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元代直解体文献中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分类、来源、历史演变等情况。从构词法、语义、使用频率等研究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新词新义、复音词的源流和发展演变展开考察,实现了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相结合、宏观把握与局部研究相结合,全面展示了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的面貌,挖掘了元代汉语复音词特点和演变规律。在研究语料和研究方法方面有创新,元代直解体文献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整理,语料价值重大,本书为学界了解元代直解体文献语言状况提供了一定参考,并且尝试从多角度探索元代汉语复音词。 作者简介 高乐,女,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中国文字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主要讲授古代汉语、文字学等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语料来源 第三节 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来源及特点 第一节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的判定 第二节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的来源 第三节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的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构词法研究 第一节 单纯复音词概貌 第二节 合成复音词概貌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元代直解体文献新词新义研究 第一节 新词的界定和分类 第二节 新词的衍生 第三节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词义对旧词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演变研究 第一节 词语的消亡 第二节 词语的保留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词使用差异 第一节 许衡直解体文献复音词比较研究 第二节 贯云石《孝经直解》和其他直解体文献复音词比较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高乐2017年以民族计划 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 学位。由于来自于民族地区 民族院校,她对蒙汉语言接 触以及元代词汇产生了较为 浓厚的兴趣。经过大量阅读 ,她发现近代汉语词汇有比 较大的研究空间,但研究基 础理论比较薄弱,因此决定 以元代特色词汇为基础,力 图在材料发掘和阐释的过程 中,进行相关理论探讨。当 初的设想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也不乏创新。 元代的直解体文献属于 口语实录,富含大量的元代 特色白话资料,研究其中的 复音词具有一定的学术眼光 。既然选取训诂类文献,我 曾建议她将元代直解体文献 词汇和先秦以及宋代相关文 献的词汇进行对应,比较不 同时代在词汇语义上的差异 ,进一步提取词汇解析和发 展理论。也许这个思路有较 大的难度,高乐的博士论文 并没有做这方面的尝试。我 也曾提议她将元代直译体、 直解体和元刊杂剧复音词使 用和阐释状况进行对比,以 突出直解体文献的特色,她 接受了这个建议的一部分。 她全面彻查元代许衡、吴澄 、郑振孙、贯云石的七部直 解文献,搜集其中的复音词 ,总结了元代复音词的特点 及来源,重点在复音词构词 法和元代复音新词新义做了 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复音词 演变的规律与机制做了初步 的探索。 《元代直解体文献复音 词研究》建立在高乐博士论 文的基础上。应该肯定这部 著作在语料发掘和复音词综 合考察方面的成绩,但也应 该看到其在复音词探源、材 料阐释以及理论提升方面还 具有较大的空间。这应该成 为高乐今后学术研究方面的 着力点和增长点,期待她能 潜心钻研,从个体词出发, 稳扎稳打,以点带面,全面 系统地呈现元代直解体文献 词汇特有的光彩。 韩琳 2022年10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