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弹劾与北宋政治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徐红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北宋士大夫的弹劾奏议及弹劾行为,更真切、具体地呈现出北宋弹劾由粗疏到规范、由规范到异化、由异化到深度异化的动态演变过程。北宋时期的弹劾除了承担制衡权力、监督官员等监察职能外,还是不同政治力量进行博弈的工具。本书以弹劾为中心,考察皇帝与士大夫阶层之间、士大夫阶层内部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士大夫个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探讨北宋弹劾与政局的相互影响,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北宋士大夫的政治生活、政治心态以及北宋的政治特征。
作者简介
徐红,历史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中国古代政治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课题多项,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湘潭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2部及古籍整理本1部,在《史学月刊》《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转载多篇。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北宋前期弹劾制度由粗疏到规范的变化
第一节 制度的粗疏与皇权的加强:宋太祖、宋太宗时期的弹劾
一、弹劾主体身份的多元
二、皇帝对弹劾结果的影响
三、弹劾个案分析——赵普、赵元僖
第二节 制度的规范与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宋真宗时期的弹劾
一、士大夫在天禧元年诏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弹劾主体以专职监察官为主
三、弹劾个案分析——王钦若
第二章 宋仁宗时期弹劾的良性运行:权力制衡
第一节 皇帝与士大夫阶层的意见分歧:对宦官的弹劾
一、士大夫弹劾谨愿慎密的王守忠
二、士大夫弹劾恣横贪贿的阎士良
第二节 皇帝与士大夫阶层的意见趋同:对外戚的弹劾
一、皇帝的适度恩宠与士大夫的弹劾
二、弹劾个案分析——张尧佐
第三章 宋仁宗时期弹劾的良性运行:权力监督
第一节 阻抑武将权力:对武将的弹劾
一、以弹劾监督武将
二、弹劾个案分析之一——王德用
三、弹劾个案分析之二——狄青
第二节 权力的有效监督:对士大夫的弹劾
一、以道德缺失为核心的弹劾
二、以弹劾形成“尚德”的官场舆论
三、弹劾个案分析——滕宗谅
第四章 宋神宗、宋哲宗时期弹劾的异化
第一节 皇权的强化与士大夫阶层内部纷争的激烈:弹劾与宰相的罢免
一、与弹劾相关的制度变化
二、宋神宗时期弹劾与宰相的罢免
三、宋哲宗时期弹劾与宰相的罢免
第二节 弹劾异化的形成:以王安石为中心的考察
一、熙宁二年弹劾的良性运行
二、熙宁三年弹劾异化的发轫
三、熙宁四年之后弹劾异化的逐步扩大
第三节 弹劾异化的发展:以宋哲宗亲政时期为中心的考察
一、清算元祜臣僚对弹劾异化的推动
二、以党争为核心的弹劾对弹劾功用的破坏
第五章 宋徽宗、宋钦宗时期弹劾的深度异化
第一节 弹劾深度异化的表现:以宰辅为中心的考察
一、宰辅的罢免凸显以弹劾排斥异己
二、现任官的贬黜显现弹劾的滥用
第二节 弹劾深度异化的新特征:以太学生为中心的考察
一、太学生群体的兴起与议政之风的形成
二、太学生对宰辅的弹劾与弹劾的深度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弹劾,中国古代早期言“
弹”或者“劾”,如《史记》
载:“(始皇)丧至咸阳,
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
而赵高亲近,日夜毁恶蒙氏
,求其罪过,举劾之。”《
汉书》有记:“方进特立后
起,十余年间至宰相,据法
以弹(陈)咸等,皆罢退去
。”弹、劾二字连用,大概
是在南北朝时期,沈约所撰
《宋书》谈及东晋元帝时朝
廷议论冤杀淳于伯之事,“
司直弹劾众官,元帝又无所
问。于是频旱三年”。“弹劾
”无论是分开使用还是合用
,其意皆指检举官员的过失
、罪状。此外,与弹劾相类
的词语还有举劾、奏弹、劾
奏等,这些词语在词义、词
性等方面基本不作区分,使
用时也往往等同。据此,本
书将北宋时期土大夫指陈官
员过失、罪状的行为,皆纳
入研究范围之内。
一、选题意义
本书通过分析北宋时期
士大夫的弹劾奏议及弹劾行
为,更真切、具体地呈现北
宋士大夫的政治生活和政治
心态,以弹劾为中心,观察
皇帝与士大夫阶层之间、士
大夫阶层内部不同政治集团
之间、士大夫个体之间的关
系,探讨北宋弹劾与政局的
相互影响,以期有益于更深
入地认识北宋的政治特征。
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史研
究的深入,关于古代政治制
度运作模式、具体过程等的
探讨开始受到学术界更多的
关注,弹劾即是中国古代监
察制度的主要运作方式,在
古代政治运行体系中有着重
要的地位。同时,弹劾亦是
监察制度影响政治的方式之
一,有时甚至可以影响政治
的走向,对于认识中国古代
的政治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弹劾的一端是士大夫阶层
,另一端是皇帝,即由士大
夫提起弹劾,由皇帝定夺最
终的处理意见,但是,弹劾
从来就不仅仅只是纠劾官员
错误和违法行为的一种活动
,而是皇帝及士大夫阶层各
自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质
言之,弹劾这条线牵动着中
国古代官场的各个人员和各
个层面,涉及官场中各个集
团的利益,甚至包括皇帝的
利益。
就弹劾本身而言,中国
古代的弹劾起源于秦汉时期
,一直延续到清代。与古代
监察制度的发展状况相呼应
,北宋时期的弹劾处于古代
弹劾全面复兴及转折的阶段
,一方面御史与谏官逐渐合
一,使得弹劾行为较为频繁
;另一方面,弹劾在北宋政
治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在士大夫的具体弹劾行为
中,我们可以看到监察制度
的动态运行状况,以及弹劾
背后所隐含的皇帝与士大夫
阶层、士大夫阶层内部不同
政治集团之间的复杂政治关
系。因此,探讨北宋士大夫
的弹劾,可以使我们更加深
入而具体地认识北宋弹劾的
运行模式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对于了解北宋弹劾在中国
古代弹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亦大有裨益。
二、相关研究现状
学术界关于宋代弹劾的
专门研究,大概开始于20世
纪90年代。肖建新认为,宋
代弹劾主体的队伍庞大,包
括御史、谏官、监司等,弹
劾对象包括中央到地方的各
级官员,甚至御史也会为尚
书都司所弹劾,弹劾方式多
样,可以面劾、奏劾,亦可
共劾、案劾等。虽然作者的
分析较为简略、概括,但却
为后来者的相关研究奠定了
基础。之后陆续有学者结合
历史背景,以个案方式呈现
出宋代士大夫的弹劾行为。
此外,还有肖虹从文体学角
度对宋代弹劾公文文体特征
、文本诉求、文风等问题进
行的初步探讨,为我们深入
解读弹劾奏议提供了便利。
这些研究有助于本书具体分
析北宋的弹劾奏议及弹劾行
为,考索北宋弹劾的动态演
变过程,遗憾的是,有关北
宋弹劾的专门研究仍较为匮
乏,导致对北宋弹劾具体运
行及其影响的认识仍不够清
晰、全面。
同时,以下三个方面的
相关研究为本书的研究提供
了重要的学术背景。
(一)关于古代弹劾的
宏观研究
中国古代弹劾出现于秦
汉时期,是古代监察官员的
主要手段,因此学术界早在
20世纪30年代就注意到此
一问题,如徐式圭关于监察
史的著作中,简略论及御史
台具有举劾百官违失的职权
,至于其他与弹劾相关的问
题,则未能展开探讨。迄今
为止,因为研究者所关注的
主要还是历代监察制度的沿
革、演变及其特征,直接论
述中国古代弹劾的通论性著
作仍付诸阙如,仅在关于古
代监察制度、监察机构、监
察法制等相关著作中,涉及
监察官员职能时简单提到其
所具有的弹劾职能。
……
北宋士大夫弹劾行为的
现实基础则是源自中国古代
的官僚体系。皇帝虽然是专
制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有着
至高无上的皇权,但天下之
广大、治国事务之繁剧,又
是皇帝一人所不能穷尽的,
他必须依赖官员对天下进行
管理。而唐末五代皇权的危
机使赵宋皇帝心存疑惧,他
们对官员的不信任与日俱增
,特别需要监察机构更加严
密地制约官员的权力,协调
各部门权力的分配。就北宋
士大夫而言,主体意识的高
涨使他们认识到天下非皇帝
一人之天下,也是士大夫的
天下,他们也承担着治理天
下的重任;以皇帝至高无上
的地位,其言行之影响又是
极其深远的,因此他们需要
不断提醒皇帝谨言慎行,做
有德之君。为此,北宋士大
夫一方面防患于未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