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方城、赵晓琳、王著的《正是天塌地陷时(八七会议全景录)》依据大量关于八七会议的档案资料,用通俗生动的文字,记述了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筹备、日程和成果以及会议精神的贯彻等,并讲述了八七会议的主要代表们在革命低潮坚持斗争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风云突变——八七会议的背景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前两天,—颗血淋淋的人头吊上汉口新市场大门 罗易泄露“五月紧急指示”,汪精卫公开“分共”找到了借口 中共中央紧急改组,“五人临时中央”作出三大决策 时不我待: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第二章 夜以继日——八七会议的筹备 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应该召开紧急会议 不会汉语的罗米那兹用俄文起草《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告全党党员书》 瞿秋白和李维汉、张太雷、苏兆征等人起草会议其他文件, 确定会议议程、会议时间、会议代表并选定会址 没参加会议筹备的、罗亦农、周恩来等人对会议筹备 工作的贡献 :最早进入会场,最后一个离开会场 第三章 不拘一格——八七会议的代表 出席会议的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政治局临 时常委会成员 出席会议的其他五届中央委员 14名五届候补中央委员只有三人出席会议 七名中央监察委员只有两人出席会议 三名青年团代表参加党中央紧急会议 湖南、湖北省委各有一名代表参加会议 参加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和会议工作人员 第四章 紧锣密鼓——八七会议的经过 新官上任:罗米那兹的报告讲了整整—上午 寓庄于谐:讨论时第一个发言的谈起了新姑娘上花轿 异口同声:接着发言的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等人 毫不留情地批评中央的机会主义错误 一改过去书生和文学家的儒雅:瞿秋白代表中央政治局临时 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众望所归:讨论并通过关于职工运动、农民斗争和党的组织 问题的三个议决案 最后一项议程:选举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第五章 顶天托地——八七会议的成果 历史拐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转折 自正自净:陈独秀右倾错误的终结 顶天托地的柱石: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 接力前行:瞿秋白成为继陈独秀之后的中共中央优选领导入 难以避免的历史局限:反右而未防“左” 第六章 重振旗鼓:传达贯彻会议精神,整顿恢复党的组织 一马当先:两湖地区的秋收暴动 烽火遍地:此伏彼起的武装起义 筚路蓝缕:率部走上井冈山 星罗棋布:雨后春笋般的革命根据地 第七章 大浪淘沙——八七会议代表的结局 为有牺牲多壮志:21名代表有1j位在革命年代英勇献身 千磨万击还坚劲:从八七会议代表到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引入深思的“二十一分之四”:三人被开除党籍,一人成为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参加八七会议的三位外国人多未善终,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 记他们 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握手的和,先后成为20世纪 中国的历史伟人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