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影视文化》系列的第二十九辑,分为影视学“三大体系”建设专题、“电影史”、“电影文化”、“电视研究”、“电影类型与个案”、“外国电影研究”几个专题,本辑开篇以影视界专家访谈的形式,探讨了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影视学科发展的关系,此外,本辑继续从电影史、批评与传播、类型与个案等方面探讨中外影视文化理论的主流话题和前沿问题,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当前电影电视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 目录 影视学“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影视学“三大体系”建设构型、问题及进路 新时代中国电影学话语体系建设评价之维度 二十一世纪夜航船:“华语电影”论争及其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生产的启示 电影史 从“庐山恋”到“庐山之夏” ——20世纪80年代赣籍电影编导们的故事片创作 1920-1932年电影评论之批评 从《花木兰》(1998)到《花木兰》(2020):迪士尼惯例、跨文化女性 主义的介入和在妥协中的进步(下) 电影文化 幽灵电影的美学旨趣 客船夜游:文本盗猎视野下的速食电影及其文化肌理 “真实”影像与“梦幻”艺术的博弈 ——以《双子杀手》为例谈数字技术对影像语言的突破 从研究型纪录片《群山》看艺术电影所涉及的研究理论、方法及学科 失序、症候与重置:后疫情时代台湾家庭电影的情感结构和伦理叙事 没有先例:如何重塑香港录像和新媒体艺术的历史 电视研究 唤醒内在力量凝聚价值共识 ——国产剧集、综艺节目对青年积极心理建构效果探析 遗忘与记起:仙侠剧多重时空交织下的情感叙事 中国电视动画的传播形态发展与价值传播 点亮童心 ——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动画片历届获奖作品综述 中国内地主流电视奖项比较研究 中国电视金鹰奖的社会影响与未来发展榷略 电影类型与个案 媒介流变中《茶馆》的生产与传播 ——以1982电影版与2022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版为例 武侠电影彰显的中国美学精神 囹,一个电影文化基因的生长历程 ——徐峥囹系列电影创意解读 阿彼察邦《记忆》的当代隐喻 外国电影研究 21世纪的英国电影 使底层成为关键层 ——新西兰底层电影及其三层产业结构 哈萨克斯坦电影艺术考览 经典戏仿与色彩游戏:泰国导演韦西·沙赞那庭的电影创作 ——以《黑虎的眼泪》《大狗民》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