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青年诗人的信(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奥)里尔克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
二十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给年轻人的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职业与自我。
这本小书译于1931年,这次重印,附录除原有《论“山水”》外,另增摘译《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中的两段。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今河北涿州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入浅草社。1925年和同仁成立沉钟社。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起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围文学研究所所长。冯至学贯中西,文化学术上颇多建树。以涛集《昨日之歌》《北游》享誉一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其《十四行集》在中国新诗写作中开创新体,独步文坛,影响深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学术史上均具开创意义,他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攻的外国文学,尤其是德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人才,对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有筚路蓝缕之功。译作有《哈尔茨山游记》、《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海涅诗选》、《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审美教育书简》(合译)和《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合译)等。其德诗汉泽成就尤高,清新俊朗、音籁天然、风骨独标。
目录
重印前言
初版译者序
收信人引言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
第十封信
附录一:里尔克作品
论“山水”
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摘译)
里尔克的诗
附录二:冯至论里尔克
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
工作而等待
外来的养分(节选)
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节选)
附录三:里尔克逝世十周年演讲
在我们这个时代,纯粹诗人是很少的
序言
我一向尊敬的
一个在诗的历史上
有重大贡献的诗人
这本小书译于1931年,
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十年。那
时我为什么翻译它,在
1937年写的“译者序”里已经
作了交代,这里不再重复。
它于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
出版,正是抗日战争的第二
年,印数不多,流传不广,
我收到几本样书,当时分赠
友人,自己只留下一本。但
它给我留下一些值得纪念的
回忆。
1939年我到昆明不久,
就在《云南日报》上读到一
篇关于这本书比较深入的评
论,过些时我才知道作者王
逊是一位年轻的美术研究者
,在云南大学教书,不久我
们便成为常常交往的朋友(
不幸他于六〇年代在北京逝
世了)。1946年我回到北
平,听说某中学的一位国文
教师,很欣赏这本书,曾一
度把它当作教材在课堂上讲
授。很遗憾,我并没有得到
机会认识他。最使我感动的
,是友人杨业治在昆明生活
极为困难的时期,曾将此书
与原文仔细对照,他发现几
处翻译的错误,提出不少中
肯的修改意见,写在十页长
短不齐的土纸条上交给我。
这些又薄又脆的纸条我保留
至今,但字迹已模糊,用放
大镜才能看得清楚。五〇年
代,我在仅仅留存的那一本
上边,把译文校改过一次。
不料十年浩劫,校改本被人
抄走,一去不回。
这些年来,先是绿原同
志,后是沈昌文同志,他们
都找到原书,各自以复印本
相赠,同时舒雨同志读到这
本书,对译文也提了一些意
见;我得以在复印本上再一
次从头至尾进行修改,在这
里我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
谢。这次修改,改正了一些
错误,填补了几处漏译,词
句间作了不少改动,但仍不
免存有六十年前文体的痕迹

经过六十年的岁月,这
本书的内容有些地方我已不
尽同意,校改也只认为是一
个应尽的责任,不再有“译
者序”里所说的那种激情。
唯念及里尔克写这些信时,
正是他在巴黎与罗丹接触后
思想发生变化、创作旺盛的
时期;对于我一向尊敬的、
一个在诗的历史上有重大贡
献的诗人,正如“收信人引
言”中所说,这些信“为了理
解里尔克所生活所创造的世
界是重要的,为了今日和明
天许多生长者和完成者也是
重要的”。
关于收信人的身世,我
在“译者序”中曾说“知道得
很少”。现从里尔克的《书
信选》(1980年)“收信人
索引”中得知卡卜斯生于
1883年,是作家,曾任奥
地利军官,1966年还住在
柏林。——想他现在早已逝
世了。
这次重印,附录除原有
《论“山水”》外,另增摘译
《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
笔》中的两段。
《论“山水”》写于第一
封信的前一年,即1902年
,本来拟作为作者1903年
出版的《渥尔卜斯威德画派
》一书的序言,但没有采用
,直到1932年才作为遗稿
发表。
《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
随笔》是里尔克的一部长篇
小说,从1904年起始写,
1910年完成。这里摘译的
两段反映了作者1902年初
到巴黎时生活和思想的情况

这两个“附录”都是译者
译完了“十封信”后在1932年
翻译的,曾先后在《沉钟》
半月刊上发表过。1991年
12月4日
导语
二十世纪伟大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职业与自我。
德语翻译家冯至经典译本。
十封里尔克的信完整呈现。特别收录里尔克诗作十余首,里尔克作品节选多篇,冯至论里尔克多篇,茨威格纪念里尔克逝世十周年的演讲一篇。
精彩页
尊敬的先生:
你的信前几天才转到我这里。我要感谢你信里博大而亲爱的依赖。此外我能做的事很少。我不能评论你的诗艺;因为每个批评的意图都离我太远。再没有比批评的文字那样同一件艺术品隔膜的了;同时总是演出来较多或较少的凑巧的误解。一切事物都不是像人们要我们相信的那样可理解而又说得出的;大多数的事件是不可信传的,它们完全在一个语言从未达到过的空间;可是比一切更不可言传的是艺术品,它们是神秘的生存,它们的生命在我们无常的生命之外赓续着。
我既然预先写出这样的意见,可是我还得向你说,你的诗虽没有自己的特点,但自然暗中也静静地潜伏着向着个性发展的趋势。我感到这种情形最明显的是在最后一首《我的灵魂》里,这首诗字里行间显示出一些自己的东西。还有在那首优美的诗《给雷渥琶地》也洋溢着一种同这位伟大而寂寞的诗人精神上的契合。虽然如此,你的诗本身还不能算什么,还不是独立的,就算那最后的一首和《给雷渥琶地》也不是。我读你的诗时感到有些不能明确说出的缺陷,可是你随诗寄来的亲切的信,却把这些缺陷无形中向我说明了。
你在信里问你的诗好不好。你问我。你从前也问过别人。你把它们寄给杂志。你把你的诗跟别人的比较;若是某些编辑部退回了你的试作,你就不安。那么(因为你允许我向你劝告),我请你,把这一切放弃吧!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若是这个答复表示同意,而你也能够以一种坚强、单纯的“我必须”来对答那个严肃的问题,那么,你就根据这个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吧;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不要写爱情诗;先要回避那些太流行、太普通的格式:它们是最难的;因为那里聚有大量好的或是一部分精美的流传下来的作品,从中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则需要一种巨大而熟练的力量。所以你要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即使你自己是在一座监狱里,狱墙使人世间的喧嚣和你的官感隔离——你不还永远据有你的童年吗,这贵重的富丽的宝藏,回忆的宝库?你往那方面多多用心吧!试行拾捡起过去久已消沉了的动人的往事;你的个性将渐渐固定,你的寂寞将渐渐扩大,成为一所朦胧的住室,别人的喧扰只远远地从旁走过。——如果从这收视反听,从这向自己世界的深处产生出“诗”来,你一定不会再想问别人,这是不是好诗。你也不会再尝试让杂志去注意这些作品:因为你将在作品里看到你亲爱的天然产物,你生活的断片与声音。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在它这样的根源里就含有对它的评判:别无他途。所以,尊敬的先生,除此以外我也没有别的劝告: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它怎么说,你怎么接受,不必加以说明。它也许告诉你,你的职责是艺术家。那么你就接受这个命运,承担起它的重负和伟大,不要关心从外边来的报酬。因为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
P15-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