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编著的《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从国际和国内反洗钱立法的背景和需要的视角,对国际性组织和世界七个主要国家反洗钱立法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梳理,以期与我国进行比较借鉴。
同时,本书还论证我国关于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适用问题,有机地将反洗钱的理论问题融入反洗钱实务部门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法学格致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王新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新编著的《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从国际和国内反洗钱立法的背景和需要的视角,对国际性组织和世界七个主要国家反洗钱立法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梳理,以期与我国进行比较借鉴。 同时,本书还论证我国关于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适用问题,有机地将反洗钱的理论问题融入反洗钱实务部门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 内容推荐 王新编著的《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紧密地围绕“洗钱”一词的两个关键组合字“洗”和“钱”,按照“本质研究一概念诠释一规范求证”的逻辑进路进行研究,从国际和国内反洗钱立法的背景和需要的视角,对国际性组织和世界七个主要国家反洗钱立法的差异和变化进行系统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其关于洗钱概念的立法用词和逻辑,从中透析它们的共性和各具特色的形态,以期与我国进行比较借鉴。 此外,《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以国际反洗钱的权威组织对我国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工作的评估报告为切入点,从实然层面和应然关系两个方面,剖析我国反洗钱的罪名体系与国际性反洗钱标准备的接轨和距离,着重对犯罪客体的归类、上游犯罪的立法技术选择、客观行为方式的抉择、主体范围、主观方面、刑事处罚的轻重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和重构的设想。同时,《反洗钱——概念与规范诠释》还论证我国关于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适用问题,有机地将反洗钱的理论问题融入反洗钱实务部门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价值、现状和问题 1.1.1 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的逻辑进路 1.2.1 逻辑起点:洗钱的本质 1.2.2 多维角度:洗钱的概念诠释 第2章 洗钱的本质研究:演变和危害性 2.1 洗钱之今昔 2.1.1 语义阐释 2.1.2 洗钱的产生:毒品交易衍生的怪胎 2.1.3 洗钱的发展:有组织犯罪的必然选择 2.1.4 “9.1l事件”后的洗钱演变:恐怖融资 2.2 洗钱的危害性分析 2.2.1 类比:“洗钱无害论”与“腐败无害论” 2.2.2 定量分析:用数字说话 2.2.3 定性解析:用实质定位 第3章 洗钱的概念(一):以国际性反洗钱为视野 3.1 联合国:涉及反洗钱规范的三个国际公约 3.1.1 《联合国禁毒公约》(1988年) 3.1.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2000年) 3.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年) 3.1.4 小结:延续中的差异 3.2 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3.2.1 背景情况:成立和发展 3.2.2 积极融入国际框架的需求:我国的加入历程 3.2.3 通行的国际标准:《40+9项建议》 3.2.4 界定:洗钱的上游犯罪范围 3.2.5 评估和“黑名单”:确保建议执行的机制 3.3 国际性金融组织 3.3.1 牵头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3.3.2 银行监管组织:巴塞尔银监会反洗钱声明 3.3.3 全球私营银行:沃尔夫斯堡集团反洗钱指南 3.4 欧洲:“两个公约、三个指令”的法律框架 3.4.1 关键性文件:欧洲理事会《反洗钱公约》 3.4.2 欧盟的第一个《反洗钱指令》(1991年) 3.4.3 欧盟的第二个《反洗钱指令》(2001年) 3.4.4 欧洲理事会《反洗钱和恐怖融资公约》 3.4.5 欧盟的第三个《反洗钱指令》(2005年) 3.4.6 小结:惩治与预防洗钱的互补关系 3.5 综合评述 第4章 洗钱的概念(二):以国内法为视角 4.1 美国 4.1.1 溯源:《银行保密法》(1970年) 4.1.2 里程碑:《洗钱控制法》(1986年) 4.1.3 发展:《阿衣齐奥一怀利反洗钱法案》 4.1.4 集成:《爱国者法案》(2001年) 4.2 英国 4.2.1 附属反洗钱刑事法:《刑事审判法》 4.2.2 专门条例:《反洗钱条例》 4.2.3 合并和发展:《2002年犯罪收益法》 4.3 法国 4.3.1 反洗钱立法概览 4.3.2 反洗钱的罪名设置 4.4 俄罗斯:国内外压力下的法律完善 4.4.1 严峻态势之使然:《俄罗斯联邦刑法典》 4.4.2 国际压力下的抉择:《俄罗斯联邦刑法典》修正案 4.4.3 “恐怖融资”的术语加人:《反洗钱和恐怖融资法》 4.4.4 小结:对我国的启示 4.5 德国:双轨制的反洗钱法律框架 4.5.1 新增罪名和多次修订:德国刑法典第261条 4.5.2 与时俱进:德国预防性反洗钱法 4.6 加拿大:独特的立法技术 4.6.1 《犯罪收益法》(1988年和1991年) 4.6.2 《犯罪收益(洗钱)和恐怖融资法》 4.6.3 《有组织犯罪修正案》(2001年) 4.6.4 余论:对我国的借鉴之处 4.7 瑞士:逝去的洗钱“天堂” 4.7.1 “一揽子立法”:《瑞士刑法典》(1990年) 4.7.2 瑞士《联邦预防金融机构洗钱法》(1997年) 4.7.3 瑞士反恐怖融资的举措 4.8 述评:惩治和预防洗钱的“双剑合璧”机制 第5章 梳理和剖析:我国反洗钱罪名体系 5.1 我国反洗钱立法的变迁 5.1.1 从无到有:《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 5.1.2 上游犯罪的“三罪鼎立”:《刑法典》(1997年) 5.1.3 上游犯罪中“1+3”犯罪的揉入:两个刑法修正案 5.1.4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利益罪:两次修订 5.1.5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演进和实效 5.1.6 资助恐怖活动罪:基于反恐增设的罪名 5.1.7 里程碑的立法:《反洗钱法》(2006年) 5.2 参照系:FATF对我国的评估报告 5.2.1 评估报告:“打分”结果 5.2.2 评估报告:积极的评价 5.2.3 以“大洗钱”为对象的评估报告:指出的缺陷 5.3 我国反洗钱的核心罪名:第191条的洗钱罪 5.3.1 犯罪客体:归类定位的争议 5.3.2 上游犯罪:评析标准、“补丁”立法技术与个罪体系 5.3.3 客观行为方式:列举式与概括式的抉择 5.3.4 主体范围:“本犯”被排除之再审视 5.3.5 主观方面的“减加”法:法定目的犯与过失犯 5.3.6 刑事处罚:轻抑或重? 5.3.7 重构设想 5.4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利益罪:双重属性 5.4.1 构成要素 5.4.2 竞合抑或全异:与洗钱罪之间的关系 5.5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6 零适用的审判现状与规范构造:资助恐怖活动罪 5.6.1 追问:审判实践的零适用 5.6.2 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规范构造 5.6.3 兼评FATF评估报告所指出的缺陷 5.7 结论和反思 第6章 适用: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6.1 如何认定“明知”? 6.1.1 关于“明知”对象的内容:“概括I生认识说” 6.1.2 关于“明知”的含义:排除“应当知道” 6.1.3 关于“明知”的程度:“确定+可能性认识说” 6.1.4 关于“明知”的认定标准:“可反驳的客观推定” 6.2 细化:“以其他方法”洗钱的情形 6.3 认定前提:上游犯罪的“事实成立说” 6.4 界定:洗钱罪名之间的处罚原则 附录一:联合国反洗钱文件 附录二:FATF’《40+9项建议》 附录三:我国反洗钱刑事法律 附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附录五:FATF关于中国反洗钱和恐怖融资的评估报告(摘要)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