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谈美谈美书简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作者 | 朱光潜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两本美学著作——《谈美》《谈美书简》,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他的美学研究成果,是了解美学的入门参考书。《谈美》从15个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将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甚至人生方面的心得体会娓娓道来。《谈美书简》以13封书信的形式讲解了美与美感、形象思维、文学创作等一系列问题。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还能了解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谈美 序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书简 一 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 谈人 四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 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 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 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 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序言 “盖自风雅骚人之后,占 得大家数者不过六七。” “大家”,思以其道易天 下,播其声、扬其道、释其 理,于古,引领时代脚步, 于今,掀起研习热潮。他们 博学多知,文笔隽永,面对 浩繁艰深的典籍,倾其所读 ,融会贯通,著成一部部简 明精要的著述,以供他人研 读。这些著述经大家之手“ 精雕细琢”后,里面尽是排 沙见金的精华所在。它们历 经岁月洗礼,历久弥新,至 今仍被推崇,熠熠生辉。 遗憾的是,这些著述有 的版本繁多,纷纷籍籍,有 的久不再版,一书难求。对 于初学者来说,难以找到通 俗易懂的入门读物,对于研 究者来说,难以找到简明扼 要的参考资料。 “前人之努力,无数心血 ,唯愿时光不能将其尽数埋 没。”鉴于此,我们收录古 今中外的大家名作,听大家 畅谈时代故事,从大家眼中 坐看风云变迁。这些著作有 的为读者耳熟能详备受推崇 ,有的曾被多数人喜爱却年 湮代远埋没已久,但无一例 外,都是大家之手妙笔生花 。有的区区数万字,便可见 清晰脉络,篇幅短小,却在 细微之处见真章,虽是小书 ,却蕴含着巨大能量;有的 卷帙浩繁,却字字珠玑,一 词一句均是经过反复斟酌, 大处落墨,小处显锋,读来 酣畅淋漓,荡气回肠。我们 借此机会统一装帧,在尊重 原著的基础上仔细编校,以 飨读者。 希望你不论是在研究之 时还是在闲暇之余,都能够 从本书中收获更多;希望它 是漫漫长路上的一盏灯,助 你在低头时,丰富自己,抬 头时,砥砺前行。 导语 本书收录了朱光潜先生的两本重要的美学著作——《谈美》《谈美书简》,全面系统地呈现了先生的美学研究成果,是了解美学的入门参考书。 《谈美》是先生留学西方时所著,他从15个方面着手,深入浅出地将自己在美学甚至人生方面的心得体会娓娓道来,引领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谈美书简》是先生在82岁高龄时的潜心之作,他将过去发表的美学言论精心整合,以13封书信的形式讲解了美与美感、形象思维、文学创作等一系列问题。 裸书脊锁线装帧,翻阅展合自如,让阅读更自在! 精彩页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刚才说,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你说一件事物是美的或是丑的,这也只是一种看法。换一个看法,你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再换一种看法,你说它是善的或是恶的。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相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这是什么缘故呢?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届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它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抓,被它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意义。事物本来都是很混乱的,人为便利实用起见,才像被火烧过的小孩子根据经验把四围事物分类立名,说天天吃的东西叫作“饭”,天天穿的东西叫作“衣”,某种人是朋友,某种人是仇敌,于是事物才有所谓“意义”。意义大半都起于实用。在许多人看,衣除了是穿的,饭除了是吃的,女人除了是生小孩的一类意义之外,便寻不出其他意义。所谓“知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恶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木商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见到一个美人,不说,“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儿子”,他只说,“我看她这人很有趣味,我要来研究她的生理构造,分析她的心理组织”。科学家见到一堆粪,不说,“它的气味太坏,我要掩鼻走开”,只说,“这堆粪是一个病人排泄的,我要分析它的化学成分,看看有没有病菌在里面”。科学家自然也有见到美人就求婚、见到粪就掩鼻走开的时候,但是那时候他已经由科学家还到实际人的地位了。科学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分出某者为因,某者为果,某者为特征,某者为偶然性。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