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看见我(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倮倮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诗集《世界看见我》收录了倮倮近十年来创作的百余首重要作品,展现的是诗人“看见世界”的过程与收获。“看见世界”有两个方面的指向,一是诗人在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的游历,呈现了诗人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认知,使得诗集在内容上具有开阔性和丰富性;二是诗人对于事物、精神内部的探索和介入,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原,触摸以及穿透心灵,让跳脱的文字与胸中奇气浑然一体,使诗中洋溢着充沛的精神。 目录 辑一 世界看见我 特鲁希略的黄昏 沙滩上的名字 在因特拉肯放出心中的鹤 坐火车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 在巴列霍公园朗诵情诗 给一条河流命名 时间的暗河里有闪电的音符 在圣保罗艺术馆邂逅凡·高 圣保罗教堂广场上的鸽子 下雨的巴黎 星期日游巴黎圣母院 在阿赫玛托娃故居 在开往圣彼得堡的火车上读曼德尔施塔姆 阳光荒凉 布拉格 在布拉格寻找卡夫卡 甲虫 米兰·昆德拉的早晨或黄昏 圣彼得大教堂 蒙娜丽莎的微笑 66号公路 在十七英里与一只鹈鹕对望 神秘时刻 帕米尔的雪 马丘比丘的雨 夜晚,站在库斯科的街头 黑暗中的海 致卡布拉尔 浅草寺 在横滨贞理院坐禅 茑屋书店 …… 辑二 身体剧场 序言 布拉格,卡夫卡和浅 草寺的钟声 诗歌是一门事关心灵 的深刻学问。这句话如果 进一步简化,可以浓缩成 “诗歌是心灵的学问”。说 诗歌事关心灵,几无争议 。说诗歌是“深刻学问”, 对缺少必要的诗歌训练的 读者来说,恐怕有些费解 。在传统的观念中,学问 意味着极大的理性,它排 斥个人感性的认知,以求 取得无可争议的逻辑地位 。诗歌似乎不是这样,它 的抒情和叙述,总是在强 调个人的风格,个人的情 感,似乎既不理性,也不 科学。很长一段时间内, 不少读者认为以朦胧诗为 代表的当代诗歌也是反逻 辑的。这显然是因为缺乏 对诗歌的深刻理解。诗歌 作为一种文体,它的存在 和变化固然有偶然的因素 ,更多的是深刻思辨后的 理性选择。说它是一门学 问,当然是因为它建立在 系统而具体的逻辑之上。 和别的学问不同,诗的学 问要求心灵的参与,没有 足够的感受力不可能在这 门学问上取得高分,即使 充满热情和爱。这和物理 学迥异。诗歌有其极其理 性的内在,又以感性的标 签行走在表情各异的学问 之间,就像让爱因斯坦的 灵魂寄宿在梦露的肉体之 中。 读一个诗人,读一首 诗,找到关键词,也就找 到了理解的入口。倮倮诗 集辑一《世界看见我》,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命名 。对于这个游走于世界各 地的诗人,草木都是精神 ,他正在把自己锻造成一 块有用的钢铁。倮倮对他 的诗人身份有着高度认可 ,这让我想起辛波斯卡的 一段话。在诺贝尔文学奖 演讲词中,她说,在她所 认识的诗人中,布罗茨基 是唯一乐于以诗人自居的 。不但不勉强,相反还带 有几分反叛性的自由。倮 倮在诗中写道:“握手道 别时,有人问:‘你是一 个诗人?’/脑海里弯曲 的闪电告诉我:/‘诗人’ 现在是个贬义词,但在我 的心里/它仍然稳稳地坐 在金字塔尖。/我没有丝 毫的羞惭,坚定地点了点 头。”这种坚定让人欢喜 。如果“诗人”是个贬义词 ,人类没有尊严可言。通 常,诗人习惯以“我”看“ 世界”,这是以“发现”为 导向,“我”如何理解这个 “世界”,侧重强调“我”的 认知和感受。“世界看见 我”流露出不同的信息, 作为个体的“我”自身已圆 满,也是独立的,“我”要 做的是如何在“世界”面前 显现。“被看见”需要更大 的自信和笃定,毕竟对这 个世界来说,一切不过如 同一粒灰尘。这辑诗多取 于游历,也是“世界”这个 词的来源。作为一个诗人 ,倮倮不仅要看到世界, 更希望被世界看见。他提 到了巴列霍、卡夫卡、赫 拉巴尔、昆德拉,这些伟 大的诗人、作家,不夸张 地说,他们构成了当代世 界文学的基本想象。此后 的诗人、作家,谁没有从 他们身上汲取养分呢?值 得庆幸的是这是一份取之 不尽的财富,只要人类的 心灵依然丰饶,他们身上 的养分不但不会减少,反 而会更多,以滋养更为丰 富的心灵。倮倮对世界的 热爱,凝结在具体的人身 上。 《在巴列霍公园朗诵 情诗》中倮倮写道“太平 洋猛烈的风/让一个人瞬 间/扩大了他的半径”, 物理轨迹对一个人有着具 体而细微的影响,感受被 激活,强烈而迷人。新世 界的展开,会让一个人的 内心变得更加敏感,自我 确认得到更明确的验证。 朗诵的瞬间,他的诗人身 份在世界面前呈现,他显 然知道他“在向谁致敬”。 倮倮曾“在布拉格寻找卡 夫卡”。卡夫卡恐怕没有 想到,在遥远的中国,他 会有如此众多忠实的粉丝 。几乎每个中国作家去了 布拉格,都会到他的墓前 献一束花,或者仅仅是看 着低矮的墓碑,静静站一 会儿。离卡夫卡墓园不远 的另一个墓园,安葬着哈 维尔。这些墓园也是倮倮 的心灵地图。倮倮还写到 了圣雄甘地和特蕾莎修女 ,关于这两个人,还有什 么好说的呢?他们一男一 女,如果当代还有理想的 伊甸园,他们就是亚当和 夏娃。他们是赤裸的,却 比穿上衣服的众人更加纯 洁。他们展现出来的爱、 仁慈和悲悯,体现了人类 良心的高度。倮倮在《甘 地陵园的黄昏》中写道“ 我仿佛看见自己是一篇长 长的祷告文”,至于祷告 文的内容,他不着一字。 作为读者,我们并不意外 ,我们都知道他想说并且 会说点什么。如果去掉“ 仿佛”二字,他的意图会 更强烈清晰一些,他想要 的不是具体的祷告文本身 ——那张轻飘飘的纸—— 而是那些字所承载的文明 密码。 倮倮一次次提到布拉 格,有首诗更是直接以《 布拉格》命名,他写道— —“继续翻阅:一个城市 的内心/一个国家的良心 ,以及/一些生命的重量 ”。布拉格,不仅是一个 名字,更是一个象征,它 的历史和过往不必在这篇 短文里清理。我们需要知 道的仅仅是,一个城市, 一定是因为一些人而有了 重量和灵魂。布拉格的灵 魂里一定含有卡夫卡的成 分。这辑诗里提到了一些 人,再来看看提到的建筑 。如果说人是这辑诗的灵 魂,建筑则是具体的肉体 。倮倮写到了圣彼得大教 堂、浅草寺、横滨贞理院 、甘地陵园,这些都是让 人归于寂静与孤独的场所 。活着的人或各有喧嚣, 这些清静之所,远离世俗 (又何尝不是世俗的一部 分),哪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