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并借鉴了生物学的分类方法,参考地质学、年代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旧石器时期打制石制品进行类型学的探讨,将类型学方法应用于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整理的全过程,在遵循全面性、逻辑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打制石制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石制品观察体系。 目录 绪论 一、制作技术 二、为什么要研究石器 三、如何研究石器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石制品类型学研究简史 一、西方的旧石器时代考古类型学研究简史 二、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实践和发展 第二章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节 调查方法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二、调查中的工作 三、调查后的工作 第二节 发掘方法 一、布方 二、清理 三、有关遗物的记录说明 四、发掘记录本中需要记录的项目 五、绘图 六、取出标本 七、筛洗土样 八、地层描述 九、发掘工作的全面化、精细化、规范化 第三节 室内整理方法 第四节 报告编写 一、考古调查简报 二、考古发掘报告 第三章 石制品的信息记录 一、发掘信息 二、几何形状 三、岩性 四、类型 第四章 石制品的分类与定位 第一节 石制品分类概述 一、加工工具 二、被加工对象 第二节 石制品的定位 一、石核类制品的定位 二、石片类制品的定位 三、其他石制品的定位 第三节 石核的分类 一、普通石核 二、特殊石核 第四节 石片的分类 第五节 石核石器的分类 一、有孤立石片疤的砾石 二、单向(单面)加工的砍砸器 三、双向(双面)加工的砍砸器 四、手斧和斧状器 第六节 石片石器(小石器)的分类 一、刮削器 二、锯齿刃刮削器 三、凹缺刮器和锯齿状器 四、端刮器 五、雕刻器 六、尖状器 七、尖突(凸) 八、钻头(具) 九、平切器 十、其他石片石器 第五章 石器加工特征 第一节 加工片疤特征 一、片疤方向 二、片疤位置 三、片疤分布状况 四、片疤形态 五、片疤伸展状况 六、片疤倾斜角度 七、加工片疤组成的刃缘形状 第二节 石器加工断裂特征 第三节 石器打击痕迹特征 一、打击痕迹的定位 二、打击痕迹的分布位置 三、打击痕迹的分布类型 四、打击痕迹与工具刃缘的关系 第六章 石制品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 石核类石制品的观察和测量 一、台面 二、剥片面 三、剥片部位和剥片方向 四、未剥片的面(砾石石皮或节理面) 五、石核类石制品的测量 第二节 石核类石器的测量 第三节 石片类石制品的观察 一、石片的台面 二、石片的背面 三、石片的破裂面 四、斜面 五、左侧边、远端边、右侧边 六、石叶 第四节 石片类石器的测量 一、刮削器 二、锯齿状器 三、凹缺刮器 四、端刮器 五、雕刻器 六、尖状器 七、尖突(凸) 八、钻头(具) 九、刨形器 十、平切器 十一、箭镞 十二、有背石刀 第五节 断裂砾石的观察 第七章 手斧和斧状器的观察与测量 第一节 手斧和斧状器的观察 第二节 手斧的测量 第三节 斧状器的测量 第八章 石制品描述示例 第一节 加工工具 第二节 原料及素材 一、石核 二、石片 第三节 石核石器 一、单向加工的单刃砍砸器 二、双向加工的双刃砍砸器 三、单向加工的多刃砍砸器 四、手镐 第四节 石片石器 一、刮削器 二、雕刻器 三、尖状(刮削)器 附表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常用词汇中文—法文—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如何判断一块石头是否 古人制作的石器,对于一名 专业的文物考古工作者颇为 不易,更别说普通人了,尤 其旧石器时代的工具,辨认 起来更加困难,主要源于旧 石器时代的工具均为打制, 乍一看,与自然破碎的石块 没有太大的区别。 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考 古石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 种,一种是张森水先生的方 法,另一种是参考美国学者 尼古拉斯·托斯的方法。但 这些方法还有许多需要完善 之处,尤其是初学者不得其 要。 为了化繁为简,让读者 对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石制品 研究方法一目了然,本书参 考了国外(特别是旧石器时 代考古学发源地—法国)有 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传统 的学者们及中国旧石器时代 考古学研究先行者们的研究 方法,从绪论、中国旧石器 时代考古学研究方法概述、 石制品野外信息记录、石制 品的分类与定位、石器的加 工特征、石制品的观察与测 量、手斧与斧状器的观察与 测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还 举例说明了主要的石制品类 型描述。 本书尤其在石制品的分 类与定位、加工特征、观察 与测量等一些基本概念上着 墨甚多,可能对一些旧石器 时代考古学研究人员和一些 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初学者 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本书的初衷是“抛砖引玉 ”,只是旧石器时代石器类 型学研究的一个起点,希望 同仁们、读者们多提宝贵意 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补充 、修正、完善,经过从理论 到实践、从实践再回到理论 的多次验证,下次修订再版 时可能就更加合理、更容易 操作。期待中国旧石器时代 考古研究者能够发出自己的 声音,让我们一起为完善、 提高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研究水平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