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经济有周期,经营有规律。相较于大平台和大企业,小微企业的经营更是刀尖跳舞,步步惊心。一个好的决策可以带公司实现利润翻倍,一个坏的转身也能让业务步履维艰。 作为多年行业老兵,刺猬公社创始人叶铁桥老师从三个层面总结了小微企业经营的37个核心关键点,以笔记体的方式,讲透:如何选对人,搭建和管理高效团队;如何做对事,树立和践行企业的三观;如何走对路,提升和迭代自我认知。 如果你是小微企业管理者,本书将是你的案头指南,帮助你穿越经济周期,做出更精准的商业决策。如果你是团队管理者,本书也能帮你构建管理者思维,以经营者视角,实现更大的价值。 作者简介 叶铁桥,刺猬公社创始人、CEO。2006年硕士毕业于北大新闻学院,随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10年,获得过两项中国新闻奖。目前还担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硕士业界导师。刺猬公社:诞生于2014年7月22日,是关注内容行业的垂直媒体,致力于为内容行业提供好的报道和服务,在媒体圈和互联网内容行业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 目录 找对人 01 不一定需要合伙人 02 什么员工不能招? 03 不要想着去改变一名员工 04 如何选拔中坚层员工 05 员工被提拔后的常见问题 06 如何对中层放权和监督 07 批评优秀员工要有策略 08 如何处分员工? 09 如何与新世代员工共舞 10 沟通要“入耳、入脑、入心” 11 不要把员工离职全视为失败 12 没有组织力的团队只能叫团伙 做对事 13 先定好位,再开始做事 14 厘清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15 先追求成为正常的公司 16 每家小微企业,都该有本员工手册 17 管理理念来源于危机 18 一对一会议和参与式决策 1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0 盯紧产品、服务和现金流 21 再难也得做绩效评估 22 变革可能会死,不变革一定会死 23 如何面对逆周期 24 不要既降薪又裁员 25 运转良好时,不要过度管理 走对路 26 以平常心对待创业 27 最大收益是自主权和学习机会 28 尽量不融资,也不盲目扩张 29 不要过分关注需求、战略和竞争对手 30 不要高估自己的管理能力 31 品性是管理者的根本 32 要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33 如何打开格局 34 无事如有事,有事如无事 35 为情绪压力寻找支撑 36 公司声誉,也是老板的声誉 37 保护好家庭 后记 参考书目 序言 只要平凡 关于创业的书籍汗牛充 栋,它们乐于讲述如何构建 宏大的愿景,精益的管理, 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强悍的 执行力,总之,这都是为“ 做大做强”而准备的药方— —毕竟,如果不是为了创造 一家可以“改变世界”的公司 ,故事就显得不够性感”。 今天影响世界的那些企 业巨兽,特斯拉、亚马逊、 苹果、微软、脸书或者阿里 巴巴、腾讯、百度,哪一家 不曾经历过从“小微”孕育、 孵化到破壳而出的过程?创 业者热衷于研究、转述它们 的故事,实际是一种心理投 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这种关于创业的英雄 叙事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 种基数更大,但更容易被忽 略的凡人叙事,即大量的小 微创业者。关于中国小微创 业者的数量,有不同的统计 口径,所公认的是他们所占 比例非常之高。到2023年 年中,中国市场主体数量已 经突破1.6亿,其中主体构 成就是中小微企业,而且民 营经济与中小微企业互为主 体,民营企业中九成以上是 中小微企业,而中小微企业 中九成以上是民营企业。数 据显示,它们为国家贡献了 50%的税收、60%以上的 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 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 劳动就业。它们是中国经济 真正的蚂蚁雄兵,一个残酷 的现实是,它们中的99%将 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 小微”的身份,不可能成为 大企业,甚至求“中”而不得 。它们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不是改变世界,不是做大 做强,而是活下去,下个月 能交得起房租,发得了工资 。对它们而言,现有的创业 培训课程和书籍虽然也有通 用性,但又不够落地,甚至 可以说,这些课程和书籍所 提供的价值更多是在鸡汤和 打鸡血的层面。 铁桥的这本书尝试开辟 一个新的品类,为小微创业 者而作。他自己经营小微企 业8年,平时善于思考和积 累,形成了大量的笔记,如 今将这些笔记系统整理,形 成自己的体系化思考。我很 喜欢他在书中提出的一些问 题:给员工支付行业最高薪 酬,让员工决定自己休假的 时长,给员工提供高额住房 贷款,这些方法,小微企业 学得来吗?找合伙人要找蔡 崇信那样的,找员工就得找 张一呜这样的,做产品就得 瞄准千亿市场,谈增长动辄 十倍起,论格局自然是马云 ,说远见还是任正非,这样 的星辰大海,靠近得了吗? 近二十年来,我的工作 就是观察企业、走访企业, 其中大多数都是头部企业, 但与头部企业接触越多,我 越是感觉当下流行的创业方 法论对小微企业而言适配性 不够。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逻辑,有三点独特性。 首先,用人逻辑不同, 创业的第一课往往就是找合 伙人,但小微企业并不一定 都需要合伙人,或者换个角 度说,即使需要,也很难找 到合适且能长期合作的合伙 人。原因很简单,要吸引有 能力的合伙人,要么靠未来 的预期,要么靠现实的回报 ,如果两者都欠缺,合伙人 要么自立门户,要么另投他 门。不用说合伙人,对多数 小微企业而言,连高级员工 都不需要,老板必须是六边 形战士,既是最大的销售, 又是最重要的工人,既要懂 财务,又要懂研发。 其次,资本逻辑不同,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 已久,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 题,金融资源亦遵循二八原 则,大部分资源都流向了少 数大企业。小微企业通过传 统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 成本高,贷款期限短且额度 有限。风险投资则因为其预 期回报限制,小微企业基本 不在投资机构的视野之内, 因此小微企业高度重视现金 流和成本控制,需要时刻关 注组合式减税降费的新政策 ,关注面向小微企业的现金 流管理工具。港交所前行政 总裁李小加所创立的滴灌通 ,在2023年10月曾引发争 议,就是因为其号称用“非 股非债”的新型投资模式来 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反对者则认为其本质上是高 利贷,犹如升级版P2P(点 对点网络借款)。真相到底 是怎样的值得探讨,可围绕 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将一直 存在,因为需求是刚性的。 最后,愿景不同。有一 个听起来很热血的故事,两 个人都在工地上干活,路人 问他们在做什么,一个人老 老实实地说在搬砖,另一个 人则自豪地说,自己在建一 座雄伟的大教堂。我们鼓励 那些从一块砖中能看到教堂 的人,愿意与这样的人同行 ,但现实是,绝大多数小微 企业的宿命就是做好搬砖者 。它们的生命脆弱如芦苇, 可能丢一个大单,流失一个 大客户,一笔款晚到一个月 ,就会行走到崩溃的边缘。 因此,它们的容错率很低, 判断抉择需要极为慎重,心 中如果总挂着教堂的蓝图, 可能连眼前的猪圈也盖不好 。这听起来有些悲哀,似乎 对小微企业而言,满纸写得 都是“认命”两个字,不需要 考虑诗与远方,只需要过好 眼前的苟且,但只有真正认 清了现实,才是对创业食物 链下游的公司真正的尊重, 才能更理解那些最终杀出血 路,能够IPO(首次公开募 股)或者成长为大公司的创 业者经历过何等的艰辛。 除了“做大”或者“做死”, 小微企业是否有其他“小而 美”的中间路径呢?我们经 常提到的是日本提供个性化 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