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住长江边(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熊召政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法家、文化学者熊召政的散文集,收录荆楚山河游记、荆山楚水辞赋、荆楚文化演讲等与荆楚大地有关的专题散文。全书聚焦荆山楚水和荆楚历史文化,显示了一位作家和历史文化学者对故乡地理和文化历史的爱与认知,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情以及对时代使命的担当与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熊召政,作家、文化学者、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湖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出版有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大金王朝》,历史散文作品集《明朝帝王师》《明朝大悲咒》《千古风流》,中国文化演讲录《文人的情怀》《历史的乡愁》《汉语的世界》《文化的根脉》,中英文双语诗集《行走的歌者》等。其中,《张居正》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首届姚雪垠历史小说奖等大奖。 目录 第一辑 我自故乡来 每一个春天都是改革元年 吴家山避暑手记 吴家山冬居手记 天堂河谷记 鸡鸣山中泡温泉 桃花溪印象 山中记趣 听松 翠河谷 娄子石寻杜鹃记 访牛背脊骨山战场遗址 踏遍青山人未老 乡愁里的花 自然之美涵养我们的心灵 第二辑 猿啸中的乡愁 猿啸中的乡愁 停棹后记 诗中的三峡 清江行 龙舟 洪湖水,浪打浪 在龙船调的故乡 厉山本记 雨中泛舟神农溪 谒张居正墓 再谒张居正墓园 文化杂谈四题 对汉江的期待 第三辑 武汉王者归来 登黄鹤楼 东湖两品 梨魂 汤逊湖记 遇见龙灵山 九头鸟杂谈 何为“晃晃” 武汉的性格 武汉王者归来 第四辑 湖北赋与记 武汉天兴洲大桥赋 武汉长江隧道赋 巴东赋 乙未年颂炎帝文 重修黄梅老祖寺记 张居正赞 潜江梅苑赋 二妃山庄赋 鄂州吴大帝孙权雕像赋 武昌首义碑林记 遗爱湖记 炎帝神农始祖像记 崇阳伊亭兴建记 重修问津书院记 万里茶道赋 茶经楼记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赋 第五辑 荆楚文化演讲录 历史上的大荆州 鄂东人文高地的历史脉络 兴亡千载说昭君 文化是长江的灵魂 神农与神农架 我本楚狂人——荆楚文化的探讨 一整条长江都装在你的心里 序言 既生荆楚, 幸何如哉! 众善之地, 是我故乡。 2006年,我接受湖北省 人民政府交办的任务,担任 上海世博会湖北馆的总策划 ,当数易其稿的展陈方案审 定通过后,我写下了以上的 四句话。 在担任总策划的近两年 时间里,我翻阅了大量的记 录或介绍湖北的资料:既有 历史的,也有当下的;既有 文化的,也有科技的;既有 城市的,也有乡村的;既有 山川的,也有人物的。学习 楚史,了解省情,立足当下 ,放眼古今。担任总策划这 一工作,有了一次全面学习 与理解荆楚人文精神、民情 风物的机会。我为自己是一 个湖北人而骄傲。所谓“众 善之地”,并非人文之独指 ,而是含蕴了山水物候、草 木谷植等自然资源。 从小读了不少描写故乡 的诗。王维的《杂诗三首· 其二》:“君自故乡来,应 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 梅著花未?”思念故乡从窗 前的梅花开始,万千心事犹 如凌寒的梅枝;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 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 处来。”归乡的游子遇到尴 尬,惆怅中更是流溢着愉悦 ;宋之问《渡汉江》:“岭 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归乡渡过汉江,忽然又生了 怯怯的情绪…… 游子心中的故乡,总是 那么迷人。深沉的眷念,孤 独的怀想,真个是“才下眉 头,却上心头”。 但是,我对家乡的感情 ,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少年 时,我最大的渴望就是离开 家乡,走向陌生的远方。我 的老家是鄂东黄冈市的英山 县,县城叫城关镇,也叫温 泉镇,我的童年与少年,就 是在不足五千人口的温泉镇 度过的。初中毕业后,我作 为城镇知识青年下放到了农 村,每天劳作之余,坐在河 边,眺望着层层叠叠的远山 ,心中念想,何时能走出这 大山的包围,去到令人神往 的新天地呢?那时的我,心 目中的新天地就是武汉、上 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 想任何一个少年,都会有一 颗躁动的心,都充满了对未 来和远方的向往与憧憬。正 是这种不安分,促使我更加 发愤学习,付出常人难以想 象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我离 开了故乡,成为省作家协会 的驻会作家。当我背着小小 的行囊,乘坐长途客车去往 省城武汉时,我还在心中暗 暗地告诫自己: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到了城市, 一定不要忘记生我养我的大 别山中的那一座小镇。 但是,不知不觉,我的 初心变了。在改革大潮席卷 中国的时候,日新月异的城 市生活仿佛是万花筒,它让 我目眩神迷。感官的享受与 物欲的膨胀一点一点地消融 了我的纯真,减弱了我的抵 抗力。 虽然,故乡仍然像一束 光,在我的意识中闪闪发亮 ,并让我产生归乡的冲动, 但真的回到故乡,无论是睡 觉的床,还是吃饭的碗,是 泥泞的山路,还是昏黄的路 灯,都让我产生了隔世之感 。时代的潮流仿佛冲刷不到 这里。而渴望新生活的我, 在心里拉开了与故乡的距离 。 尽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里,我在精神层面不再亲近 故乡,但我仍能守住底线。 我知道,嘲笑故乡是一种不 道德的行为。 四十岁之前,我基本在 省城生活。“读万卷书”是我 的目标,“行万里路,,则 因种种客观原因而无法实现 。快接近天命之年的时候, 我才开始人生的壮游。我几 乎走遍了中国所有的名山大 川,也到过世界上五十多个 国家。在省城时,鄂东英山 是我的家乡;到了华夏各地 ,荆楚大地便是我的家乡; 走到欧洲、美洲、非洲以及 大洋洲时,中国便成了我的 家乡。 随着家乡概念的扩大, 家乡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走 过一个又一个城市,涉过一 条又一条河流,翻过一座又 一座高山,我从来没有“笑 傲江湖”,却经常享受着“天 涯孤旅”。记得有一年的盛 夏溽暑,我在瑞士的阿尔卑 斯山少女峰上欣赏雪景时, 忽然莫名其妙地想起了我年 轻时在故乡写的一首诗:“ 风起竹邀花扫石,寒来云为 客添衣。山人活得无拘碍, 尽日危峰一局棋。”同是八 月“吴牛喘月”的日子,一在 故乡,一在异乡,一享清凉 ,一觉寒冷。时空的转换添 我惆怅,皮肤的感觉最为真 实。就在那一刹那,我对熟 稔的故乡有了新的认识,曾 经被我冷落甚至遗忘的故乡 景物,又重新生动起来,妩 媚起来。当然,这故乡既是 鄂东,又是荆楚,更是中华 。 年轻时,我很喜欢李白 的那句“我本楚狂人”,并以 楚狂人自居,窃以为中国文 人的传统非狂即狷。狂是李 白,狷是屈原。两人都是我 心仪的诗人楷模。涉世日深 之后,除开他们,我又喜欢 上了苏东坡,甚至觉得苏更 为亲切。这三个人,屈原是 地地道道的楚狂人,而李太 白与苏东坡,都是在湖北待 了一些年头的客籍诗人,却 都为湖北留下了不朽的名篇 。李白在安陆十年,苏东坡 在黄州四年,都在荆楚大地 上留下了他们的杰作与绝唱 。每每想起他们,我便汗颜 。李白在黄鹤楼上看到的孤 帆远影,他之后,还有人看 到了吗?苏东坡在黄州赤壁 醉后吟诵“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可是 ,不管大江涌浪淘走了多少 英雄人物,他自己 导语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本书以“家住长江边”为主题,汇集了本土著名文化学者熊召政关于湖北的散文随笔精品。全书将故乡情结贯穿始终,以饱含深情的文字使得荆楚山水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有描写风景的隽永美文、典雅辞赋,有探讨地域文化的趣味小品,也有谈古论今、纵横文史的文化演讲录,以作者对故乡人文地理的感受、认知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体现了从历史中走来而又对现实生活充满审思与热爱的态度。 作者充满智慧又贴近生活的表达,将宏阔的家国情怀与普通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人生际遇相联系,于平凡叙事中讲述对故乡、家园、祖国的深厚情感,令人为之动容。同时,其于不同年龄段撰写的文章,又真实、鲜活地反映出时代变迁而山河依旧,形散而神不散,形成了家住长江边、共饮一江水的中国人的一段生命叙事。此外,书中关于故乡与外乡、出走与回归、放达与内敛、愿景与现实等话题的讨论,发人深思,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