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是海战史上最强大的军舰,也是目前海上力量最重要的战略平台,现已成为世界海洋争霸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生动详细地讲述了航母的发展历程,具体包括: 航母历史:航母的诞生、演变和影响; 各国概况:主要大国海上军力发展轨迹; 重要事件:标志性事件、重要军事行动与经典战役; 科技变革:科技革命改变海战的手段、方式和形态; 军事创新:航母革命性登场推动战术战略创新。 全书涵盖4大发展阶段、6场经典战役、12次作战行动、100多款海战飞机、130多艘航空母舰、超200张珍贵图片,还涉及建造工艺、动力系统、弹射模式、航行技术、训练方法、战机运用、编队部署、通信情报、后勤保障、制空制海等等细节,堪称一部全景式航母进化史。 作者简介 迈克尔·哈斯丘(Michael E. Haskew)从事军事历史主题的写作与研究已经超过25年了。他是《二战史杂志》的编辑,同时还是《战争中的狙击手》,《战争序列:西方联盟国部队和二战精英部队百科全书》的作者,此外,在其他众多书籍和杂志中也能看到他的名字。哈斯丘先生还在艾森豪威尔美国研究中心担任《二战案头参考》的编辑。他现在居住在田纳西州的查特怒加市。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航母问世(1903—1918) 第二章 改变海战(1918—1939) 第三章 航母出征(1939—1942) 第四章 航母大战(1942—1945) 第五章 战争与和平(1945—1982) 第六章 征战与救援(1990年至今) 结语:驶向未来 译名对照表 序言 1941年12月7日,7时55 分,夏威夷群岛。周日清晨 的宁静被突然打破,日本帝 国海军的6艘航空母舰摧毁 了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 洋舰队,瓦胡岛上的其他军 事设施也遭到重创。这些航 空母舰秘密航行至距夏威夷 230英里(约370千米)的 海域,准备发起空袭。 空袭结束后,一切已无 悬念:航母在海战中后来居 上,力压无畏级战列舰,成 为汪洋大海上的主力进攻武 器。双方在浩瀚太平洋上进 行的这场较量,随着航母空 中力量的部署而分出了高下 。 偷袭珍珠港,是日本联 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 大将策划的。作为一位海军 老兵,山本五十六身经百战 。1905年,日本帝国海军 在对马海战中,打败了沙俄 波罗的海舰队,山本五十六 的左手也为此失去了两根手 指。他曾在哈佛大学学习, 任过驻华盛顿海军武官,是 航母空中力量的坚定拥护者 ,甚至还在40岁时取得了飞 行员资格。 山本注意到,1940年11 月11日,英国皇家海军在地 中海出动舰载机,重创了法 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意大 利皇家海军舰队。当时,意 大利皇家海军的大型战列舰 停泊在塔兰托港,自以为十 分安全。 山本很清楚,美国的工 业实力最终将会战胜日本, 因此绝不能打持久战。他认 为,偷袭珍珠港是速战速决 的最佳选择,可以削弱美军 部署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力 量,从而赢得与美国谈判求 和的机会。他宣称:“给我6 个月时间,我将在太平洋上 所向无敌。但之后的事,我 无法保证。” 山本偷袭珍珠港计划的 战术展开,是由源田实和渊 田美津雄两位海军中佐负责 的。如果没有航母,山本所 设想的这次大胆突袭可能将 永远无法实现。1941年11 月26日,南云忠一海军中将 率领实力强大的第一航空舰 队承担突袭任务,离开了千 岛群岛单冠湾。 在那个给予美军致命一 击的周日清晨,“赤城”号、 “加贺”号、“苍龙”号、“飞 龙”号、“翔鹤”号和“瑞鹤” 号共6艘日军航母分成2个波 次,先后出动俯冲轰炸机、 水平轰炸机、鱼雷轰炸机和 战斗机共计353架次,向美 军发动攻击。尽管有几次预 警本可引起美军警觉,但日 军还是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 果。短短几分钟内,美军的 希卡姆机场、贝洛斯机场、 斯科菲尔德兵营、卡内奥赫 海军航空站及埃瓦海军陆战 队航空站,都遭到日军的低 空扫射和猛烈轰炸。 在珍珠港,日军飞机击 毁了福特岛附近的战列舰群 。当日军最后一架轰炸机返 回母舰时,共有4艘美军战 列舰被击沉,另有4艘遭到 重创。“俄克拉荷马”号被5 枚鱼雷击中并倾覆,数百名 舰员被困于甲板下;“西弗 吉尼亚”号被7枚鱼雷和2枚 炸弹击中,垂直沉没于港口 浅滩污泥中;“加利福尼亚” 号被2枚鱼雷和1枚炸弹炸成 两截;“亚利桑那”号战列舰 被1枚由14英寸(约356毫 米)口径海军炮弹改装的空 投弹击穿前置弹药库,发生 猛烈爆炸,1177名舰员和 海军陆战队队员丧生。 美军战列舰“田纳西”号 、“马里兰”号、“内华达”号 和“宾夕法尼亚”号受损严重 ;巡洋舰“火奴鲁鲁”号、“ 罗利”号及“海伦娜”号,驱 逐舰“卡辛”号、“唐斯”号及 “肖”号,水上飞机母舰“科 蒂斯”号,修理舰“女灶神” 号同样遭到重创;服役多年 的布雷舰“奥格拉拉”号和靶 船“犹他”号也被击沉。此外 ,165架美军飞机被击毁, 128架受损,其中大部分尚 未起飞。美军共有2403人 丧生。日军付出的代价极小 ,仅损失了29架飞机、1艘 舰队潜艇和5艘小型潜艇, 另有185人丧生。 虽然美军部队举步维艰 ,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恢复全 部战力,但日军也并没有取 得全面的胜利。因为担心美 军发动反击,南云中将不愿 对珍珠港发动第三波攻击, 反而命令舰艇后撤。日军的 袭击未能破坏珍珠港的油料 储存罐,也没有伤及机械车 间及其他修理设施,这使得 美军太平洋舰队在战争初期 就能够开展有限作战并迅速 恢复战力。 对日军来说,最关键的 失误在于没有掌握好时机。 日军攻击时,美军太平洋舰 队的航母并不在珍珠港,安 然地躲过一劫。渊田美津雄 回忆称,他们于1941年12 月6日在海上收到一封电报 ,其中提道:“停泊在珍珠 港的战舰周围没有部署热气 球[2]和鱼雷防护网,所有 战列舰都没开出来。从敌方 电台的活动来看,夏威夷地 区没有海上巡逻机出没的迹 象。‘列克星敦’号航母昨天 离开港口,‘企业’号航母也 应该在海上活动。” 1942年5月,虽然“列克 星敦”号航母在珊瑚海海战 中沉没了,但正是在这次海 战中,其舰载机参加了击沉 日军“祥凤”号航母并击伤“ 翔鹤”号航母的作战行动。 一个月后,从“企业”号甲板 上起飞的战机参加了中途岛 海战;经此一役,“赤城”号 、“加贺”号、“苍龙”号和“ 飞龙”号等4艘参与偷袭珍珠 港的日军航母,全部葬身太 平洋海底。 日军偷袭珍珠港时,航 母作为战争武器已经存在了 至少2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文简称二战)期间,航 母成为海洋上最强大的战舰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个 国家的海军力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