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物流枢纽是现代物流遵循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规律,不断产业化发展的产物,具备要素聚集、网络塑造、产业服务等功能特征,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载体作用。近三十年来,在宏观规划指导、城市政府具体引导下,以物流园区等设施为代表,我国物流枢纽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客观上提高了我国物流总体运行组织效率,对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支撑经济高效循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需要看到,由于较长时期以来,对物流枢纽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机理的认识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早期物流枢纽的发展,缺乏以实际网络运行为导向的顶层设计,缺乏支撑国家物流运行系统的关键物流枢纽设施布局和建设的有效引导,在各地区、分领域各自推进物流枢纽的发展中,形成了布局欠均衡、发展不集约、组织缺规模、运行少联系的物流枢纽设施结构。这种发展既有结构不仅不利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制约物流设施公共性服务的建设,也难以承载和开展全局性的网络化物流组织、全面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更难以承载供应链组织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目录 上篇 国家物流枢纽发展理论 第一章 物流枢纽的发展逻辑 第二章 我国物流枢纽设施发展基础 第三章 物流枢纽发展国际经验 第四章 国家物流枢纽的提出和发展特征 第五章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 第六章 国家物流枢纽发展总体任务 下篇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 第一章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关系 第二章 深化载体城市对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认 第三章 确立系统化的枢纽发展思路 第四章 推进枢纽布局和建设 第五章 科学支持和引导枢纽发展 第六章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案例 导语 为加快推进物流枢纽高质量发展,并为更好发挥物流枢纽在引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抓手作用,国家于2018年发布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顺应网络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等物流发展大势,通过在庞大、分散的存量枢纽设施基础上,深化资源整合,强化运行引导,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全面优化我国物流顶层枢纽布局和功能,有效引导物流资源高效集聚发展,加快塑造国家物流网络化运行体系,促进物流服务组织模式创新和服务经济产业的效能。从物流枢纽发展的机理和内涵特点分析入手,梳理我国物流枢纽发展基本情况,分析国际发展经验,提出对国家物流枢纽发展的认识,并结合《规划》对枢纽布局和发展任务提出行业视角的有关思考。 精彩页 以2018年《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出台为分界,我国物流枢纽设施经过较长时期的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初步夯实了枢纽网络基础,并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规划方面,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龙头物流企业等,从各自角度开展了物流枢纽相关规划,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我国物流枢纽设施的布局建设发展。在建设方面,形成了政府与企业协同、资金来源多样的建设推进结构,支持了物流园区等物流枢纽设施的发展。在具体的园区经营管理方面,形成了以管委会为主开展管理、园区企业各自经营的模式,基本保障了园区等物流枢纽设施的经营稳定开展。在发展成果方面,2018年全国已经规划、在建、建成的物流园区超过1600个。但是应看到,此前的我国物流枢纽发展,或主要围绕枢纽承载城市进行宏观布局,或以地方的具体物流园区等设施布局为主,并没有既在国家宏观角度进行统筹谋划,又同时落到微观的网络组织和运作设施的整体设计,这也导致我国物流枢纽设施在空间、层级、运作上系统性不强,物流枢纽未能有效架构出我国高效率的物流运行体系,亟待从国家战略高度对物流枢纽进行有机调整和优化,发挥枢纽塑造合理物流系统,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发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