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传统食材丛书(茶叶卷)(精)
分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作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卷采取先总论、后分论的撰写体例。在总论部分集中阐述茶的物种本源、营养与成分、食材功能、加工与泡法、饮用注意、传说故事等。在分论部分依据茶叶分类,从绿茶类择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都匀毛尖、南京雨花茶、蒙顶甘露、普陀佛茶、太平猴魁、庐山云雾、阳羡雪芽、长兴紫笋茶、狗牯脑茶、径山茶、九华佛茶、敬亭绿雪、松萝茶、紫阳毛尖十九种,从红茶类择选正山小种、祁红工夫茶、滇红工夫茶、宁红工夫茶、闽红工夫茶五种,从黄茶类择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莫干黄芽、平阳黄汤、沩山毛尖六种,从青茶类择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四种,从白茶类择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三种,从黑茶类择选六堡茶、普洱茶、湖南黑茶、青砖茶、四川边茶五种,从花茶类择选茉莉花茶以及其他花茶等,基本覆盖全国产区,并分别从产地和品种、品质特征、加工与泡法、传说故事等方面予以具体阐述,且适当配以图片。
目录

绿茶
西湖龙井
碧螺春
黄山毛峰
信阳毛尖
六安瓜片
都匀毛尖
南京雨花茶
蒙顶甘露
普陀佛茶
太平猴魁
庐山云雾
阳羡雪芽
长兴紫笋荼
狗牯脑茶
径山茶
九华佛茶
敬亭绿雪
松萝茶
紫阳毛尖
红茶
正山小种
祁红工夫茶
滇红工夫茶
宁红工夫茶
闽红工夫茶
黄茶
君山银针
霍山黄芽
蒙顶黄芽
莫干黄芽
平阳黄汤
沩山毛尖
青茶
武夷岩茶
安溪铁观音
凤凰单丛
台湾乌龙茶
白茶
白毫银针
白牡丹
寿眉
黑茶
普洱茶
六堡茶
湖南黑茶
青砖茶
四川边茶
花茶
茉莉花茶
其他花茶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人是最先发现茶树并加
以利用的,开始时是食用和
药用,后来发展成饮用。“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唐代陆羽《茶经》)虽然饮
茶始于神农时代的说法已难
以确证,但一般认为先秦时
期巴蜀地区已有饮茶。在汉
景帝(前157年一前141年在
位)阳陵的考古发掘中,陪
葬品中就有茶叶。汉宣帝神
爵三年(前59年),王褒的《
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
阳买茶”的记载。因此,从
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的双重
角度证实,中国人饮茶不晚
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了。
中国人饮茶习俗的真正
形成,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
。当此时期,上自帝王将相
,下到平民百姓,中及文人
士大夫等,社会各个阶层普
遍饮茶,成一时风尚。
“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
竭乏,难舍斯须。”(《旧唐
书·李钰传》)茶对于人而言
,如同米、盐一样,每日不
可缺少。“累日不食犹得,
不得一日无茶也。”(唐代杨
华《膳夫经手录》)几天不
吃可以,一日无茶不可。由
此可见,茶在唐代人日常生
活中的地位。不仅中原广大
地区饮茶风气浓厚,而且饮
茶习俗也“始自中地,流于
塞外”(唐代封演《封氏闻见
记》),传播到边疆少数民
族地区。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年),“常鲁公使西蕃,
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
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
,所谓茶也。’赞普曰:‘我
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
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
,此顾渚者,此蕲门者,此
昌明者,此?湖者。’”(唐代
李肇《唐国史补》)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
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
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
神泉、小团、昌明、兽目,
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
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芽
,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
,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滑?
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
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
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
州有霍山之黄芽,蕲州有蕲
门团黄,而浮梁之商货不在
焉。”(李肇《唐国史补》)
唐代名茶有许多,但主要是
蒸青紧压团饼茶。
宋代承唐代饮茶之风,
日益繁盛。“华夷蛮貊,固
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
时啜而不宁。”(北宋梅尧臣
《南有嘉茗赋》)“君子小人
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
也。”(北宋李觏《盱江集》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
米油盐酱醋茶。”(南宋吴自
牧《梦粱录》)自宋代始,
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民以食为天,饮以茶为首
,茶已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
日常生活之中。
“茶有二类,曰片茶,曰
散茶。片茶……有龙、凤、
石乳、白乳之类十二等……
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
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
、绿茶之类十一等。”(《宋
史·食货志》)“腊茶出于剑
、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
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祜
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
近岁制作尤精……遂为草茶
第一。”(北宋欧阳修《归田
录》)北宋时期,茶叶以片
茶(团饼茶、腊茶)为主。南
宋后期和元朝时,蒸青散茶
(草茶)得到较大发展。
明初废贡团饼茶,促成
散茶大兴。有明一代,先是
流行蒸青散茶,后来炒青和
烘青散茶日盛,主要有罗岕
茶、虎丘茶、天池茶、松罗
茶、六安茶、龙井茶、武夷
茶、阳羡茶等。晚明时期,
中国与欧洲的海上茶叶贸易
兴起。
清代,中国茶叶产区进
一步扩大,名茶辈出,红茶
、绿茶、黑茶、白茶、黄茶
、青茶、花茶等品类发展齐
全。茶叶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远销欧美,风靡世界,茶
叶遂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到2020年,中国20个主
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
茶园面积4747.69万亩,约
占全世界茶园面积的二分之
一,位列第一。中国茶叶产
量为298.60万吨,约占全世
界茶叶产量的三分之一,位
列第一;在六大茶类中,绿
茶产量184.27万吨,占总产
量的61.7%;红茶产量
40.43万吨,占比13.5%;
黑茶产量37.33万吨,占比
12.5%;青茶产量27.78万
吨,占比9.3%;白茶产量
7.35万吨,占比2.5%;黄
茶产量1.45万吨,占比0.5
%。
茶是健康之饮,文明之
饮。饮茶不仅有延年益寿、
安神明目、消食去腻、利尿
解毒等多种功效,也是修身
养性、陶冶情操的良好手段
。茶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
载体,“融通三教儒释道,
汇聚一壶色味香。”
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
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定为“
国际茶日”,以肯定茶叶的
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
本卷采取先总论、后分
论的撰写体例。在总论部分
集中阐述茶的物种本源、营
养与成分、食材功能、加工
与泡法、饮用注意、传说故
事等。在分论部分依据茶叶
分类,从绿茶类择选西湖龙
井、碧螺春、黄山毛峰、信
阳毛尖、六安瓜片、都匀毛
尖、南京雨花茶、蒙顶甘露
、普陀佛茶、太平猴魁、庐
山云雾、阳羡雪芽、长兴紫
笋茶、狗牯脑茶、径山茶、
九华佛茶、敬亭绿雪、松萝
茶、紫阳毛尖十九种,从红
茶类择选正山小种、祁红工
夫茶、滇红工夫茶、宁红工
夫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