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雅舍遗珠(修订本)
分类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梁实秋以诸多笔名发表了很多作品,《雅舍遗珠》将这些文章汇编成册。这些作品的题材广泛,有他处美景,也有此间雅事,融学问和智慧于一炉,篇篇趣味盎然、清新隽永。有了此书,读者将不再有遗珠之憾。透过这些包罗万象的篇章,我们能体会到梁实秋多方面的创作才情。
作者简介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笔耕不辍,为中国文坛留下两千多万字著述,其中散文创作尤为突出,被誉为“华语散文一代宗师”。其笔调世故却不油滑,稳健却不死板,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典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与智慧,成为三代国人的心灵读本。雅舍闹市,皆是生活,一字一句,都有真味。
目录
第一辑 俗世烟火

钱的教育
信用卡
小账
花钱与受气
散步
麻将
吸烟
沙发
电话
门铃
牙签
生病与吃药
第二辑 寻常生灵
蚊子与苍蝇
鹰的对话

一条野狗
骆驼
相鼠
小花
一只野猫

猫的故事
猫话
黑猫公主
白猫王子九岁
第三辑 他处美景
动物园
忆青岛
华清池
六朝如梦
—记六十年前的南京
南游杂感
美国去来
唐人自何处来
福特故居
手杖
火山!火山!
尼亚加拉瀑布
拔卓特花园
第四辑 此间雅事
雅人雅事
赛珍珠与徐志摩
感情的动物
老憨看跳舞
清华的环境

求雨

如意
群芳小记
四君子
山杜鹃
哀枫树
寒梅着花未
盆景
第五辑 清欢小语

麻雀
阴历
打架
缠足
束胸
铜板
哀挡
撒网
名片
招聘
拳战
是热了
司丹康
虎烈拉
乐户捐
忙什么?
小德出入
信纸信封
记诗人西湖养病
铅角子与新角子
好容易过了端午节
第六辑 沧海遗珠

让座
钥匙
奖券
铜像
健忘
签字
制服
职业
书法
家世
晒书记
计程车
母亲节
父母的爱
大学校长
超级市场
孔诞日与教师节
最初的一幕
苦雨凄风
谜语
公理
序言
梁实秋先生是现代著名
散文家、学者、翻译家,自
1920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以
来,六十余年笔耕不辍,留
下两千多万字的作品,称得
上是著作等身。“雅舍”是抗
战期间梁实秋寓居北碚时与
社会学家吴景超同住的一套
平房,虽然简陋,却是“谈
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人学者时常相聚于此,在
纷飞的战火中守护知识与思
想。
苦中作乐的雅舍生活赋
予了梁实秋旷达宽和的心态
,他的文艺观从实际出发,
一方面肯定了天分在文艺创
作和理解中的重要性,另一
方面,他也看到了不同类型
的读者有不同的文艺需求;
一再强调给予适合不同读者
趣味的文艺作品。题材上梁
实秋“百无禁忌”,他认为“
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
根本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
更没有阶级的限制”,衣食
住行、舞乐书术,一切题材
皆可入文,成就了雅俗共赏
的梁氏特色。不论是译作还
是创作,每一位读者都能在
梁实秋的作品中找到契合自
己的部分。
雅舍系列精心辑录了梁
实秋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一
共编为六册:《雅舍随笔》
整理了梁实秋多年的读书札
记、书信和诗歌作品,这些
文字直抒胸臆、不事雕琢,
真实地呈现出作者的个人生
活、思想观念和人格精神;
《雅舍杂文》精选了梁实秋
的杂文作品,内容共分“闲
说世事”“清谈文艺”和“趣聊
人性”三辑。这些文章或论
事说理,或剖析人生,读来
都生动有趣、简洁酣畅;《
雅舍谈吃》则全面收录了梁
实秋关于美食的文章,这些
文章不仅描绘了老北京和其
他各地的特色美食,也呈现
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更融入了作者对故土和亲人
的浓浓情意;《雅舍忆旧》
既有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温
馨记忆,也有对亲朋和师友
的深切缅怀,是梁实秋晚年
极为重要的作品。在最后一
辑《槐园梦忆》中,作者叙
述了其与夫人程季淑女士相
伴一生的点点滴滴,感人至
深;《雅舍遗珠》则汇编了
梁实秋以诸多笔名发表的其
他作品,这些作品的题材广
泛,有他处美景,也有此间
雅事,融学问和智慧于一炉
,篇篇趣味盎然、清新隽永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系列
,或是回忆,或是思索,或
是闲谈,读来仿佛面对的不
是站在文坛高处的一位大师
,而是一位可以亲切地谈心
的朋友。亚里士多德说过,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
思考的能力而不止在于生存
,我们希望各界读者都能在
雅舍系列中找到共鸣,拥有
更为精彩丰富的精神世界。
导语
梁实秋经典雅舍系列全新修订本,具有极大收藏价值。
曾经散落的篇章,今日读来,仿佛与老友重逢,喜不自禁,从此读者将不再有遗珠之憾。
各个题材的文章构成了生活的万花筒,五彩斑斓,阅读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其中透出的风雅、情趣和智慧。
本书重现作者文学创作生涯中一直被忽视的一面,读者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其创作才情。
精彩页
钱这个东西,不可说,不可说。一说起阿堵物,就显着俗。其实钱本身是有用的东西,无所谓俗。或形如契刀,或外圆而孔方,样子都不难看。若是带有斑斑绿锈,就更古朴可爱。稍晚的“交子”“钞引”以至于近代的纸币,也无不力求精美雅观,何俗之有?钱财的进出取舍之间诚然大有道理,不过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像和峤那样的爱钱如命,只可说是钱癖,不能斥之日俗;像石崇那样的挥金似土,只可说是奢汰,不能算得上雅。俗也好,雅也好,事在人为,钱无雅俗可辨。
有人喜集邮,也有人喜集火柴盒,也有人喜集戏报子,也有人喜集鼻烟壶,也有人喜集砚、集墨、集字画古董,甚至集眼镜、集围裙、集三角裤。各有所好,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但是古今中外几乎人人都喜欢收集的却是通货。钱不嫌多,愈多愈好。庄子日:“钱财不积,则贪者忧。”岂止贪者忧?不贪的人也一样想积财。
人在小的时候都玩过扑满,这玩意儿历史悠久,《西京杂记》:“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北平叫卖小贩,有喊“小盆儿小罐儿”的,担子上就有大大小小的扑满,全是陶土烧成的,“形状不雅,一碰就碎”。虽然里面容不下多少钱,可是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储蓄的道理了。外国也有近似扑满的东西,不过通常不是颠扑得碎的,是用钥匙可以打开的,多半做猪形,名之为“猪银行”。不晓得为什么选择猪形,也许是取其大肚能容吧?
我们的平民大部分是穷苦的,靠天吃饭,就怕干旱水涝,所以养成一种饥荒心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储蓄的美德普遍存在于各阶层。我从前认识一位小学教员,别看她月薪只有区区三十余元,她省吃俭用,省俭到午餐常是一碗清汤挂面洒上几滴香油,二十年下来,她拥有两栋小房(谁忍心说她是不劳而获的资产阶级)。我也知道一位人力车夫,劳其筋骨,为人做马牛,苦熬了半辈子,携带一笔小小的资财,回籍买田娶妻生子做了一个自耕的小地主。这些可敬的人,他们的钱是一文一文积攒起来的。而且他们常是量人为储,每有收入,不拘多寡,先扣一成两成作为储蓄,然后再安排支出。就这样,他们爬上了社会的阶梯。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话虽如此,横财逼人而来,不是人人唾手可得,也不是全然可能泰然接受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暴发之后,势难持久,君不见:显宦的孙子做了乞丐,巨商的儿子做了龟奴?及身而验的现世报,更是所在多有。钱财这个东西,真是难以捉摸,聚散无常。所以谚云:“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钱多了就有麻烦,不知放在哪里好。枕头底下没有多少空间,破鞋窠里面也塞不进多少。眼看着财源滚滚,求田问舍怕招物议,多财善贾又怕风波,无可奈何只好送进银行。我在杂志上看到过一段趣谈:印第安人酋长某,平素聚敛不少,有一天带了一大口袋钞票存入银行,定期一年,期满之日他要求全部提出,行员把钞票一叠一叠地堆在柜台上,有如山积。酋长看了一下,徐日:“请再续存一年。”行员惊异,既要续存,何必提出?酋长说:“不先提出,我怎么知道我的钱是否安然无恙地保存在这里?”这当然是笑话,不过我们从前也有金山银山之说,却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从前金融界执牛耳的大部分是山西人,票庄掌柜的几乎一律是老西儿。据说他们家里就有金山银山。赚了金银运回老家,溶为液体,泼在内室地上,积年累月一勺一勺地泼上去,就成了一座座亮晶晶的金山银山。要用钱的时候凿下一块就行,不虞盗贼光顾。没亲眼见过金山银山的人,至少总见过冥衣铺用纸糊成的金童玉女、金山银山吧?从前好像还没有近代恶性通货膨胀的怪事,然而如何维护既得的资财,也已经是颇费心机了。如今有些大户把钱弄到某些外国去,因为那里的银行有政府担保,没有倒闭之虞,而且还为存户保密,真是服务周到极了。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4: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