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灯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崔云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一位女作家细细体味人生并深情记录下的日常生活中点滴冷暖和独特感受:一次意外的邂逅或一次久别的重逢、逆境中的同心携手、对生死成败的深切思考……字里行间洋溢着爱与感动,是诗意的更是哲理的,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暖人心怀,发人深思。
如水的文字清新质朴,如潮的哲思漫卷漫舒,诗性的波光荡漾其间,人生的真味尽在其中……
作者简介
崔云,湖北钟祥人,现居珠海。广东省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社会工作师。有着近十年的文化从业经历及20余年的社团工作经历,先后创办了两家社会组织,现任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
从事文学创作近40载,在各级报刊发表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数百篇,有多篇散文及报告文学作品获奖及被收藏。主编过多部报告文学集,出版有《亲亲宝贝》《云儿飘飘》《陌上花开》《云淡风清》《云水禅心》《重逢》等六部散文、随笔集。散文集《重逢》曾荣获珠海市第四届“苏曼殊文学奖”。
目录
第一辑
苏轼,永远的男神
亲情照亮人生
不朽的约定
身在俗世不染尘
低到尘埃里,也要开出花来
女人如花花似梦
放手,才是归途
那岛,那石,那人
那洲古村行
美丽乡村
第二辑
看云
听雨
说禅
缕缕茶香
世界,你早
家里来了小可爱
与故乡的秋天撞个满怀

淡然处世
第三辑
这个人就是妈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
长在猿山
生命之光
心灵捕手
幸运的哥
意外
愿所有不幸皆成风
坦然走向更年期
生活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日子.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悼友人
唯有别离多
被意外改写的人生
就让往事随风
孩子,我该如何爱你
人,吃的都是自己的亏
幸运鸟
第四辑
慈善,人人可为
愿做世间一朵莲
“吹大师”
就让我来帮助你
点点滴滴都是善意的表达
爱的小秘密
快乐就在不远处招手
序言
那是1984年,我16岁
,站在湖北省荆州地区初
中作文竞赛一等奖的领奖
台上,我欢欣雀跃,心中
充满了欢喜与感恩。我被
保送当地的重点高中,这
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高光时
刻。为了这一天,我其实
已跋涉了六年时间,从小
学三年级开始便养成课外
阅读、观察思考及写日记
的好习惯,语文老师的循
循善诱和谆谆教诲,早已
让文学的种子深植于心田
,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
节,但这绝对不是我一个
人的功劳,应是与恩师同
享荣光。从18岁发表第一
篇文学处女作,到出版多
部散文、随笔集,一晃已
是近40年光景,人生早过
半百,只能感慨岁月如梭
,当年的青涩少女如今已
是鬓染霜花,但对文学的
痴恋一如当初.不曾有丝
毫改变。
从荆楚大地到南海之
滨,走遍万水千山,文学
与我,一路不离不弃、快
乐相伴。孤独时与之相偎
取暖,喧嚣时从中觅得清
欢,失意时在文字中汲取
力量……写作,是与自己
的心对话,没有矫饰更无
挂碍,而是完全地开放,
全方位地展示。
踏入社会后,我有过
近十年的文化从业经历。
我曾以记者的身份深入田
间地头、工矿厂房实地采
访,一个个寻常人的鲜活
故事在笔端流淌,我的内
心常被那些平凡人物的不
平凡经历深深打动;我也
曾伴着青灯用心编辑文学
期刊,发掘文学新秀,每
天面对从四面八方雪片般
飞来的作者来稿及读者来
信.我一次次为他们对文
学的热爱与执着而感动。
在文学的殿堂,众生平等
,朝圣者一直熙熙攘攘。
2001年的金秋十月,
渴望改变生活与命运的我
虽已过而立之年,却毅然
放弃了在别人看来十分光
鲜的文化工作,怀揣着梦
想只身来到了改革开放的
前沿阵地——浪漫之城珠
海.万事不求人的我坚信
自己能用手中的笔开拓出
一片新天地。但经济特区
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很快就
浇灭了我心头的热望,这
里没有太多的文化阵地,
谋一份与文化相关的职业
竟成了一种奢望,想创办
一份纯文学期刊更是无异
于痴人说梦。为此。我曾
失落、惆怅了很长一段时
间。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于是我改行从事之前从未
涉足过的社团工作,从此
我便成了一个文化边缘人
。没想到我在社团工作领
域一干就是20多年,并先
后发起成立了两家社会组
织。让人庆幸的是,这份
工作给了我体验生活的广
阔舞台和绵绵不绝的创作
灵感与源泉,在与各类人
群打交道的过程中,让我
触摸到生活的本真,挖掘
出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让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
手中的笔。这大概就是人
们常说的“借别人的故事
,浇心中的块垒”吧!
慈善工作更多的时候
是与苦难打交道,每有大
灾大难或重大意外发生时
,慈善从业者总是快速反
应,迅速行动,冲锋在前
。发动社会捐款捐物或是
组织人员参与救援。从
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后
来的青海玉树地震、甘肃
舟曲泥石流、西南旱灾、
珠海超强台风“天鸽”、疫
情等,我都曾带队亲临一
线进行过慰问或以志愿服
务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深
切感受到人类在灾难面前
的无助与个体生命的渺小
。但令人欣慰的是,中华
儿女心手相牵、众志成城
、守望互助,每一次都用
执着的坚守、坚定的“逆
行”和无私奉献最终战胜
了各种灾难。其实,中华
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
是一部饱经风霜的苦难史
,筚路蓝缕,向死而生。
人性的美好一次次打动了
我,让我情不能抑,泪湿
眼眶。而常态化的结对帮
扶、贫困救济等,则如润
物细无声的春雨,暖人心
怀,那来自素不相识的好
心人的关爱,为一个个无
助者撑起了一方爱的晴空
。好人就在身边,也许就
是你我。授人玫瑰,手有
余香。大家用行动认真践
行着这爱的真谛,处处洋
溢着人格的芬芳。经济硬
指标,慈善软实力。一座
有爱的城市,才有温度与
暖意,才会让人诗意地栖
息,这也是我热爱珠海的
重要原因。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在稍有闲暇的节假日,利
用碎片化时间写作已成了
我多年来的习惯,由于短
平快,有时不免会泥沙俱
下、“烟熏火燎”,但篇篇
文章皆是有感而发.它们
都曾深深触动过我的灵魂
。每一篇文章都是从生活
的浪花中或心灵深处流淌
出的一首首歌,得到灵感
与“生产”的过程是激动与
欣喜交织的,由于融入了
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深切思
考.显得格外真实,写起
来亦轻松自在。时间之宝
贵,对于读者也一样,尽
管有多年的写作实践,我
依然不自信,总担心写得
不好而浪费读者诸君的宝
贵时间,并常常因此而深
感不安。
进入中年以后的人,
更多会直面死亡这一沉重
话题.身边朋友的骤逝,
挚爱亲人的永别,让我们
仿佛一下子看到了生命的
尽头,无力与无助感异常
强烈,我们会因此而感伤
,甚至情绪陷入冰点。但
正是死亡,教会了我们更
加珍爱生命,珍惜当下。
在一次次送别中,在泪水
一次次模糊了双眼时,我
们会严肃而认真地思考生
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是我们的使命。而一生中
,我们却在不断的得到与
失去、相聚和别离中走向
生命的远方。生老病死、
悲欢离合交织,高峰低谷
、成败得失相伴,是一
导语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是我们的使命。而一生中,我们却在不断的得到与失去、相聚和别离中走向生命的远方。
感谢文字,为我真实记录下生命的过往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穿起一段段难忘的回忆,慰我心灵,暖我胸怀。
精彩页
苏轼,永远的男神
一提起苏轼,相信不少人的嘴角都会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掩饰不住笑意,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与欣赏。他的千古文章和传奇人生,他的侠肝义胆和重情重义等,都能激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人们常说“好看的面孔干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苏轼就是那个有着独一无二灵魂的人,一个有着思想的高度和感情的温度的人,他“心中有乾坤,眼里有日月”,不忧不惧,活得快乐洒脱,将日子过得诗情画意,他的内心一如他的生活,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前半句适合苏轼.而后半句却并不适合他。在苏轼眼中,上至玉皇大帝,下至普通百姓甚至乞丐,没有谁不是好的,他对人没有分别与防备之心,也正是因为他的单纯和善良,对于人心的险恶及人性的复杂他自然无法看得真切,从而导致他在现实中一再跌跤。但即使碰得头破血流,苏轼一生也未改其性。他以自己的不变,应着世事的万变。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对抗着外界的风霜雨雪,以自己的博大胸怀与旷世才情,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用艺术、思想及人格铸就的丰碑,令人景仰。
是苏轼真的不懂世故人情吗?显然不是,否则他写不出在亲情、爱情、友情、豪情等各题材上都独领风骚的盖世之作,如冠绝古今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人泪目的吊唁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描写友情的《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描写豪情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千古流传的诗词名篇。宦海沉浮中,他早已看透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他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中年愈挫愈奋。不坠青云之志;晚年旷达淡泊,物我两忘。他的人生和他的文字一样耐人寻味。而流淌在其作品中的至情至性,至今仍深深打动着万千读者的心。
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看破了红尘,却依然选择热爱。苏轼的一生比很多人都活得精彩,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那一项项造福百姓的政绩,还有他亲手研制的一道道美味佳肴,至今仍滋养着我们的身心,尤其是他的诗词,可以说道尽了人间事。
……
情同手足兄弟情
苏轼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是一位极具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干百年来,他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他跌宕起伏的命运、达观超脱的性情,以及他雄视千年的奇文,都深深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苏轼为官有建树,为文屡传世,这与他的才学、修养固然密不可分,但亲情的滋养才是他不断前行的永恒动力。即使濒临绝境,亲人们始终对他不离不弃,与他患难与共,用爱和亲情为他撑起一方温暖的晴空,给予他不断前行的勇气和不竭的创作源泉。而其中最动人的当是他与苏辙情同手足的兄弟情。
苏轼与苏辙,曾在北宋的政坛和文坛熠熠生辉,在中国文化史上犹如两颗耀眼的双子星,大放光芒。苏轼自幼与弟弟苏辙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