣探子
第十回
京畿地城门截赃银
贾雨村见势悔同宗
第十一回
沧海月明珍珠有泪
牵丝扳藤虎帐飞兵
第十二回
冷子兴盘账金蝉脱
狡倪二卖店离京都
第十三回
夜深宗祠长叹悲音
隔墙消息詹事查案
第十四回
山雨欲来贾珍束手
盗洞犹在宝珠认尸
第十五回
倪二远遁碧桃院
雨村难逃石扇风
第十六回
宗人府宗正说旧事
辞庙日路途产女婴
第十七回
昭明宫贾妃喜结珠胎
京兆尹长史穷途思过
第十八回
焦大忠义抱牌离府
父子反目贾蓉分家
第十九回
暗流涌动娥眉善妒
紫禁城高祸起萧墙
第二十回
贾府不堪累及妃子
首领得令访查祸根
第二十一回
斯人已逝瞑目与否
潜龙废邸飞鸟惊心
第二十二回
天家骨肉死无声息
宫闱莫测寒蝉凄切
第二十三回
乾清宫除夕欢度岁
良宵引次第传悲音
第二十四回
天算人算元春失子
危楼将倾贾母理家
第二十五回
损公肥私赃证俱在
家长里短兄弟阋墙
第二十六回
人情冷暖猢狲散
元宵灯红照孤清
第二十七回
凤凰脱毛遭鸡啄
箕帚倒竖钟鼎家
第二十八回
贤德妃难保贤德号
贾家奴犹仗贾家威
第二十九回
高利贷事发凤姐入狱
人情薄如纸贾母气衰
第三十回
勇平儿筹谋赎凤姐
俏小红携侣探狱神
第三十一回
哭向金陵从此不踏旧地
祛恶从善凤姐重获新生
第三十二回
清君侧宫妃殒命
废长子弘时改宗
第三十三回
正朝纲天子一怒
家国事君王戮心
第三十四回
孟统领见机脱逃
冯紫英夜识故人
第三十五回
太子妃珠履遗董氏
冯知章善举育婴堂
第三十六回
过府唱戏琪官递扇
兔死狐悲同起沧桑
第三十七回
同气连枝双王携手
宝玉受托通传图画
第三十八回
将军战袍随风开
双柏成荫林下来
第三十九回
金枝玉叶庄上奉茶
石破天惊可卿献计
第四十回
避耳目乔装赴约
潭柘寺风云际会
第四十一回
藏心事咫尺天涯
凤藻宫双凤同心
第四十二回
人心难治帝王萧瑟
母病垂危贾政外放
第四十三回
愧对良人莺愁蝶倦
至情反疏黯然神伤
第四十四回
舐犊情深贾母馈银
贾环忘仁同谋卖亲
第四十五回
担干系贾府养孤女
乱人伦贾珍引祸端
第四十六回
人岂无情亢龙有悔
座谈之客贾政颟预
第四十七回
贾太君仙逝子孙离散
鸳鸯女殉主义薄云天
第四十八回
贾元春排演红楼曲
解心结重逢有情天
第四十九回
榴花开处伴君幽
豪杰赴难忽如归
第五十回
马蹄得得振威先行
云中君子携剑出征
第五十一回
茫茫草场藏龙卧虎
脱胎换骨誓报父仇
第五十二回
隐身地道守株待兔
移花接木壮士巡边
第五十三回
旌旗飘飘木兰射猎
磨刀霍霍惊现豹踪
第五十四回
天意难违铁网张开
煨桑礼佛锋镝待发
第五十五回
醇酒清冽情深难抑
君心似海玉殒香消
第五十六回
见血封喉箭不虚发
流水澹澹青冢黄昏
第五十七回
王夫人得梦惊元春
解药草难觅近黄泉
第五十八回
史海钩沉傅祥封笔
红楼梦醒辛酸谁知
《桃叶渡》
桃叶渡
第一回 剑隐西山
第二回 红尘难逃
第三回 唯有道者
第四回 驭剑授徒
第五回 风萧水寒
第六回 虎豹出山
第七回 大厦将倾
第八回 欲洁何洁
第九回 引狼入室
第十回 阿鼻地狱
第十一回 金玉入泥
第十二回 秦楼花魁
第十三回 替天行道
第十四回 莫愁对弈
第十五回 碧桃寻花
第十六回 臂上刺青
第十七回 柔乡翠雾
第十八回 复仇之念
第十九回 南船北马
第二十回 改劫为商
第二十一回 杭城青衫
第二十二回 剑削不平
第二十三回 翰墨乡音
第二十四回 蓝海逍遥
第二十五回 普陀暮鼓
第二十六回 佛道难分
第二十七回 海上风云
第二十八回 剑气纵横
第二十九回 义结金兰
第三十回 祛恶从善
第三十一回 仁者慈也
第三十二回 洛阳伽蓝
第三十三回 桃叶渡口
第三十四回 天网恢恢
第三十五回 悲欣交集
序言
杨勤《红楼续书·红流三
部曲》序
赵建忠
《红楼梦》诞生以来,
历代读者不乏知音,清代摄
政王多尔衮的后裔淳颖,对
这部巨著“大旨谈情”又超越
了言情内涵深度的解读颇为
透辟:
满纸喁喁语不休,英雄
血泪几难收。
痴情尽处灰同冷,幻境
传来石也愁。
怕见春归人易老,岂知
花落水仍流。
红颜黄土梦凄切,麦饭
啼鹃认故丘。
是的,雪芹之梦,美人
香草,燕去楼空,在当时和
以后的岁月里,引起了多少
失去“乐园”人们的共鸣!《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
上难得一见的悲剧作品,但
其悲剧情节虽赢取了不少读
者的同情,却终究未能满足
弥补现实缺陷、获得精神圆
满的一般心理需求。尽管悲
剧和喜剧都具有人类精神的
审美价值,不过,圆满收场
的故事容易令读者寻获精神
寄托和心理上的平衡,热烈
悲壮的结局却往往留下心有
不甘的悬念。《红楼梦》正
是令人在无以释怀的悬念中
,勾起重续前缘、破涕为欢
的续作动机。《红楼梦》续
书,无论其数量之多、类型
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在所
有名著续书中都具有代表性
。据本人统计,自清至今,
《红楼梦》续书已多达200
种,这当然是曹雪芹原著的
巨大影响所导致。就现存的
《红楼梦》续书看,各种续
书的思想倾向不尽相同,反
映了作者各自的伦理观念,
各种续书对《红楼梦》人物
的命运有不同的安排,艺术
水平亦参差不齐。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这类作品基本持否
定态度,对《红楼梦》续书
的诟病遍及人物设置、情节
安排和性格描写、语言风格
等多个方面,凡称得上小说
要素的几乎都被指责一遍。
评价《红楼梦》续书,一般
都是以曹雪芹原著作为比较
对象,这几乎是所有《红楼
梦》续书研究者共同持有的
文本立场。出现这种评价的
原因还是“经典情结”。文学
经典虽然意义重大,但在文
学史上毕竟只占少数。相反
,在阅读数量上,非经典作
品却占有大量比重。经典具
有典范和引领作用,标志着
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度,非经
典具有彰显格局与烘托氛围
的作用,标志着一个时代的
文学起点。没有经典就不能
从质量上显示文学的成就,
没有非经典也不能从数量上
呈现文学的繁荣。从某种意
义说,经典可以代表而不能
代替非经典,而非经典不仅
烘托而且更能印证经典的突
出地位。
《红楼梦》本身作为一
个“开放型文本”,应允许各
式各样的续作存在。文学创
作与学术研究是两回事。曹
雪芹的残缺文本呈现出来的
开放性可以调动任何人的参
与性阅读,作为形象思维的
创作特点更可以充分恣意想
象。艺术理论中讲的这种“
召唤结构”是不大讲究逻辑
甚至是非理性的。用学术的
标准和眼光去要求文学,显
然违背了创作规律。
杨勤女士深研《红楼梦
》原著,颇有心得。她撰成
《榴花纪》《桃叶渡》《凌
波行》,为数目惊人的《红
楼梦》续书景观再添一道“
靓丽”的风景,可喜可贺。
《红楼梦》犹如浩浩长江,
杨勤根据曹雪芹原著中判词
与伏笔写成的《榴花纪》《
桃叶渡》《凌波行》,犹如
《红楼梦》这本奇书的支流
,因此,她自称为“红流三
部曲”。
《榴花纪》主要以元妃
故事为主干,并加入秦可卿
事迹。根据元妃判词中“榴
花开处照宫闱”铺叙展衍,
故名。秦可卿判词与天香楼
文字有异,历代为红学研究
者所重视。本书作了入情入
理的展开。秦可卿线与元春
线交汇之日,也是二人命运
终结之时;作品对于王熙凤
因放贷事发系于狱神庙,林
黛玉“玉带林中挂”、薛宝钗
“金簪雪里埋”也作了补叙。
整本书悬念迭出,文字晓畅
,有明清小说白话古韵。《
桃叶渡》以柳湘莲、妙玉、
薛宝琴故事为线索展开,亦
据原著伏线。柳湘莲乃红楼
奇男子,脂评在《好了歌》
中“强梁”二字旁批出“湘莲
一干人”。作品写其寻找自
我,最终从道士、强梁走向
带领众人经商、拓展海上丝
绸之路的故事,情节紧凑,
言之有据,写出了柳湘莲、
薛宝琴的成长,也将妙玉的
故事补写完整。故事布局曼
妙,以大运河、金陵、舟山
群岛、广州湾作为序
故事的发生地和背景,
读之如同随主角身临其境。
《凌波行》主角为贾探春,
作品根据《红楼梦》第五回
探春判词“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写其
远嫁南洋,正值西洋人发动
香料战争,探春展大才,团
结国民与之抗争的故事。作
品既写了工业国对农业国家
的碾压与侵略,也写了被压
迫的南洋人奋起之路,尤其
是几场海战,写得间不容发
荡气回肠。
补续《红楼梦》,也有“
续写策略”方面的问题,比
较理想的要求是“接得上,
展得开,收得圆”。“接得上
”,就是对曹雪芹原著要衔
接自然、前后一贯;“收得
圆”,是续书结尾要收束恰
当、意足神完;“展得开”,
需要体现在具体创作中。就
是要情节合乎逻辑发展。杨
勤女士笔名山谷,系深圳市
作家协会会员,原职业为法
官,能在审理裁判案件之余
遵循自己的内心热爱,著成
《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
。三部作品既独立成篇,内
在也有关联,与已面世的各
类续书相
导语
《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是作者对《红楼梦》残本的续写,《红楼梦》残本八十回,让热爱红学的人意犹未尽。遂依据第一回及第五回太虚幻境判词和红楼梦曲所预示的人物命运,对红楼人物中的元春、秦可卿、妙玉、薛宝琴、探春以及红楼奇男子柳湘莲的故事予以延申进行再创作,写成《红楼续书·红流三部曲》。
后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芹圃先生即曹雪芹所著《石
头记》始终热度不减。公元
2020年5月1日,十六岁的
女儿看了一段庚辰本《石头
记》,为雪芹的笔调震慑,
当即掏出手机写下一段话:
古老而神圣的王侯府邸
,光鲜与繁华的背后暗流涌
动。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晚宴上的人们次第消失,女
孩的笑声在沉寂中湮灭,有
的人依然活着,有的人接连
死去。
迷雾中的幻境,是谁扰
动了镜中的水帘,密谋了一
场盛极而衰的翻覆逆转,名
字里的密码等待着破解,册
子上词句列就何种图样,宣
示了谁命运的必然?
我见其文字,惊叹如此
表达,深得《石头记》(《
红楼梦》)精髓。《红楼梦
》在家长里短衣香鬓影之余
,实则一部悲剧在焉。此书
也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以众
多女性为主角的奇书。然其
中因雪芹各种校勘删削,多
处大有模糊,又雪芹所著仅
八十回传世,意犹未尽,读
来令人遗憾;程高本一百二
十回虽完整,惜后四十回多
有与雪芹文中埋藏线索不一
致者。
模糊之处,如秦可卿身
世事,元春究竟封妃还是贵
妃事,又是如何去世的。也
有提一句则后文不补事,如
冯紫英与铁网山,有读书读
出疑问者,如琪官之名蒋玉
菡,是否真有函件事藏焉…
…诸如此类各种疑窦。自少
年时即看红楼,颇有不解之
处。看得多了,亦有所悟,
经由小女激发,故誓言写之
,以不输于今日零零后也。
因此文系小女引领写得,故
将其所写段落,列于文首作
为引言。
首册《榴花纪》初稿本
拟秦可卿写三节,元春写三
节,开笔之后收束不了,自
2020年5月1日下午一直写
至2020年7月15日凌晨,共
六十一节,历时刚好两个半
月,实际写作时间70天,计
32万余字。其中除了秦可卿
身世受刘心武先生的观点影
响写就,其余皆系杨勤抬空
虚构而来。因欲写《石头记
》书中不写,补书中故意含
混省略处,故加了许多人物
入文,如明写雍正、乾隆两
帝,虚构孟统领、程詹事、
童首领、老铁、云中君、皇
贵妃章佳氏、齐妃、陈妃、
琴儿、排云、傅祥、马三,
以及管家小厮等诸人。原有
书中人物,出场一两次或无
正传的,便发散了写,如贾
元春、秦可卿、贾珍、贾蓉
、忠顺王、北静王、冷子兴
、冯唐冯紫英父子、平儿、
小红、贾芸、琪官、倪二、
王短腿等。
涉及历史人物重要节点
时,皆查阅了资料,如雍正
帝之卒年。其中北静王对标
雍正朝理亲王弘皙,忠顺王
对标庄亲王。乾隆四年二王
卷入大案,皆系史实。废太
子允礽(允乃避讳雍正名而
改)未出场,但书中百般因
果皆与其有关,其卒年确为
雍正二年,史中也确未有雍
正木兰秋弥之事。
平生不喜不讲逻辑、凭
空跳跃之文。故虽然笔力不
济,但力求有始有终,细节
处也尽量详尽。想本文源自
《石头记》,亦如藤萝攀援
于巨石之上,其重心不至流
于轻浮,故姑妄言哉,博读
者诸君会心一笑足矣。
一日电脑崩溃,写成未
发的8000多字,被新装系
统数据不慎覆盖,寸字不留
。得知之时,扑桌大哭。终
悟雪芹得知后四十回文字再
也找不回时之心情。电脑键
盘码字,与雪芹侧身笔砚之
间,难度心血完全不可同日
而语。始知“十年辛苦不寻
常,字字看来皆是血”,确
系雪芹先生痛彻写实之语。
所有字句写就,均自崇
仰曹雪芹先生而来。而小女
懂得《石头记》之卓越,心
实慰藉。书香传承,最是喜
欢。
2020年乃庚子年,新冠
肆掠。以32万字写下《石头
记》续书之一《榴花纪》,
也算年度自耕记录,心实慰
之。于自身而言,同时也是
文字突破:一是故事情节设
计,二是文字风格。或有半
分一分行文似得《石头记》
,即是致敬不朽曹公。
书成之后,慕前辈学者
、红学名家、原深圳大学章
必功校长高名,冒昧请加微
信,再发文稿求教,次日即
得山高海深般鼓励。章校长
发来读后感如下:读后几点
。一,借胎红楼,自铸传奇
,艺高胆大。二,文字练达
,语言晓畅,有古典白话神
韵,与红楼文风妙合而凝。
三,故事奇诡,悬念迭出。
可卿假死,老国王盗墓,元
春初生,木兰秋弥等,“引
人入瓮”。四,人物精彩。
红楼旧人,秦可卿,贾元春
,忠顺王,北静王,冯紫英
,脱胎换骨,推陈出新。五
,元春入宫后,贾府人事宜
简之又简,不宜落入重写《
红楼梦》的窠臼,宜牢牢把
握借胎红楼,自铸传奇。六
,全书结构尚需斟酌。《幕
启天香楼》三章,与《榴花
纪》的叙事方式不同调,前
者新颖,后者传统。若能统
一采用前者叙事,引入当事
人或旁观者叙事,这本书当
独步华夏。七,秦可卿不宜
扯上吕四娘,四娘是传说人
物,且广为流传,用之无趣
。八,引言一小节,语言现
代白话,可以简省。九,红
楼柳湘莲不妨借来保护可卿
参与秋你。以上供参考,五
条六条,权当加勉。作者才
气过人,前程广阔。天意君
须会,人间要好诗。期待。
建议,红楼详写的,不写;
红楼略写、隐写的,大写;
红楼不写的,多写。
章校长评语有肯定、有
建议、有批评,字字珠玑。
他对文字风格的赞赏,让我
自感不胜之余
精彩页
宁荣街?这是个什么地方,这边路标上可不见得有啊,是藏在什么犄角旮旯里吗?
哎哟,瞧您说的,宁荣街都是上了年代的称呼了,现在哪有什么宁国府荣国府的,都是多久前的事啦。再说这贵人们的府邸,自然是大排场,打这儿往北一路去,连成片儿的,全是他们一家的。唉,却不知是什么缘故,现在倒是影儿也无。我也是道听途说,这地儿断了运脉,反而触通阴曹,把地下的东西放出来了,因而怪事频发,灾厄不断??这不,后来这里要重建了,还专门请了道士布下偌大的镇石,你看这,上面还写满字呢,我一把年纪了也不认得,你若有兴趣便去瞧瞧罢。
老北京,早些年时,就有些老辈子传下来的说法。有好事者去追寻查找宁荣街时,听到这样说:石头?这里也有石头?不是在大荒山上么?又被说道:哎,年轻人不知事儿呐,这叫镇宅石,当年宁荣二府在这里时,好大排场,后来坏了事,这宅邸也一时半时没人接手,就成了狐狸、黄皮子出没的荒草地了。多少个年头过去了,后来接手的人不敢住,才请了道仙刻了石头镇住,刻的字画的符都认不得。多少冤魂呐,道行不高的符咒,还真镇不住。
……
我是现代人。我收集了后世查找宁荣府原址各式各样的信息,太多太多了,曹雪芹虽然说了,《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整个就是虚构的故事,可是字里行间,府邸安排得明明白白,哪儿是仪门,哪儿是抄手游廊,哪儿是正屋,哪儿是花园,边上是什么街,大门前望得见什么景致,历朝历代的红迷们照着书画出来,说不定有人找得出原型。
如此热衷,当然是祖传。我的祖上的祖上,曾留过只言片语,又当作家族的秘密,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到了我这一辈,我收集了那些言语,还原了老祖宗传下来的秘密。为叙述方便,从现代人的视角和语言,以我祖先为第一人称写下。我祖先说的是:
此生我最恐惧,然而又最得意的是,我实施了一次完美谋杀。
杀的还是我宁府的女主人之一秦可卿。嘿嘿,阶层跨越,谋杀主母,全身而退,我也没想过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
后世的某一犯罪专家说过,完美的谋杀不是查不出凶手,而是查出来的凶手另有其人。我觉得自己更胜一筹,因为我栽赃的,就是死者本人。
一切,需要从宁国府开始讲起。
宁国府的男主人是珍大爷,袭了宁国公爵位的。继室尤氏,因为不是原配,阶级低了很多,陪嫁也少,因而在府里,不大说得上话。珍大爷有个儿子蓉大爷,娶的人更是根底不清,人倒是长得好美,面孔那个明艳,身材那个婉转,我们小厮偶尔见到,都低了头不敢抬头的。是艳光四射,逼得我们抬不起头来,倒不仅仅因为家规。
这女子名叫秦可卿,这个名,我也是好久好久才听说的,我们都称小蓉奶奶。她的来历,一种说法是育婴堂抱来的,一个说法是京官五品秦业的女儿,总之,母家成谜,论阶层低于国公府不知多少。亲家也不常来走动,宴请宾客这些,一例无秦家亲家公的影子。
按说珍大爷这样的世家,爵位是要传的。嫡子嫡孙,娶的必是门当户对家族的女儿。就是尤氏,即使是填房,那来历也是清楚的。因此秦氏这个谜,在我们下人心中许久了。
那天荣府的二奶奶凤姐儿来宁府做客,宴席唱戏杂耍闹到夜深,上头派了焦大去送。焦大喝醉了,在大门口骂了珍大爷蓉大爷,说一家子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他要去哭太爷去……最后被塞了一嘴马粪才安逸。
后来是我套的马,送的荣国府二奶奶,俗称凤辣子的。她是荣国府大老爷贾赦的儿媳妇,贾琏的老婆。这个我知道,这琏二奶奶可不比我们宁府的奶奶,那是当丈夫的家之人。荣国府除了老太君和刑王二夫人,都是听她的。因为荣国府的老爷们都不管事,不比我们宁府,珍大爷一个人说了算,把天翻过来都没有人敢吭声。
焦大是我干爹。干爹对我很好。从我进宁府,都是他老人家照应我。我的名字来应,也是干爹起的,报上去,就是这名儿了。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