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汉字传播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翔实的文献全面勾勒出汉字对周围地区文字的影响,有诸多创见。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是“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简述汉字的形成历史及发展史;第二章是“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讲述西方标音文字分三路传入中国,形成各个民族的标音文字;其余五章是全书的重点,讲述汉字向周围地区的传播历史,共分向西传播史、向南传播史、向北传播史、向东北传播史、向东传播史,既涉及向民族地区的传播,也涉及向国外的传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汉字传播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陆锡兴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汉字传播历史的专题性著作,作者以翔实的文献全面勾勒出汉字对周围地区文字的影响,有诸多创见。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是“汉字的形成和发展”,简述汉字的形成历史及发展史;第二章是“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讲述西方标音文字分三路传入中国,形成各个民族的标音文字;其余五章是全书的重点,讲述汉字向周围地区的传播历史,共分向西传播史、向南传播史、向北传播史、向东北传播史、向东传播史,既涉及向民族地区的传播,也涉及向国外的传播。 作者简介 陆锡兴,上海市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文献学、古代器物学研究。1980年以来发表论文120余篇。1989年出版“汉代简牍草字编”,1991年此书获第四届王力语言学奖,另著有《汉字民俗史》等。2018年起将陆续推出《汉字形体史》《汉字演变史》《汉字美术史》等专著。与此同时致力于古代器物研究,主编“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已出版多卷)。2017年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汉字传播史”韩文版在韩国民俗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汉字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统一 一 夏商已有成熟的文字 二 文字纷乱的战国 三 秦统一文字 第二节 历史上重要的正字活动 一 俗字的产生 二 正字与俗字的关系 三 汉代的正字活动 四 俗字泛滥的六朝 五 唐代楷体正字的确立 六 方字的形成与作用 第二章 西方标音文字东传的影响 第一节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一 西方标音文字的产生 二 西方标音文字的传播 第二节 标音文字东传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一 中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二 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三 南路传播而形成的民族文字 四 藏文在中原的流传 五 蒙古文在中原的流传 六 八思巴篆字 七 满文的篆体制度 八 圈点满文 第三节 标音文字在汉地的传播及影响 一 西方标音文字在汉地的流传 二 西方标音文字对汉字的影响 三 汉字标音化的尝试 第三章 向西传播史 第一节 向西域传播史 一 西域多元文化和多字制 二 楼兰、且末与尉犁的汉字 三 车师——高昌的汉字 四 龟兹国的汉字 五 于阒的汉字 六 精绝——尼雅汉字 七 汉字传入西羌 第二节 中原文字在巴蜀的传播 一 夏商、西周文化对巴蜀的影响 二 巴蜀的图形符号 三 巴蜀方块文字 四 巴蜀文字的统一 第三节 受汉字影响的彝族文字 一 彝族先民与巴蜀、汉文化的接触 二 彝文的来源 三 彝文的体制 四 历史悠久的彝文文献 第四节 汉字在南中的传播 一 汉字传入夜郎 二 汉字传入古滇 三 古滇无文字 四 汉晋时期滇中汉文化 五 南诏与南诏文字 六 大理国与大理汉字 七 白文的起源 八 白族的白文 九 汉字白文的体制 第四章 向南传播史 第一节 汉字在吴楚的传播 一 楚地文化与文字 二 吴越文化与文字 第二节 汉字在闽越的传播 一 闽越与中原的关系 二 汉字传入闽越 第三节 汉字在岭南的传播 一 南越国使用汉字 二 中原文字传入西瓯 三 中原文字传入骆越 第四节 壮族使用汉字 一 壮族使用汉字的历史 二 汉字壮文 三 汉字壮文的作用 四 汉字壮文的不足 第五节 苗族使用汉字 一 苗族文字的传说 二 古篆苗文与汉字苗文 三 清代以来的各种苗文 四 汉字苗文的体制 第六节 其他少数民族使用汉字 一 瑶族的汉字瑶文 二 侗族的汉字侗文 三 布依族的汉字布依文 四 傈僳族音节文字中的汉字 五 水族的水书 六 水书的性质 第七节 越南使用汉字 一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 二 喃字的形成 三 汉字与喃字的命运 四 南岱依的俗字 五 中国的京族喃字 第五章 向北传播史 第一节 中原文字传入白狄 第二节 匈奴和匈奴的文字 一 匈奴本无文字 二 中原文字传入匈奴 第三节 汉字在西夏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西夏 二 西夏文的创制 三 仿自符篆的西夏文 四 富有特色的标意文字 五 西夏文的字体 六 西夏文始末 七 蕃字汉字的双字制 八 西夏文的语言文字书 第六章 向东北传播史 第一节 高句丽使用汉字 第二节 渤海国使用汉字 一 海东盛国渤海 二 渤海国的汉字 第三节 汉字在契丹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契丹 二 契丹字的发现与研究 三 汉字与契丹字的双字制 四 契丹文的创制和使用 五 契丹大字 六 契丹小字 第四节 汉字在女真的传播 一 汉文化影响下的女真 二 多字制的金代 三 汉字在金廷的使用 四 女真字的创制和使用 五 女真文的发现与研究 六 女真文的构造 七 女真文的意字和音字 八 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 第七章 向东传播史 第一节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一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 二 吏读 三 减字到略字 四 谚文字母出于古篆 五 谚文的合字 六 谚文的产生与推广 七 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命运 第二节 汉字在日本的传播 一 汉字传入日本 二 汉字的日本化 三 日本标音字母的产生 四 日文的方字 五 假名字母产生之后的汉字 六 汉字传入琉球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