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土地上的执着--新世纪江西文学创作论
分类
作者 江腊生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江西本土文化的特色,着眼于陶瓷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的分析提炼,把脉红土地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应江西作家的创作事实,结合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分析,勾勒出新世纪江西文学的创作概貌。研究方法上,本书注重宏观把握和微观切入相结合,既有21世纪以来江西文学创作的宏观把握,对乡土文学、城市书写、脱贫攻坚等文学命题进行全面的扫描与综合考察,从整体上把握江西21世纪文学的创作得失,又有单个作家、作品微观层面的深入解读与思考,力图形成江西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谱系。
作者简介
江腊生,江西婺源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出站。2013-2014年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江西省首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西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目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与大众文化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1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一般省级项目5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92篇,其中《文学评论》5篇,CSSCI检索53篇。出版学术专著《新时期文学的焦虑叙事研究》、《解构与建构——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研究》等5部。成果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转载。
目录
序 江西文坛的瞭望者
前言
第一章 赣鄱大地的文学追求
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诗意执著
第二节 城市书写的崛起奋进
第三节 脱贫攻坚的赣地风流
第二章 红土地上的历史缱绻
第一节 熊正良:红土地上的宿命与焦虑
第二节 李伯勇:客家文化历史沉浮中的父性之光
第三节 陈世旭:沉入世俗而穿透世俗的人格写作
第四节 刘华:火车人生的韧劲叙事
第三章 厚重乡土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刘上洋:改革之歌的真诚谱写
第二节 樊健军:社会转型期生命热力救赎的呐喊者
第三节 吴仕民:生态视野下的家园坚守
第四节 刘伟林:梦里梦外的执著
第五节 温燕霞:温婉表达脱贫攻坚的火热图景
第四章 生命光影的魅惑
第一节 李晓君:生命在时空交汇处的沉潜与飞升
第二节 江子:在现实与历史的开合中寻找文化密码
第三节 胡辛:瓷性人生的激情演绎
第四节 王晓莉:知性与率性的融合
第五节 王芸:生命在时间中的流逝与凝定
第五章 城市生活与女性书写
第一节 杨帆:筑梦者的苍凉
第二节 陈蔚文:沉重与轻盈的城市书写
第三节 宋小词:大时代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第四节 阿袁:古典氛围下的世俗生存
第五节 罗聪明:在优雅中穿透坚硬的生活现实
第六章 人性空间的内在勘探
第一节 丁伯刚:异乡的焦虑与坚定的书写
第二节 陈然:透过现实逻辑的人性光束
第三节 杨剑敏:孤独清醒的梦想者
第四节 王明明:寻找在情与性之间
第五节 礼杨:穿透坚硬现实的情怀书写
后记
序言
江西是现实主义文学大
省。这与赣鄱大地上深厚的
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学传统
,及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的文化性格密不可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西文学
创作立足红土地,从璀璨的
宋代文化的辉煌中找到积极
的文化传统,将厚重的历史
、文化、生态互相融合,一
以贯之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伴随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不断地丰富、拓展着赣鄱文
化性格的内涵与外延。红土
地上的文化之根,生长出璀
璨而清丽的陶瓷文化、坚定
而顽强的红色文化、绿色而
纯美的乡土文化,还有新兴
待发的城市文化。这些多元
共生的文化依托厚重的红土
地,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沉淀在赣鄱人的心理深层,
见诸文学艺术,造就了厚重
而持中的文学追求。其中有
脱贫攻坚后的乡村振兴书写
、陶瓷文化的现代开拓与诗
意弘扬、城市个性的内在勘
探、赣鄱风流的生动历史与
生态图景等。因此,紧贴赣
鄱大地的文化脉动,深入理
解和把握21世纪江西作家创
作与红土地文化记忆之间的
关系,能够把握江西本土作
家创作的基本状貌,触摸到
21世纪以来江西文学创作的
成就和局限。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一
部分是宏观把握,其中包括
乡土文学的执著、脱贫攻坚
的赣地风流书写、城市书写
的努力,主要从乡土创作、
城市书写、脱贫攻坚三个维
度对江西新世纪文学的整体
把握。之所以选择这三个维
度来审视江西新世纪文学,
主要站在新世纪江西文学发
展的事实基础上,既有历史
传统的贯穿,又有红色文化
在当下的文学传承,还有江
西未来的现代发展书写。于
是在传统、当下、未来的纵
向时间脉络中,把握江西文
学的当下事实及其未来走向
。赣州作家李伯勇、温燕霞
等融合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
,走出了一条历史与现实相
互融合的厚重江西写作的路
子,胡辛、江子、江华明等
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与人的
命运、国之历史相互融合,
体现江西文学创作的特色。
有宋以来的儒家文化、庐陵
文化的与干预生活的现实主
义紧密结合,形成了江子、
李晓君、范晓波、傅菲等关
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
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体现了现代散文中干预现实
与安顿灵魂的价值与意义。
鄱阳湖文化的历史变迁与生
态图景,决定了江西的未来
,也体现在刘上洋、吴仕民
、凌翼的创作中,体现了江
西文学的生态理念与发展意
识。
本质上,这些文学大都
属于现实主义的思潮,或将
目光聚焦于乡土几十年来的
变与不变,或关注当下乡村
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时代事实
,展示现代农民、农村、农
业的新局面,新发展。一方
面,这是江西文化相对保守
的体现,大部分作家的文学
观念还是以经典的现实主义
为主,重在表现社会现实,
书写生活变迁;另一方面,
江西红色文化为主导,决定
了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贴
合紧密,井冈山精神、老区
精神、脱贫攻坚,自然而然
沿着红色文化的道路进入作
家主创的视野。这些创作在
精神传统上体现了一定的地
域文化、主流文化的继承性
,但由于江西地域文化的“
小富即安”思维,决定江西
作家缺乏深邃开掘传统文化
的力度,因而大都将当下现
实与文化传统快速嫁接,用
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来书写
,缺乏了文化历史贯穿的自
然延伸,以及文化传统的丰
富与圆融。江西作家往往自
豪于红色文化的优势,却往
往在短平快中追求即时效益
,缺乏与厚重深远的赣派文
化在精神层面的自然接续与
相融。
江西地理位置的限制和
经济文化的相对滞后,并没
有真正阻碍江西文学的先锋
性探究。现代主义、先锋性
、哲学意义的追求与思考,
在江西作家群里也蔚为大观
,体现了文学探究的努力和
高度。从熊正亮、陈世旭等
的先锋写作开始,到丁伯刚
小说中的哲学沉思,影响了
21世纪江西文学创作的文体
意识与先锋追求。陈然、樊
健军、杨帆、杨剑敏、王芸
、文非等作家注重现代人性
的思考和文体意识的创新。
他们的创作中运用现代主义
的思维,在阐释现代人的观
念与存在中,走先锋文学的
美学路径。可以说,21世纪
以来的江西文学主要是现实
主义创作,其中有结合时代
文化书写当下社会生活的火
热与激情,也有作家心怀悲
悯,关注底层人生的艰难与
努力,还有一定的精英意识
,书写人性空间的深邃与复
杂。因此,结合多年的研究
,其中主要涵盖以下类型的
作家创作。
一红土地上的历史书写
。这里主要关注的作家有熊
正良、陈世旭、李伯勇、刘
华。这些作家主要立足江西
红土地上的世俗生活与民俗
风情,在家族与历史的宏大
视野下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

二厚重乡土的变与不变
。主要研究的作家有刘上洋
、樊健军、吴仕民、刘伟林
、温燕霞。这些作家主要立
足江西乡土世界改革开放以
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有关于
鄱阳湖的变迁与民众的生活
改进,有赣南乡土大地脱贫
攻坚的火热图景,还有乡村
世界的生活韧劲与生命执著

三生命光影的魅惑。这
里主要关注的作家有李晓君
、江子、胡辛、王晓莉、王
芸。这些作家或截取生活的
日常细节,或在一个纵向的
岁月轨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