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邢绣》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传统刺绣技艺邢绣的精品著作。作者邵晓琤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深入挖掘并总结了邢绣的技法和精髓,将这门古老艺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本书不仅介绍了邢绣的基本技法,还精选出三十多种特色针法,展现了邢绣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邢绣》详细记录了作者亲绣的十多幅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邢绣技艺的高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这些实际作品的展示,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邢绣的美学特征和技巧要求,进而激发对传统刺绣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邢绣》还深入探讨了邢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情况。书中对邢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这项传统艺术的保护工作中来,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邢绣》不仅适合邢绣的传承者和刺绣爱好者阅读,也适合所有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读者。书中将知识性、科普性、技术性融为一体,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是一部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享受美的艺术之作。 作者简介 邵晓琤,1957年生,北京邵晓琤织绣研究院院长、中国著名刺绣艺术家、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国际会员,坚持不懈地从事中华传统刺绣的研究和创作三十余年,涉及内容几乎涵盖了古今各刺绣门类和流派,开辟了“在创作中研究,在实践中挖掘,在传承中保护”的刺绣研究之路。其刺绣作品多次获国内外大奖,备受海内外藏家追捧,已出版图书有《中国刺绣鉴赏宝典》《Chines Embroidery An IllustratedStitch Guide》等。 目录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邢绣之源 第二章 邢绣工具、材料及术语 1.绣绷 2.绷凳 3.绷布 4.绣料 5.绣花线 6.绣花针、剪 7.绣花辅助工具 8.上稿法 9.配线法 10.刺绣术语 第三章 邢绣针法 一、古老针法 1.签针 基础针法演示 针法变化应用 2.直针(竖直针、横直针、斜直针) 基础针法演示 针法变化应用 3.套针(平套针、散套针) 基础针法演示 针法变化应用 4.缭针 基础针法演示 针法变化应用 …… 第四章 邢绣民间刺绣针法挖掘整理 第五章 邢绣绣例及线条稿 第六章 邢绣学习案例及线条稿 附录 邢绣研究、民间调研等花絮 后记 序言 邢台历史悠久,是中华 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邢 台历史文化是燕赵文化的重 要源头和组成部分。邢台有 三千五百年的建城史,是北 方五朝古都、十朝雄郡。研 究表明,尧帝禅让于舜后, 舜帝就生活、从政于古邢台 地区。《尚书,虞书》中记 载,舜曾命禹制作刺绣章服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 ,可见邢台的生产生活自古 就与织绣息息相关,具有广 泛的民间刺绣基础。到汉时 ,邢地的纺织、刺绣已很兴 盛。隋唐宋金时期,邢台就 多出千金淑女、名媛闺秀, 她们“织红绮绘之巧,组纠 绮络之妙,自擅婉娩之功, 无愧葛覃之旨”,可谓精于 女工、勤劳手巧。古时“四 德”是女儿家的必修课,而“ 妇功”里的刺绣、纺纱、织 布、缝纫是衡量女性德才兼 备的重要标准。 历经岁月沧桑,邢台的 丝织品已转变成棉织布,如 今几乎家喻户晓,但刺绣的 兴盛却尘封于史,致使“锦 绣襄国”的美誉成了往日故 事,沉睡不醒。 北京邵晓琤织绣研究院 院长、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 术组织资深会员、中国高级 工艺美术师、著名刺绣艺术 家邵晓琤女士研究发现,据 史书记载,邢台在汉代时就 有四个地区因纺织刺绣而闻 名九州:锦绣襄国——指现 在邢台县一带,以华美的刺 绣闻名;绵纩房子——指古 时邢襄的房子县(现临城) ,以蚕丝棉闻名;缣裒清河 ——指现在的清河县,以优 质的丝绢闻名;金陵钜鹿— —指今巨鹿县,以有花纹的 织锦闻名。直至唐代,河北 道各州普遍从事蚕桑丝生产 。唐前期,桑丝产品是中央 财政的主要收入,还是军戎 、礼仪服饰的重要来源。可 见邢台织绣在古代为国民经 济做出过重要贡献。 2011年,邵晓琤老师开 始对古邢绣进行研究,并为 恢复邢绣制定了工作计划。 十数年来,她用一己之力深 人调研、实地采风,多次往 返于北京、邢台,搜集邢襄 刺绣的信息,走访了沙河、 巨鹿、宁晋、清河、邢县、 威县、隆尧等县市和天河山 、红石沟、王瑙村、峦御、 北盆水村等景区。邵晓诤调 研中发现,邢台会刺绣的老 人既有限又分散,年青一代 对邢绣的历史文化和针法技 艺知之甚少。好在一些女性 长辈偶尔给孙辈绣制些日用 品,仍存留在人们的生活中 。从实地和实物采集到的刺 绣品虽然有限,但通过努力 ,还是从中挖掘整理出了较 为古老的绣法,比如:战国 时期就已有的针法,形似发 辫而闻名,称为辫子绣,绣 法有开口、闭口、双叠辫子 绣等,是实用绣中的经典针 法之一。还有一些绣法具有 古今结合的特点,既可在较 薄的丝绸上绣,也可在较厚 的老土布上绣,可塑性强, 既有民俗的特色,又有雅致 的风采。认真研究保护这些 刺绣技艺,对恢复传承邢绣 艺术,十分重要且紧迫。 迈步新征程。文化自信 是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的精神动力之源。二十 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 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 辉煌。要围绕举旗帜、聚民 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 象,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集大成者,非物质文化遗 产是承载中华文化神韵的靓 丽名片,具有无可替代的历 史文化价值。邢绣的恢复, 是邢台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 成果。重获新生后的邢绣, 既有历史延承的内核,又有 创意发展的活力。期盼着邢 绣荣归故里、落地开花、持 续发展、再创辉煌,将会为 传承邢台历史文化,激发和 坚定邢台人民的文化自信, 促进邢台社会经济发展,做 出重要的贡献。 高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