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气候脉动一千年--推动文明发展的环境危机与社会响应
分类
作者 麻庭光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3万字引入气候变化的基本常识,从司马迁周期引入气候脉动律,并结合自然界、经济学、中国社会和欧洲社会的响应,认识气候脉动律对社会的一般影响。第二部分分成2章,用35个节点发生的约550个事件,来认识34个气候半周期(共1020年)的气候脉动。通过解读每一个节点的社会响应(气候变化的社会学证据),认识当时的环境危机和社会响应。第三部分10万字也分成2章,主要是应用(解读谜团)和总结,通过气候脉动律来解释历史发生的众多重复现象,如经济改革之谜、海外贸易之谜、人口增长之谜、中欧科技大分流之谜、建设长城的动机和时机之谜等,全力展示周期性的气候脉动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的烙印和影响。
作者简介
麻庭光,美国马里兰大学消防工程博士,因为研究灾情周期和消防文化的需要而进入气候变化领域,在上一本《气候、灾情与应急》(解读人类文明史)的基础上,专注于解读气候变化对中国文明史的影响,遂成此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气候变化规律性
司马迁的天运周期
气候脉动律
环境响应律
社会响应律
第二章 中世纪温暖期的改革
公元720年: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元750年:欲渡黄河冰塞川
公元780年:新雨山头荔枝熟
公元810年:孤舟独钓寒江雪
公元840年:不问苍生问鬼神
公元870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900年:时挑野菜和根煮
公元930年:岳气秋来早亭寒
公元960年:春到青门柳色黄
公元990年:二月寒食经新雨
公元1020年:柔情不断如春水
公元1050年:长烟落日孤城闭
公元1080年:忽惊烂漫一春残
公元1110年:玉京曾忆昔繁华
公元1140年:江南江北雪漫漫
公元1170年:雪满西山把菊看
公元1200年:丰年留客足鸡豚
公元1230年:江山王气空千劫
公元1260年:山河破碎风飘絮
第三章 小冰河期的剧变
公元1290年:万乘龙骧一叶轻
公元1320年:伤心秦汉经行处
公元1350年:河水塞川天雨雪
公元1380年:势压东南百万州
公元1410年:爝火燃回春浩浩
公元1440年:梅花开遍南枝
公元1470年:蒙汉和合百业兴
公元1500年:无酒无花锄作田
公元1530年:是非成败转头空
公元1560年:锐气明朝破虏间
公元1590年:貂鼠围头镶锦裪
公元1620年:碧海苍梧朝暮事
公元1650年:大江骇浪限东南
公元1680年:海隅久念苍生困
公元1710年:回思望杏瞻蒲日
公元1740年:水龙百遣横空射
第四章 历史谜团气候解
经济改革之谜
海外贸易之谜
中医突破之谜
人口增长之谜
外国政治之谜
战争和平之谜
第五章 新版环境决定论
新环境决定论
气候依赖性(天)
地理依赖性(地)
文化依赖性(人)
气候对社会的影响
后记
序言
2022年初,我完成了自
己的第三本气候与环境史研
究专著,并用前三本书的原
始材料重新组合,完成了第
四本资料性的小书《气候脉
动一千年》。
美国著名的环境史学家
约翰·R·麦克尼尔认为,“中
国的环境史学家们,至少那
些对近几世纪有兴趣的,幸
而有很好的文字纪录。由帝
国级、省级、和地方级的绅
士们和官僚所撰修的地方志
提供的丰富讯息,有关人口
、农业、水利、渔业、有时
涉及森林和牧场和其他更多
方面。这些回溯至宋代(当
然是不规则的)。在其他地
方很难找到可比较的资讯”
。然而,在丰厚的环境史史
料背后,每个人都能够钻研
得到一块成果。却鲜有能够
像伊懋可那样旗帜鲜明、高
度综合的研究成果,让我这
个工程师百般琢磨,不得其
解,只好自己动手,搭建与
消防史相关的环境史研究。
2011年夏,作为消防工
程师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中
国火灾大典》,本着研究火
灾案例的目的,我琢磨了中
国古代社区大火发生的周期
性特征,并发现“嘉靖十六
年(1537),(广西义宁
县)城内下街火,吉传六十
年遇一火灾”。为了求证和
破解古代火灾的周期性,我
开始关注气候的脉动性和规
律性。又通过研究气候的周
期性,认识到了司马迁的“
天运周期”。历时11年多,
出版3本书之后,才有本书
的出版,主题也从原来的火
灾气候变成了气候脉动,从
1种响应模式(冷暖),变
成了20多种社会响应模式。
在预设气候脉动的前提下,
很多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方面的谜团迎刃而解。然
而,最本质的问题是,气候
是脉动的吗?为什么前人发
现不了?
由于气候与地理条件的
复杂性,历代发掘气候周期
的努力史不绝书,能够观测
的气候数据通常无法直接关
联到社会,因为自然界与社
会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不同
,脱离社会看气候,就不能
解开社会和文明的演化奥秘
。然而,真正对气候周期的
有效响应,并不是频繁的植
物和动物响应(如竺可桢的
物候学证据),而是人类社
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改革
措施(即本书重点关注的人
类文化和文明成果)。人类
在排除气候干扰之后的政经
决策,比自然界的响应更有
效地反映气候的变化规律。
在完成三本气候变化与社会
文明的专著之后,我才能够
在这本书中试图证明气候脉
动的规律性,有点亡羊补牢
的意味。为什么不早一点开
始?因为社会响应律是一步
一步发现的,只有先按照假
设(气候周期和气候节点)
去收集到足够的社会学证据
,才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先
期假设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从而加深我们对气候脉动的
认识。这貌似走了一个大弯
路,却是认识气候与社会关
系的必由之路。刚开始。我
也觉得自己在做一个牵强附
会、貌似无序的研究,只有
对脉动性的响应分析多了,
我才能忽视表面的气候证据
,看出某些社会响应的气候
本质,才会发现社会演化的
规律性和重复性。社会如同
一个巨大的缓冲器,只有真
正的变化(气候脉动),才
能造成涟漪(各种改革)推
动社会进步,深入分析这些
改革的性质,才能发现源头
扰动的本质,这才是认识气
候与社会鼓动的完整过程。
本书大约收集了发生在35个
气候节点的500多种响应,
从中提取30多套脉动性的规
律,从而反证气候脉动的规
律性。没有气候脉动的前提
假设,这些证据都不可能如
此规律地在预期的节点发生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
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
上的讲话,“各级领导干部
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
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
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
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
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
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
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
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
好的教科书”。本书提供了
大量的在古代环境危机下发
生的决策故事,尤其是那些
以兴利劝课为中心的古代德
政、以政经改革为中心的仁
政、以冲突战争为中心的暴
政,都是那时的管理和决策
者响应气候危机做出的应对
措施。也就是说,光有为人
民服务的心态还是不够。要
有认识环境危机、认识古人
应对的态度,才能从古代的
应急管理中寻找理解古人的
智慧。才能借鉴古人,造福
一方。因此本书可以为各级
领导千部提供认识环境危机
、做出最佳决策的经验。犹
太之王所罗门曾经说过,“
太阳底下无新事”,每一桩
重大决策,其实都是在响应
当时的环境危机,只不过过
去很少有人注意到,因为环
境史和气候史没有发展起来
,大家没办法进行凭借和参
考。现在有了系统的气候脉
动理论和完整的气候变化框
架,就可以、也有必要把历
史事件放到气候变化规律的
视角下考察,从中可以看到
很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大
大缩小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
贡献,强化了人类决策的必
然性和外部原因。因此,本
书把气候决定论添加到过去
的地理决定论和人祸决定论
中,重新解读了历史重大事
件的环境原因,给各级领导
干部对环境认识和重大决策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每
一项决策都是在环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