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折叠着我的爱(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席慕蓉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席慕蓉的诗以浅显传达深挚。早期美丽哀婉的情诗传递给几代读者久久的缱绻与怀想,也表达着她的沉着与坚贞。经历漫漫岁月的雕琢与淬炼,其表面的温婉背后,多了一种来自塞上风烟的放达与雄健,祖先驰骋草原的血脉涌动,早已渗入她女性的诗心。走进她的诗歌世界,也便开始了一场温柔而又缓慢的蜕变。
“生命的狂喜与刺痛,都在这顷刻,宛如烟火”交织着生命里极为重大的转折、失落以及获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中期转型之作。本书为作家出版社出版席慕蓉诗集精装典藏版,全部诗作均为其亲自编选,是席慕蓉创作诗集的全记录。
作者简介
席慕蓉,祖籍蒙古,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成长于台湾。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
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并为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南开大学、呼伦贝尔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校的名誉教授,内蒙古博物院荣誉馆员,以及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荣誉公民。
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诗作被译为多国文字。
目录
关于挥霍
辑一 鲸·昙花
南与北
初版
乱世三行
回函
蜉蝣的情诗
黎明
川上
夏日的风
译诗
灯下 之一
灯下 之二
此心
冰荷
幸福
鲸·昙花
秋光幽微
试卷
异乡人
驿站
辑二 素描簿
荒莽
寂寞
真相
旧信
四季
素描簿
诗的本质
无垠广漠
契丹旧事
六月的阳光
创世纪诗篇
辑三 两公里的月光
颂歌
天上的风
二○○○年大兴安岭偶遇
悲歌二○○三
寻找族人
劫后之歌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悲伤辅导
我折叠着我的爱
红山的许诺
迟来的渴望
两公里的月光
附录
折叠着的爱 哈达奇·刚
一条新生的母亲河 杨锦郁
后记
席慕蓉书目
序言
关于挥霍
锦媛:
功课忙吗?我可以想像
你在书桌前聚精会神的样子
,还有周围那满满的书。
与你相比,我的阅读好
像是太随兴了吧。有时候,
会去买一本书只是因为书里
的一句话。
前两天,在商务印书馆
看到梁宗岱的《 诗与真》
,原来只打算稍微翻翻就放
下来的,可是,忽然看到一
个句子,就是但丁 《 神曲
》里的第一句。
平常我所读到的这句,
不外是:“当我行走在人生
的中途”、“当人生之中路”
,或者是“当我三十五岁那
年”这样的译文。
然而,梁宗岱译出的却
是:
“方吾生之中途……”
这么端丽的句子,是对
人心的一种碰撞。
能够译出这么美好的感
觉的人,写的书应该也很可
看,于是,我就买了这本书
,并且在回淡水的捷运上,
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果然,虽说是远在1928
-1936年(民国十七年到二
十五年)这几年写成的文章
,可是,一翻开来,有许多
段落就好像是此时此刻专门
在为我解说的一样,使我不
得不一页页地细读下去。
在说到为什么钟嵘竟然
只把陶渊明列为“中品”时,
梁宗岱是这样解释的:
“……我以为大部分是由
于陶诗的浅易和朴素的外表
。因为我们很容易把浅易与
简陋,朴素与窘乏混为一谈
,而忘记了有一种浅易是从
极端的致密,有一种朴素是
从过量的丰富与浓郁来的,
‘仿佛一个富翁的浪费的朴
素’,梵乐希论陶渊明的诗
是这样说的……”
锦媛,忽然之间,我就
想到了你的一再向我解释的
“挥霍”,还有米兰·昆德拉
所引用的捷克诗人杨·斯卡
瑟的那段诗句:
诗人并不发明诗
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许久许久以来它就在那

诗人只是发现它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
得心里有些地方亮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我乘坐的这一
列车也刚从关渡站后黯黑的
隧道里右弯出来,眼前就是
淡水河的出海口,对岸的观
音山用很浓很重的大块的墨
绿,把宽阔的河面反衬得明
亮极了。
置身在这个物我仿佛都
通体透亮的时刻,心里充满
了难以言说的愉悦和感动,
好像隐隐知觉了那个巨大的
存在,可是,要向谁去道谢
呢?
锦媛,这是多么幸福的
时刻!心中所受到的碰撞不
止一处,也不止一个方向,
忽然间好像领会了许多东西
,可是,在同时,又很明白
这些领会是穷我一生也不可
能把它们召唤出来,更不可
能去一一解释清楚的。
锦媛,人生会不会有这
样的刹那?忽然感知到了自
己周遭如此巨大的存在,在
无垠的时空之中,我的生命
,只是那如沙如尘极为细小
卑微的一点,而周遭的深邃
、浩瀚与华美,对我来说,
却都属必要,也都属浪费。
关于“挥霍”,你给我的
一封信中引用了巴岱仪
(G.Bataille,1897-1962)
的一段话,我的了解是如此

“有机体的存活,受地球
表面的能量运作所决定。通
常,一个有机体接受的能量
都超过维持生命所需。这种
过剩的能量如果无法转而供
给另外的有机体成长,或者
,也不能在一己的成长中被
完全吸收,它就必然会流失
,丝毫也不能累积。不论愿
不愿意,它都必须或似辉煌
或如灾难般地被挥霍殆尽。

……
对“真”是如此,对“美”是
如此,对“诗”更是如此。
所有的诗人在“发现”诗
的过程里,都必须透过一己
的生命,将现实中的触动重
新转化。而由于生命的厚度
不同,感知的层面与方向不
同(甚至包括那不甚自知的
暗藏的信仰的不同),呈现
出来的,就会有千种不同的
面貌,读者去阅读与品评之
时,又会由于自身的差异而
生发出更多的变貌来。
“南山”恒在,“菊”在秋天
也总会绽放,但是,当诗人
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之后,便成为千古传
诵的文字。
一首诗之所以会包容了
这么多生命现象,被这么多
的心灵所接受,也许不全是
因为文字本身,而是在所有
意涵之间的可见和不可见的
牵连。心与心之间的触动,
不也是会生发出一种难以言
说的忧伤和喜悦?宛如透明
的蝶翅,宛如隐形的织锦的
披风。
所以,我们其实无权判
定,何者是“纪实”,何者是
“梦幻”。相对于宇宙的深邃
与浩瀚,我们甚至也难以判
断,何者为“广大”,何者为
“狭小”了。
如果有人感知了你所不
能感知的世界,因而亲近了
你所不能亲近的“美”之时,
请别先忙着把他的诗作归类
为“梦幻”,因为,有可能,
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纪
实”。
当然,我们也无法断定
,那些激昂慷慨,所谓掷地
有声的诗篇;那些在诗中以
豪侠和烈士自许,期盼着自
己的诗笔能如刀如剑的诗人
们,在此刻是否更近于“梦
幻”?
这渺小的一生,在巨大
无比的时空里,简直难以定
义。
齐邦媛教授说:“对于我
最有吸引力的是时间和文字
。时间深邃难测,用有限的
文字去描绘时间真貌,简直
是悲壮之举。”
可是,每当新的触动来
临,我们还是会放下一切,
不听任何劝告,只想用自身
全部的热情再去写成一首诗

所谓的“挥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