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舟记忆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宇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神舟飞船工程立项、技术创新、科技管理、配套协作、文化精神等方面回顾了30年发展的点滴故事。全书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中国特色的飞天路”,主要回顾921工程立项始末,讲述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战略决策的历程。第二章“关键技术买不来”,主要回顾了研制过程中研制团队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典型事件。第三章“全力以赴为载人”,讲述载人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式和“保质量就是保生命”“不放过任何疑点”的管理理念。第四章“集中力量办大事”,主要讲述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是航天事业的宝贵品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第五章“干出神舟人的精气神”,主要讲述“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和以“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为核心神舟文化。第六章“载人航天工程实践的启示”,总结了坚持党的领导、践行自力更生、注重持续创新、依托举国体制、做好人才培养、弘扬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启示。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飞天路 第一节 中国载人航天的孕育 载人航天的萌芽 曙光一号上马 按下暂停键的“714” 第二节 “863”计划催生了921工程 “863”计划的提出 勾画载人航天发展蓝图 搞飞船还是搞航天飞机 第三节 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 加快推动工程立项 飞船总体落地五院 “三步走”正式确立 工程有序推进实施 第二章 关键技术买不来 第一节 让航天员坐最放心的船 拿出最优飞船方案 一步步打造出安全座驾 从太空安全返回 我们的飞船叫“神舟” 航天员的“替身” 神州第一伞 第二节 迈出太空第一步 首创“一舱二用” 惊心动魄的泄复压试验 天地之间架桥梁 把问题解决在地面 第三节 万里穿针一线牵 造一个目标飞行器 升级飞船为对接 六类试验托底交会对接 瞄准“十字靶标” 第四节 进入空间站建站新时代 第一艘空间实验室 从电脑屏幕到实体生产 太空筑家今日成 第三章 全力以赴为载人 第一节 99分都叫不及格 冒着风险“拉大底” 捕捉神秘信号 含泪撤离发射场 从0.999到 第二节 如履薄冰 守好“生命之门” 筑牢全时段生命防线 与“假想敌”作战 既要预想,更要回想 第三节 细节决定成败 5米长的倒排时间表 一张流程图十年造船路 -8小时各就各位 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第四节 严谨务实 要做“一线”老总 “三有一检查” 不拿皮筋量短长 强化“首飞”意识 第四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一节 “三边工程”快好省 选址“开绿灯” 打造“神舟摇篮” 造一个太空环境在地面 第二节 强强联合巧攻关 十三个分系统全线攻坚 奋力共闯“火焰关” 联手搭建“船架子” 集同攻坚“船中枢” 第三节 “四共同”大协作 “神箭”托神舟 低温下的发射奇迹 航天员“驾校” 第四节 联合保障大协同 让出最好的牧场 陆海空接力试验 联勤服务护神舟 第五章 干出神舟人的精气神 第一节 爱国无须讨论 国家需要就是航天人的志愿 “争八保九”就是“军令状” “疫”往无前的最美逆行 让五星红旗在太空中飘扬 第二节 竭尽全力就是奉献 感觉真的很好 戈壁空投十二天 与时间赛跑的工厂 软件落焊大会战 第三节 干好本职就是价值体现 工作需要就得去干 老同志更不能搞特殊 不平凡的坚守 成功是拼出来的 第四节 特殊时期需要特别的精神 特别的精神挑起时代重担 特色的文化凝聚强大合力 特殊的方式建构思想保障体系 第六章 载人航天工程实践的启示 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干大事、干成事 依靠自己的力量,干自己的事 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既要下好先手棋,更要全国一盘棋 重大工程能够锻炼人、成就人 奋斗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我对“神舟”是充满深厚 感情的。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 工程正式上马,我被任命为 载人飞船首任总设计师,负 责飞船总体工作。作为我个 人来讲,在59岁即将退休的 年龄还要承担这么一个重大 任务,心理上还是比较纠结 的:一方面自己觉得工程责 任如此重大,应该选一个年 富力强的同志牵头担起这个 重担更为合适;但同时又觉 得这是组织的安排,“国家 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是 我们这代人的一个很自觉、 很自然的习惯和选择。 神舟飞船不同于以往我 干过的卫星型号,载人航天 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在俄 罗斯看过“联盟号”飞船的发 射过程,航天员上天之前总 设计师对他们讲:“一切都 准备好了,你们出发吧!一 定能平安返回!”并在发射 文件上签字。实事求是地讲 ,当时让我当总设计师,我 面临很大的压力,也进行了 一些自我思想的斗争。但是 带着压力工作本身就是我们 这些航天工作者的常态,再 一想到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 任务,是组织对我的信任, 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这 一下子就从神舟一号一直干 到神舟五号实现首次载人飞 行。 回头看,从1992年正式 立项,到2022年空间站建 成,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整 整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我 们这代人是这三十年的参与 者,也是很好的见证者。 三十年来,让我们最难 忘的是几代中央领导的亲切 关怀和鼓励支持。每到任务 关键的时刻,中央领导人都 会亲临现场,给予我们极大 的关怀和鼓舞。每到成功凯 旋的时刻,中央领导人都会 接见祝贺,给予我们极大的 肯定和鼓励。2013年,习 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神舟十号 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 “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 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 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 和信心。”这是多么高的肯 定和褒奖。我们从事这项工 作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每一步的 胜利,都离不开党中央的正 确领导、科学决策和亲切关 怀,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举国 体制的优越性。 三十年来,让我们最自 豪的是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力 更生、自主创新之路。面对 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 术难度最高的航天器,我们 从零起步,攻克了制约载人 飞船研制的17项关键核心技 术,摸索和掌握了空间飞行 器大系统研制的规律,积累 了发展空间技术的重要经验 ,取得了包括神舟载人飞船 、天宫空间实验室、天舟货 运飞船和空间站核心舱、实 验舱在内的27艘航天器飞行 试验成功的优异成绩,将23 人次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并 安全返回。实现了载人天地 往返、航天员出舱、空间交 会对接、推进剂在轨补加等 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掌握 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系 列关键技术,实现了核心元 器件100%国产化,带动了 工程研制和建设水平的整体 跃升。 三十年来,让我们最欣 慰的是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当年的60后现在已经成为 领军人物,70后、80后已 经挑起工程大梁。还记得刚 立项时,我国正处在从计划 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初期,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一些年轻人或出国,或下 海,或跳槽到了外企,研发 队伍青黄不接,剩下像我一 样五六十岁的和留下来的一 些小年轻。当时有人就产生 了怀疑,说就这样的队伍能 搞出飞船来吗?1999年11 月神舟一号成功发射,证明 了我们这支“老带小”的队伍 是能胜任的。今年10月31 日空间站梦天舱发射,两天 后完成转位,与天和、问天 组成三舱T型结构,我和老 战友们互相打了电话,为我 们国家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 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感到高兴 。而这些都是当年留下来的 这帮年轻人成长起来后,带 着更年轻的一批同志干成的 。他们从1992年就和我一 起干,几十年酸甜苦辣都尝 过,这支中青年队伍对我们 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意义不 言而喻。 三十年来,让我们最看 重的是我们不仅干成了事业 ,也孕育形成了载人航天精 神和神舟文化。在特殊的历 史条件下,完成特殊的任务 ,需要特别的精神。研发神 舟飞船,在当时的条件下需 要我们拿出特别的精神来做 ,这就是后来中央领导总结 提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 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神舟几代人埋首事业,甘于 奉献,开拓进取,也孕育出 了“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 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文 化、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 质量文化、同舟共济的团队 文化”。在国家有特殊需要 的时候,神舟人总会义无反 顾地站出来,以国家需要为 最高需要,承担重任攻克难 关,取得胜利振奋精神。爱 国是这种精神和文化的内核 ,爱国不是抽象的,神舟人 爱航天、爱院、爱岗,把自 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 了航天事业,这些同志历经 千锤百炼,不少已经成长为 为国分忧的栋梁。 1992年时,按农历的说 法,我虚岁60,今年我虚岁 90了,从花甲到耄耋,沧海 桑田历事甚多,神舟往事总 萦绕在我的心头,历久弥新 。我们不能忘记,虽然我和 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