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永远的大先生潘懋元(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潘懋元追思先生文集。潘懋元(1920-2022),中国高等教育学界的旗帜性人物、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人、开创者,高等教育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界被称为“大先生”。生前曾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首任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出版了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山之作《高等教育学讲座》和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著作——《高等教育学》。在他的领导下,厦门大学获得了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书为邬大光、张德祥、别敦荣、张应强等潘门弟子,顾明远、杨德广、朱崇实、贺祖斌等潘先生生前好友,以及潘世墨等潘先生后人的系列怀念先生的文章合集。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缅怀先生的人品与学术成就,组合在一起,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史。 目录 前言:无尽的思念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的中国符号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奠基人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其研究立场 潘懋元教育哲学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中国特色——学习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 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全球化视角 走近高等教育规律研究——缅怀敬爱的潘懋元先生 潘懋元的研究生教育思想 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 深厚的友谊 永远的怀念 一座尚待挖掘的宝藏——纪念潘懋元先生逝世一周年 先生之风 炳如日星 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奠基人潘懋元先生 走向世界:潘懋元教授推动高等教育国际交流 师恩永记 风范长存——追忆恩师潘懋元先生 一代大师 永远的楷模——深切缅怀敬爱的导师潘懋元先生 经年教诲 半生勉励 终身垂范 厦大学缘:感怀与潘先生相处的难忘时光 从游卅载 受用一生 成人之美 人生导师 天底下最好的老师——追忆恩师潘懋元先生 追随先生三部曲 人生受用一辈子 学问导师 人生楷模 学其成时念吾师 先生:我不断进修的课程 学术典范 人生导师 春风化雨 静水流深 潘懋元: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重建和研究的首倡者 永远的导师 饮水思源念吾师 高教星火传西藏 潘懋元先生的为学、为师、为人 我与潘先生交往的点滴小事 儿女心目中的“大先生” 下课 爷爷 后记 序言 邬大光 2022年12月6日,我们最 爱的,也是最爱我们的潘懋 元先生走了,去天堂教书了 。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接受 这件看似“意料之中”却又“ 意料之外”的事情。当敬爱 的潘先生真的与我们永别的 这一刻,天南地北的弟子们 深深地沉浸在从没有过的哀 恸中。于人的正常生命周期 而言,103岁的老人离我们 而去,是一个人生老病死的 自然规律,这是“意料之中” 。然而,他老人家却总是在 创造人生的奇迹,一路带给 我们太多的“意料之外”,以 至于无法用“普通人”的逻辑 去理解他的“非常”人生。如 果今天让我来概括潘先生的 一生,我会说:潘先生是有 意识地、自觉地创造生命奇 迹的人,也是有意识地、自 觉地创造学科历史的人,更 是有意识地、自觉地创造教 师风范的人。 斯人已逝,嘉荫长留。 先生离开的那段日子正是疫 情防控最严格的时期,众多 弟子无法赶到厦门为他送行 ,于是大家商定,在他老人 家逝世一周年之际,举办一 个追思会,出版一本追思集 ,以寄托我们的哀思。读罢 院友们饱含深情的追思文章 ,难掩思念之情,每篇文章 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哀思、怀 念、情感,不知这篇追思集 的序言如何下笔。虽然先生 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 貌仿佛还在耳边眼前。弟子 们的缅怀文章是珍贵的回忆 和深深的缅怀,先生的思想 和精神是比生命更长久的存 在。作为弟子,我们有义务 、有责任将这些思想和精神 用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永 久珍藏。这本追思集不仅是 我们哀思的永久安放之处, 更是“大先生”精神的传承与 延续。 一 潘先生的一生所获荣誉 无数,但成就与荣誉并非是 先生的一生所求,他最在意 的是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和学生成长。作为弟子来看 他的一生,他是创造生命奇 迹的先生,是有“大爱”的先 生,是和蔼可亲的先生,是 严厉的先生,是有智慧的先 生,是童心未泯的先生,是 记忆力超人的先生……他带 给我们的既有“意料之外”, 也有“意料之中”,二者贯穿 于也渗透在高等教育学学科 的发展历程中。那无数的荣 誉称号,对这位百岁老人而 言乃实至名归。敢为人先, 敢破常规,勇立潮头,从容 地游走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 展与改革之间,使百岁人生 成为“意料之中”,使高等教 育学的学科发展成为“意料 之中”,使学生们的成就及 师道传承成为“意料之中”。 (一)超越年龄的生命 韧性 从潘先生的一生来看, 他年少时体弱多病,而到了 耄耋之年,生命的韧性在他 身上一次又一次地延展出新 的张力,每次都出乎人们的 意料。2005年5月,先生带 着2002级博士生到北京进 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这 是厦大教育研究院培养博士 生的“传统节目”,始于1999 年。在京期间,先生患上了 严重的肺炎,就近送往京郊 的医院进行抢救。彼时的他 已是86岁高龄,看当时的情 形,我们都以为他很难挺过 来了,可他却奇迹般地恢复 了。2018年,潘先生被确 诊为癌症,家人商议后一致 同意采取保守治疗,在征求 他的意见时,老人家毅然决 定赴上海进行手术。对于一 位98岁的老人而言,这是一 场难以想象的生命考验,然 而,他又一次创造生命奇迹 。 病情比较稳定之后,潘 先生依旧躬行于教学与研究 第一线,继续准时出现在课 堂上,坚持逐一点评博士生 的课程汇报,用红笔逐字逐 句地批阅学生作业,这是他 长期的习惯。在三年疫情期 间,多数学术会议和报告转 到了线上,他依旧准时地出 现在镜头前,超时长的会议 ,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身体吃 不消,可是先生无论会议多 长,参会场场不落,全神贯 注地倾听每一位报告人的演 讲,并认真做笔记。 2022年4月,病魔又一次 来袭,这次住进了ICU,病 榻之上的潘先生惦记的仍是 为学生的著作作序,呼吸机 的面罩遮住了嘴无法口述, 就用手指一笔一画、逐字逐 句地在看护他的儿子手上写 下修改意见。医院ICU主任 在会诊时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我在ICU工作了二十多年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顽强的 老人。潘教授的意志非常顽 强,内脏器官也一样顽强, 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因此 ,即便收到了病危通知书, 弟子们仍然确信,先生这次 也能像前几次一样化险为夷 ,但这次他却出人意料地离 开了,没有留下任何贵言。 回看先生的生命韧性,仿佛 在他的生命中蕴藏着一颗“ 大心脏”,不断突破生命的 极限,不断重新定义年龄的 涵义。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 ,是这位百岁老人的人生写 照。 …… 在潘先生逝世一周年前 夕,2023年7月30日,在中 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纪 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40 周年大会”上,中国高等教 育学会授予潘先生高等教育 研究终身成就奖,颁奖词如 是说: 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 不写半句空。他是中国教育 界的传奇人物,15岁开始从 教,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87个春 秋。他爱党爱国,曾任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顾问 ,全身心投入国家教育现代 化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界 的一面旗帜。他是“全国教 书育人楷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