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描述岭南古城雷州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百态,同时穿插了作者与这座城市之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期待。作者以年轻新锐的眼界,以个人与古城共同成长的过程为主线,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讲述古城的故事,描绘古城在历史更替中形成今日之面貌的源流。展示了这座“岭南古郡、海北奇观”古城的风俗之美、人文之美与旖旎风光。全书文笔生动、富有情怀,可以帮助年轻读者留住历史记忆、记住文化乡愁。 目录 前言 辑一 海北名邦 天南有重地,海北有名邦 闽海恩波流粤土 建城之始,毁城之叹 因“雷”得名 千年古港的寂寞与沧桑 明珠,还是血珠 雷阳精神,薪火相传 辑二 古邑寻踪 雷州人的朝圣之地 伏波祠内两将军 走进陈瑸故居 寇准与真武堂 供奉神农的医灵堂 文笔蘸墨池,状元联及第 朝天门外 高山藏古寺 天宁寺怀古 欲把西湖比西子 香火如今数十贤 陆公泉遗址 辑三 市井美食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 围炉煮酒话山羊 番薯杂谈 蛤蒌饭的味道 雷州年糕叶搭饼 小吃飘香 一场乡村婚礼 雷歌里的美食 辑四 乡土节俗 东林:富贵双全的文化村 邦塘:雷州第一村 潮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一座村子的手作复兴之路 龙门看瀑布 骑楼风情,古韵犹存 被历史遗忘的风景 失传的“雷州换鼓” 图腾石狗 众神皆拜 舞蹈活化石 宴会飨槟榔 说不尽的水烟筒 辑五 乡音未改 打囤过年 挑扁担的糖糕客 日暮湖畔听雷剧 住在稻香的地方 追风的少年 冬季到雷州来看绿 乡音未改 一场电影里藏着我的童年 回不去的故乡 精彩页 雷州半岛的美食讲究原汁原味。简而言之是新鲜的食材、简单的烹饪、简单的佐料,所以雷州很多美食都是白切而成。现在雷州城及各乡镇,可以说逢市必有白切狗,有些人甚至喝酒时无狗不欢。同样受欢迎的还有白切鸭,它的做法和白切狗相似,把杀洗干净的鸭肉放进清水里煮,待鸭肉煮熟后捞起即食。吃的时候佐上蒜末调味的酱油,再加点红辣椒仔和花生油,可谓“不羡鸳鸯不羡仙,只求白切鸭半边”。白切鸭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与之相伴的米饭,这种用鸭肉汤煮成的鸭仔饭,味道不是一般的香浓,不但雷州本地人喜欢,连很多外地人也会吃上几碗。 随着冬日的气息渐渐变浓,乡镇的街头开始有人架起油锅做生意,她们多是中年妇女,卖的是雷州人十分熟悉的“栏圈饼”。做栏圈饼所需要的工具不多,只需一口锅、一箱油、灶炉、铁架、模子,以及备好的干木柴、面粉及精心炒好的美味糯米饭等。栏圈饼的做法不算复杂,首先在模子里填充好糯米饭,然后压平,再在上面撒一层面粉水(能防止糯米饼被炸烂),再放到锅里油炸,当炸到橘黄色时便可捞出,放在铁架上晾油,此时的栏圈饼嗤嗤地冒着油花,看着都想咬上一口。栏圈饼一定要趁热吃,因为刚起锅时外皮香脆,内馅润滑爽口,凉了之后再吃,口感会大打折扣。 以前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单用糯米饭炸就觉得好吃。如今,为了满足讲究享受的食客的口味,商家不断往糯米饭里加入一些配料,比如细嫩的肉粒、虾米、香料、葱花等,这样栏圈饼吃起来更加美味,但它的价格自然也会涨一点。小时候我很喜欢吃栏圈饼,只要身上有点零花钱,趁放学就会去买,然后躲在偏僻处小口小口地吃,舍不得一下子吃完了。那时谈不上享受美食,只要有得吃就是一种享受。躲着吃完后,便用手把嘴唇擦干净,然后用水一洗,再一抹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避免回家被母亲发现而挨骂。栏圈饼是我的童年美味之一,如今更成了我回忆家乡以及美好童年的载体。工作之后我回雷州还会特意去买,不仅可解嘴馋,还可以发朋友圈让在外的同乡朋友“羡慕妒忌恨”。 与栏圈饼一起卖的通常还有炸番薯,这个非常受现在的小孩子喜爱。雷州半岛种植番薯的历史很悠久,但炸番薯也就几十年的历史。在冬天的街道经常可以看到勤劳的妇女,熟练地把番薯切成大片,放到面糊里过一遍,使番薯的表面沾上面粉,然后放到锅里油炸。过一会捞起来放在铁架上,香飘数里,常常吸引来往的路人驻足,有时炸的速度都赶不上卖的速度。炸番薯很讲究番薯本身的质地,尤以红皮黄心和紫红薯为佳,价格自然也不同,小块的卖一元,大块的要一元五角,还有的卖两元。我住的小区门口的炸番薯都是卖两元钱,不要觉得它贵,排队等着购买的人多的是,一出锅就被人买去了,有时要吃上一块炸番薯至少要等上五分钟。 这些油炸食品吃完确实解馋,如果觉得油腻,还有一些小吃可以解腻,比如雷州酸菜和芒果等。雷州酸菜是用芥菜腌制而成,其制作的方法是先把芥菜洗干净,然后把菜叶和菜骨剔开,在密封的容器里,铺上几层包心芥菜,撒少许盐,一层一层铺好,用适量开水把盐化开,成为盐水,再倒入密封容器,密封好盖子,十天后就成了酸中带甜、又香又脆、色味俱全的酸菜。尤其是菜心,尝起来更是酸脆鲜嫩,风味纯正。以前我和父母到乡镇赶集,除了会买五毛钱的酸菜回家,还要打包一小袋酸菜水,就是腌制酸菜后留下的汤汁,味道酸中带甜,甜中又有点酸,吃起来十分过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