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生态+贫困”为切入点,在对“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生态脆弱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农业生态经济学理论”等理论进行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有关生态环境与贫困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梳理后,构建生态贫困分析框架,并依托此研究框架,以新疆南疆四地州33个县市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陈鲲玲,女,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新疆社会科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以及自治区自然基金一般项目,主持完成多项委托项目,在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被自治区相关领导批示,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以及委托项目30余项,参与编写著作10余部。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本书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综述及研究框架 2.1 相关概念阐释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基础 2.4 基于生态-经济-社会的生态贫困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生态环境状况 3.2 经济发展状况 3.3 社会发展状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疆南疆四地州生态贫困测度 4.1 我国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区域的分布 4.2 新疆南疆四地州生态贫困测度 4.3 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村生态贫困时空分异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疆南疆四地州生态贫困形成机理分析 5.1 生态贫困的演绎逻辑 5.2 生态贫困与“低水平均衡陷阱” 5.3 新疆南疆四地州生态贫困效应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疆南疆四地州外源性输入阻滞效应校验 6.1 生态贫困阻滞效应分析 6.2 外源性输入因素分析 6.3 南疆四地州外源性输入对生态贫困干预效果校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村生态贫困治理机制选择 7.1 生态贫困治理框架构建 7.2 生态贫困治理框架的特点与应用 7.3 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村生态贫困治理机制量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新疆南疆四地州农村生态贫困治理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生态治理,增加生态资本收益 8.2 发展生态经济,增进生态资本经营水 8.3 加强资源整合,巩固提高治理效率 8.4 完善制度建设,扩大社会资本增量 8.5 提升个人资本,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