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昨日星空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老小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简洁生动的文字,再现了一路走来的三十位古代人物。他们大都是幼年聪慧、少年出众,学业勤奋、名显乡里并由此而起步,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名人、名家、名士,载入史册。本书通过一个事件、一句话、一首诗,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他们的点滴足迹,展现了他们简略的生平、辉煌的成就,或与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人文山水。他们好比中华传统文化如昨日星空中的一缕缕璀璨星光,以供偶有闲暇欲回眸传统文化漫天星斗者深情一阅。 作者简介 老小,本名刘普地,哈尔滨生人。曾在《人民论坛》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个别文章被收入《东方之子》一书,出版有回忆录《记忆·母亲》。喜欢于川流不息的光阴中,轻掬一捧陈年往事,永驻记忆。 目录 东周 孔子 子在川上 汉朝 司马迁 李陵事件 缇 萦 缇萦救父 曹娥 曹娥碑 蔡文姬 《胡笳十八拍》 霍去病 少年冠军侯(西行记忆之一) 郑 吉 西域首任都护使(西行记忆之二) 陈 汤 虽远必诛(西行记忆之三) 班超 胡杨魂(西行记忆之四) 东晋 谢安 淝水之战 南北朝 冼英 岭南圣母 萧衍 “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朝 魏徵 进谏人生 慧能 南华寺 柳宗元 永州印象 王维 “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朝 寇准 澶州之战 王安石 拗相公 苏东坡 黄州惠州儋州 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 李清照 “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 明朝 唐伯虎 “谁信腰问没酒钱” 张居正 “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顾炎武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清朝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左宗棠 舆榇发肃州 吴兆骞 宁古塔 许景澄 中东铁路——中东铁路一百二十周年记 王国维 美学 李叔同 何处是天涯 导语 孔子、司马迁、曹娥、郑吉、班超、王安石……以简洁的文字、精美的图片,通过一个事件、一首诗或一句话,再现了一路走来的历史人物和他们所创造的丰功伟绩,旨在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他们简略的生平、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他们的点滴足迹,或有关他们的人文山水、名胜古迹。 精彩页 孔子 子在川上 还是在中学的时候,读到“子在川上日”时,对“子”所“日”的话并没有过细地品味,感兴趣的却是“子”所在的那个“川上”。时而浮现一个画面,一位老先生,脑后长发上绾,包入冠中,宽袖长袍,腰系布带,足蹬布鞋,站在大河岸上,他注视着满槽流淌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由衷感慨。从那个时候起,我一直向往着,有一天也在先哲站过的河岸,去体验那种“川上”的感觉。 说到“川上”,要从泗水说起。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的《春日》,把时光带到清澈见底、缓缓南流的泗水两岸,迎面而来的是东风扑面。《水经注》说“泗水出鲁卞县北山”(今泗水县),泗水因源于泉林镇四眼泉水汇流成河而得名。泗水流经鲁国(曲阜),一路南下,无限风光,正如朱熹在《春日》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可是自流经徐州开始,一改安静流淌、水波不惊的一路春色,霎时变为河中积石为之“梁”、水流湍急为之“洪”的急流险川。行船谈之色变,观之惊涛裂岸、水沫凌空。这样的险川河段,在徐州有三处,当地话为三洪,即:秦梁洪、徐州洪、吕梁洪。这三洪由于历史上三位人物的光临而声名鹊起,其中以吕梁洪为最。 话说秦梁洪,它位于古徐州东北10公里左右,现在徐州市东三环和北三环的立交桥一带,因此,该处就叫秦洪桥。当年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分立九州牧(州长),同时发动九州牧贡献青铜铸成九鼎,每一鼎象征一个州,把各州名山大川铸于大鼎之上。把九鼎立于国都,象征天下一统,确立了华夏,开天辟地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即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直到周显王时期,“鼎沦没于泗水彭城(徐州)下”。《史记·封禅书》中还说:“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日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中。”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史记注释)中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入泗水,余八鼎人于秦中。”周朝灭亡后九鼎人秦和鼎没泗水多有史料记载,无论是九鼎还是其中一鼎,有鼎没入泗水未见有不同争议。同时还有没于泗水之鼎就是徐鼎,因徐州是“九州之一”。还有秦始皇在泗水中捞鼎曾亲眼看到有鼎露出水面之说。总之,有鼎没于泗水,似乎言之凿凿。 秦始皇二十六年消灭六国,天下大定,法令一统,车同轨,书同文,创造了自上古以来未曾有过的天下归一,谓“五帝所不及”,自号始皇帝。立国二年后,秦始皇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第一次东巡,这是因为有两件大事要办,一件是封泰山,禅梁父昭告天下,刻石铭记丰功伟业;另一件大事就是来彭城泗水,打捞失落水中的九鼎或其中之一。让象征皇权的国家重器一件不少地重集皇室,以示威严。《史记·秦始皇本纪》日:“(二十八年)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词,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这条记载,重现了当年彭城泗水两岸人声鼎沸,拉绳索,递长竿,一片忙碌,泗水中千人汇集人头攒动,淤水塞河,潜入水中者,出水换气者交替进行。其中,众人一字排开,奋力拉绳索于水中之鼎一角露出水面,如此宏大场面多出现在汉代石画像上,至今有收藏在徐州汉石画像博物馆中。虽然秦始皇最终也没有捞出大鼎,成为终生遗憾。但是,始皇帝号众捞鼎却使秦梁洪由此名声大噪。 再说徐州洪,1077年7月17日,因连降大雨,黄河大堤在澶州(今河南清丰西)曹村决口,一直抵达徐州城下位于古徐州城东南,又早有汴河交汇于古徐州北门城下,两水汇集古城北门,又流经城东南这一段,河中巨石盘踞,巉岩林立,惊涛奔浪,迅疾而下,行船顺流如飞,称为徐州洪(现在属市中心之地)。上任三个多月的知州苏轼率众抗洪,留下一段佳话,在徐州任上又有《百步洪》诗二首,其中一首为: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嶮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从此徐州洪也称百步洪,得以名扬天下。 最后说到大名鼎鼎的吕梁洪,就在徐州市东南四十公里左右,是徐州三洪中名气最大、最为壮观所在。“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三十仞,圜流(旋涡急流产生水沫)九十里,鱼鳖不能游,鼋鼍不能居。”(《孔子家语·致思》)这里所说的孔子“息驾于河梁而观焉”的“河梁”就是吕梁洪。《水经注》说:“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日吕梁也……悬涛崩漭,实为泗险,孔子所谓鱼鳖不能游。又云,悬水三十仞,流沫九十里,今则不能也。” 悬水三十仞,应该是水从坡地上往下流的高差。按《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春秋战国时代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计算,8尺为一仞,等于1.85米,30仞计算下来等于55米。 流沫90里,以当时6尺为一步,一步长度为1.38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