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保持了第三版教材简明、实用的特点,注重“加强基础,趋向前沿,反映现代,注意交叉”的课程建设理念,根据医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修订而成,在第三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新增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微课视频、思政内容、知识拓展、动画演示、实验视频及自测题等)。 全书共14章,内容包括绪论、溶液化学(溶液、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缓冲溶液、乳状液和胶体)、化学反应原理(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配位化合物)、常用分析测试技术(滴定分析、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简介)、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等。 本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医药类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疗保险、制药工程、园林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本科生使用,继续教育相关专业学生也可参考使用。 目录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2 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1.3 基础化学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1.4 数字的科学表达 1.5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习题 第2章 溶液 2.1 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2.1.1 物质的量 2.1.2 物质的量浓度 2.1.3 质量浓度 2.1.4 质量摩尔浓度和摩尔分数 2.1.5 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2.2 稀溶液的依数性 2.2.1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2.2 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 2.2.3 溶液的渗透压 2.2.4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习题 第3章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3.1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3.1.1 离子氛 3.1.2 活度和活度系数 3.1.3 离子强度 3.2 酸碱质子理论 3.2.1 酸碱的定义 3.2.2 酸碱反应的实质 3.2.3 酸碱强度 3.3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及有关计算 3.3.1 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和溶液的pH 3.3.2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 3.3.3 酸碱溶液pH计算 3.4 沉淀溶解平衡 3.4.1 溶度积 3.4.2 沉淀的生成 3.4.3 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3.4.4 沉淀的溶解 习题 第4章 缓冲溶液 4.1 缓冲溶液的基本概念 4.1.1 缓冲溶液及其作用原理 4.1.2 缓冲溶液的组成 4.2 缓冲溶液pH的计算 4.2.1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4.2.2 计算缓冲溶液pH 4.2.3 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校正 4.3 缓冲容量 4.3.1 缓冲容量的定义 4.3.2 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4.4 缓冲溶液的配制 4.4.1 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4.4.2 常用缓冲溶液 4.5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习题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5.1 基本概念和术语 5.1.1 体系和环境 5.1.2 状态、状态函数和过程 5.1.3 热和功 5.1.4 化学反应进度 5.2 化学反应热效应 5.2.1 热力学能和焓 5.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5.2.3 化学反应热 5.2.4 热化学方程式 5.2.5 Hess定律 5.2.6 标准摩尔生成焓 5.2.7 标准摩尔燃烧焓 5.3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5.3.1 自发过程 5.3.2 熵 5.3.3 Gibbs自由能 5.3.4 自发过程的Gibbs自由能判据 5.3.5 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计算 5.4 化学平衡 5.4.1 化学平衡与标准平衡常数 5.4.2 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5.4.3 化学平衡的移动 习题 第6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6.1 化学反应速率 6.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活化能 6.2.1 有效碰撞理论与活化能 6.2.2 过渡状态理论简介 6.3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3.1 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 6.3.2 质量作用定律 6.3.3 反应级数 6.3.4 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征 6.4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4.1 van't Hoff规则 6.4.2 Arrhenius方程式 6.5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5.1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6.5.2 生物催化剂——酶 习题 第7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 7.1 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7.1.1 氧化数 7.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再认识 7.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 7.2.1 原电池 7.2.2 原电池的组成及其表示 7.2.3 常见电极的类型 7.2.4 电极电势 7.2.5 标准电极电势 7.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7.3.1 Nernst方程 7.3.2 Nernst方程计算示例 7.4 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7.4.1 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强弱 7.4.2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7.4.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习题 第8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8.1 氢原子光谱 8.1.1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8.1.2 原子光谱 8.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8.2.1 玻尔理论 8.2.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8.2.3 不确定原理 8.2.4 薛定谔方程 8.3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8.3.1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8.3.2 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 8.3.3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8.3.4 原子轨道的图形 8.4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8.4.1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8.4.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8.5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8.5.1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8.5.2 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 习题 第9章 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9.1 共价键理论 9.1.1 现代价键理论 9.1.2 键参数 9.1.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9.1.4 杂化轨道理论 9.1.5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9.2 分子间的作用力 9.2.1 分子的极性 9.2.2 范德华力 9.2.3 氢键 习题 第10章 配位化合物 10.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10.1.1 配合物的定义 10.1.2 配合物的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