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乡村振兴战略下留守老人福祉困境与治理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秦永超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分析农村留守老人福祉困境出发,以福利治理为分析框架,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来解构现行福利制度的困境,并提出了坚持留守老人主体地位的福祉治理方案。 作者简介 秦永超,男,1978年11月生,河南临颍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洛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村老年人福祉、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山东社会科学》《理论探索》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 家庭结构变迁与留守老人问题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留守老人问题研究 一 留守老人基本状况 二 乡村振兴视角下的留守老人研究 第二节 福利治理的相关研究 一 国外福利治理的研究 二 我国福利治理的研究 第三节 福利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相关研究 一 老年人福祉的研究 二 农村老年人主体地位的相关研究 三 不同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关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框架 二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调研过程 一 量性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 二 调研过程 三 定量研究的变量测量 第三节 研究创新性与研究局限性 一 研究的创新性 二 研究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留守老人的福祉困境 第一节 留守老人福祉困境的总体状况 一 经济困境 二 健康困境 三 心理困境 第二节 留守老人福祉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一 经济福祉的基础性作用 二 健康福祉和心理福祉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政府功能 第一节 政府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量研究 一 定量研究假设 二 数据分析结果 第二节 政府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性研究 一 政府功能蕴含的制度与文化分析 二 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对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责任履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家庭功能 第一节 家庭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量研究 一 定量研究假设 二 数据分析结果 第二节 家庭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性研究 一 家庭功能蕴含的制度与文化分析 二 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对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责任履行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社区功能 第一节 社区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量研究 一 定量研究假设 二 数据分析结果 第二节 社区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性研究 一 社区功能蕴含的制度与文化分析 二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对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责任履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社会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量研究 一 定量研究假设 二 数据分析结果 第二节 社会主体与留守老人福祉的定性研究 一 社会功能蕴含的制度与文化分析 二 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对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责任履行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主体责任履行 第一节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责任研究 一 留守老人福祉各指标的责任研究 二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总体责任研究 第二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困境 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坚持留守老人主体地位的困境 二 乡村振兴背景下留守老人福祉责任履行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 留守老人的健康福祉和心理福祉亟须改善 二 各个主体履行留守老人福祉治理责任不均衡 三 留守老人福利治理亟待转型为福祉治理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发挥政府在留守老人福祉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二 完善家庭政策延续家庭养老的核心功能 三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展社区服务和机构养老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它是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和提升农民群 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的重大国家战略。在乡村振 兴过程中,农村留守老人的 福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关键 议题。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 福祉、健康福祉、心理福祉 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困境。作 为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老 人往往容易遭受较大的社会 风险,他们的福利获得往往 非常有限,留守老人福祉问 题是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成功 与否的核心问题。因此,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 留守老人福祉治理问题具有 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政策价值 。 本书要解决的问题:一 是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福祉 、健康福祉、心理福祉方面 分别存在哪些困境;二是乡 村振兴背景下各个福利主体 如何履行留守老人福祉治理 的责任;三是在乡村振兴过 程中,如何坚持留守老人主 体地位,增进留守老人福祉 。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本 书以福利治理理论为分析视 角,以养老福利主体为自变 量,以留守老人福祉为因变 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框 架。其中,养老福利主体分 为政府主体、家庭主体、社 区主体、社会主体;留守老 人福祉操作化为年均收入、 家庭生活水平、自评健康、 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症状、 生活满意度六个具体指标。 本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 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其中 ,定量研究资料来自课题组 于2019年7月到2020年1月 在贵州省大方县、甘肃省清 水县、河南省嵩县、吉林省 抚松县、江苏省泗阳县、福 建省石狮市和晋江市,共6 个省份的7个县(县级市) 收集的共计1305位留守老 人的调查问卷。定性研究资 料来自课题组于2020年9月 到10月在河南省汝阳县收集 的58名留守老人、12名留 守老人子女、11名村干部、 2名驻村干部、4名乡镇干部 、1名养老院院长,共计88 份深度访谈资料。本书通过 定量与定性资料的综合运用 ,令其彼此验证,确保研究 结果的效度,以得到真实的 因果关系。 本书的研究发现包括三 个方面:第一,留守老人的 健康福祉和心理福祉亟须改 善。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精准脱贫战略,以及“两不 愁三保障”等社会保障政策 的帮扶下,当前我国农村留 守老人在物质生活上已经脱 离了绝对贫困,其经济福祉 基本上得到了保障。然而, 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 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匮乏 ,留守老人的健康福祉水平 较低,其身体健康状况非常 不容乐观,他们时常经受着 身体健康问题的困扰。在心 理福祉方面,精神慰藉的缺 失导致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孤 单是留守老人日常生活面临 的最严重问题。 第二,各个主体履行留 守老人福祉治理责任不均衡 。在留守老人福祉治理的各 个主体中,无论是经济福祉 、健康福祉,还是心理福祉 方面,家庭主体都履行着最 为重要的养老福利责任。在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进程中, 家庭代际关系弱化不可逆转 ,家庭养老面临着较大的不 稳定性和风险性,家庭也不 再是唯一的养老福利主体。 然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 家庭依然是留守老人福祉治 理的最重要主体,家庭主体 的功能是其他任何一个主体 都不能替代的,家庭养老依 然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寄 托和首要选择。在乡村振兴 背景下,政府主体对留守老 人福祉治理履行着非常重要 的责任,尤其是在留守老人 经济福祉中履行着重要的责 任,而对其健康福祉和心理 福祉的责任相对有限。政府 主体是除了家庭主体之外最 重要的福利责任主体。社区 主体对留守老人福祉治理也 履行着一定的责任,其责任 主要在于提升留守老人的健 康福祉和心理福祉方面。然 而社会主体对留守老人福祉 治理履行的责任比较有限。 第三,留守老人福利治 理亟待转型为福祉治理。福 祉治理是从管理向参与的转 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 须坚持留守老人的主体地位 ,让每一位留守老人都可能 成为参与者,兼有管理者、 提供者、接收者的多元角色 ,从而形成使能增权的积极 福利。实现留守老人福祉治 理,提升留守老人幸福感、 安全感和获得感是共享发展 的留守老人福利治理的终极 目标和价值内涵。因此,以 留守老人为客体的福利治理 亟须转型为以留守老人为主 体的福祉治理,这也是乡村 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 障措施。 本书的学术贡献在于: 一是对产生于西方的福利治 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并将其应用到中国农村留守 老人福祉问题的分析框架之 中,丰富和发展了对福利治 理与留守老人福祉问题的研 究;二是通过分析农村留守 老人福祉与福利多元主体之 间的关系,提出了坚持留守 老人主体地位的福祉治理的 理论和学术观点,具有较强 的学术价值。另外,本书通 过对留守老人福祉与福利多 元主体的关系分析,对各个 主体的责任履行进行准确的 定位,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留 守老人福祉治理提供一个可 以借鉴的政策模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