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积累,认识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逻辑与规律,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国家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科学技术史辑要》分科学史、文化遗产与技术史、生态环境与医学史和科学史理论与应用4个栏目,立足学术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经过专家组遴选推荐,以全文转载、论点摘编、篇目推荐等不同形式,收录了我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年度优秀论文,旨在全面呈现我国科学技术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促进交流与合作。 本书可供从事科学技术史、历史、文物与考古、哲学等方向研究的学者和师生等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曲安京,1962年6月生,山东牟平人,现任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院长、西北大学史学部执行主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九届、第十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 目录 前言 全文转载 科学史(栏目主持:陈镱文、王昌、赵继伟) 从科学理解到文化臆想——明清学者对阿拉伯天文学的认识 石云里 刘岳云《测圆海镜通释》补证与解读 李兆华 康熙朝经线每度弧长标准的奠立——兼论耶稣会士安多与欧洲测量学在宫廷的传播韩 琦 潘澍原 关于秦汉计量单位石、桶的几个问题 邹大海 文化遗产与技术史(栏目主持:李威、史晓雷) 水运仪象台复原之路:一项技术发明的辨识 张柏春 张久春 唐长安城圜丘的天文意义 曲安京 陈镱文 《水车图说》考——兼论斯卡奇科夫对中国农业的研究 郑诚 生态环境与医学史(栏目主持:陈明、胡鹏、杨莎、周云逸) 中国食物变迁之动因分析——以农业发展为视角 王思明 周红冰 文献、史料与知识——古农书研究的范式及其转向 葛小寒 当梅威令遇到李鸿章:西医将行于中国?——由晚清三场医学考试引发的讨论与思考 高晞 “基本药物”的历史——权利与利益之争 苏静静 张大庆 科学史理论与应用(栏目主持:高洋、刘茜、袁敏) 性别之眼:帝国博物学家玛丽安·诺思的思想及其冲突 姜虹 法国《自然》杂志上的徐家汇观象台——作为人类福祉和国家荣誉的海外科学活动 吴燕 近代实验科学的中世纪起源——西方炼金术中的技艺概念 晋世翔 谁是近代化学之父——化学革命的三种叙事 李文靖 论点摘编 科学史 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 李文林 和算成就对吴文俊中算史观的诠释 徐泽林 基础科学研究:基于概念的历史分析 张九辰 印度库塔卡详解及其与大衍总数术比较新探 吕鹏 纪志刚 《圆率考真图解》注记——曾纪鸿有没有计算出π的百位真值? 高红成 北宋初年天文机构中的成员构成 王吉辰 五星是历:星曜行度文献源流考 赵江红 清顺治元年之造历活动——从山东省图书馆藏顺治年间《时宪历》 出发的考察 汪小虎 自相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史实考源 江南 日本古代气象占记录研究——以云象为例 杨凯 黄百家《明史·历志》新探 褚龙飞 岭南数学家凌步芳算稿及书版的新发现 廖运章 儒家开方算法之演进——以诸家对《论语》“道千乘之国”的注疏为中心 朱一文 牛顿《原理》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万兆元 何琼辉 朱元璋与明代天文历法 李亮 达尔文在中国进行的心理学问卷调查和数据引用规则 刘红晋 杨乐在函数值分布论上的贡献 王元 乔建永 文化遗产与技术史 大连营城子汉墓出土龙纹金带扣的科学分析与研究 谭盼盼 陕西临潼新丰秦墓出土铁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 刘亚雄 秦始皇帝陵出土青铜马车铸造工艺新探 杨欢 《梦溪笔谈》“弓有六善”再考 仪德刚 中国古代淋土法制盐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牛英彬 丁公及周边遗址龙山文化白陶的岩相和化学成分分析 陆青玉 广西宋代永福窑铜着色釉瓷器的科学分析 汪常明 20世纪半导体产业技术赶超的历史研究 姚靓 玲珑仪新考 张楠 陶寺遗址的水资源利用和水控制 何驽 中国传统金属工艺振兴措施研究 李晓岑 试论坪坦河流域侗族鼓楼结构形式的历史演变 张星照 隋唐五代时期白瓷制瓷技术的创新、流变与传播 李鑫 生态环境与医学史 重建农业中国?——二战后中美农业技术合作考察始末 罗兴波 灾害史研究的自然回归及其科学转向 卜风贤 旱魃袭麦:“丁戊奇荒”成因再探 李伊波 齐文涛 从抵制到接受:清代浙江的玉米种植 王保宁 朱光涌 陈仅《艺蕱集证》考述——兼论清代甘薯在陕西的引种与推广 熊帝兵 《便民图纂》中的农学知识及其价值 杜新豪 试论高粱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初步推广 赵利杰 面向农史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以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为引 徐晨飞 包平 西方国家对中国荔枝的关注与引种(1570-1921年) 赵飞 “干针”对中医针灸的“入侵”与“独立”——兼论针灸概念与理论变革 张树剑 中医“脾”与西医“spleen”翻译错位的发生及其演变 周东浩 刘光 从国际性到地方性:中华医学传教会演变探析(1838-1886年) 李传斌 以“卫生”之名的扩张——上海公共租界近代卫生体系的形成 严娜 天回医简《经脉》残篇与《灵枢·经脉》的渊源 顾漫 周琦 柳长华 武家璧 现代医疗空间的自主与北京中央医院的筹建 李彦昌 19世纪中叶一个俄罗斯医生眼中的中医 牛亚华 科学史理论与应用 论民国时期科学理想与社会诉求的建构——以进化论的传播为例 朱晶 克拉拉·伊梅瓦尔博士:科学史中一颗延迟闪亮的星 傅梦媛 田松 明末西方流星、彗星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胡晗 关增建 清季中国地学会的世界地理研究 谢皆刚 庞佩利与中国近代黄土地质学 丁宏 数的宇宙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