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莫生于1987年,这个年份意味着,只要父母遵纪守法,她就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发现母亲想要一个男孩时,张小莫八岁。找出母亲产前日记的那个午后,是她成长的一道分界线。
这是出生在这一年的女孩,似乎无比幸运,又慢慢发现自己还是要与不幸斗争的故事。五十余位不同年龄的女性的生命群像,展现了这个时代身为女性的命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数千个像我一样的女孩(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简洁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张小莫生于1987年,这个年份意味着,只要父母遵纪守法,她就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发现母亲想要一个男孩时,张小莫八岁。找出母亲产前日记的那个午后,是她成长的一道分界线。 这是出生在这一年的女孩,似乎无比幸运,又慢慢发现自己还是要与不幸斗争的故事。五十余位不同年龄的女性的生命群像,展现了这个时代身为女性的命运。 作者简介 简洁,青年作家,资深编辑。2011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之后在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担任百余册期刊和图书的责任编辑工作,对于带领新手作者写作入门和帮助作者精进写作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 已出版文集《少女与霓裳》。获第五届华语原创小说评选新锐作者奖、最佳作品奖,202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豆瓣阅读小雅奖。小说《数千个像我一样的女孩》即将出版。 目录 上册 楔子 小兽的本能 第一章 幼兽的秩序 第二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三章 拥有姓名的男孩 第四章 一直在告别 下册 第五章 女生一号 第六章 孤独的星 第七章 半岛与河 第八章 雨季末 爱弥儿(代后记) 导语 以女孩张小莫为第一视角的成长小说,故事时间线从1997年到2005年,涵盖了一个生长在内地南方小城的女性,十岁到十八岁的生命历程。 从八岁到十八岁,她十年人生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离开家,去往远方。 成长的循规蹈矩,爱的束缚与偏离。一代人唱着青春幻灭的歌谣,在薄暮中浮沉。 后记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 ,重要的是一切现有的和 将有的时间、地方、人和 东西;我们的个体只不过 是我们自己的最小的部分 。我们可以说,我们每一 个人都扩展到了整个的世 界,在整个的大地上都感 觉到了自己。 ——卢梭《爱弥儿》 高考之后的很多年里 ,张小莫都还会做关于考 试的梦。 按理说,对她来讲, 是不应该有这样的梦魇的 。她总是梦见,自己在考 场上答题时间不够,考试 结束的铃声响起。然后她 从噩梦中惊醒,在幽深的 夜晚,慢慢辨别现实和梦 境。等神志慢慢清明,知 道虚惊一场,然后如释重 负。 后来她看弗洛伊德, 讲人如果梦见过去顺利的 事在梦境中失败了,是因 为现实中又将面临重要的 考验,以此来说服自己给 予信心。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 那说明,在她的大脑里, 还没有比考试更强烈的证 据,能够让自己确信眼前 困难的事将会顺利。 高三的那一年,有一 本书她买了很多次给朋友 当礼物,叫《我爱阳光》 ,里面的主人公是保送生 。保送的意思是,可以避 过这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 讲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张小莫在那时,非常羡慕 。不用高考的高三,会是 什么感受呢。那样的高三 ,势必与她的高三,有着 完全不同的质地。 人生的节点被淡化, 打通一条坦途,绝不会像 她一样,有着那样厚重的 未来屏障。 她给自己下的隔绝太 深,以至于当她走到屏障 另一端后,这种隔绝感都 异常深刻。在高三的那一 端,她分不出心思看未来 。而在未来的那一端,望 回高三之前,也莫名困难 。 二十一岁的时候,她 终于有机会,也懂一懂小 说主人公的感受。她作为 留校的第一名,保送了研 究生。在金融海啸的那一 年,看着身边的同学为考 研、出国、找工作奔忙, 她好像也知道了那种于一 个节点之前,对未来毫无 屏障的感觉。 在这一年生日的时候 ,母亲给她的生日礼物, 是一封信。 这并不寻常。十八岁 以后,她每年的生日礼物 是那个月的生活费会多 200块钱,让她在遥远的 城市,自己买齐生日三件 套:一个蛋糕,一份鱼香 肉丝,和一条新裙子。 信的前半部分,张小 莫其实已经看过。给家里 打电话的时候,母亲说她 想记录一下她的成长,从 她出生开始写起。虽然只 是短短的几百字,但被别 人书写的感觉,很是奇异 。记录得那样细、那样慢 ,以至于她以为,母亲是 要每天写一点,写成关于 她的一部长长的传记。 用文字书写的母亲, 是她所陌生的。比如,在 人生的前十八年中,她从 来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卢 梭的名字,也不曾听过母 亲读过什么文史哲的书。 父亲总是嘲笑母亲,不读 书、不看报,母亲也对书 籍并不重视,本来家里的 书柜,一半是父亲年轻时 买下的世界名著,一半是 母亲的数学书,不教数学 后,母亲嫌占地方,把自 己那一半书都卖了。在张 小莫上大学后,母亲甚至 还想卖掉她从小一期不落 收藏的杂志,她闹了几次 ,也不过把这些杂志被丢 的命运推后了一点。 张小莫和父亲,都是 敝帚自珍的人。张小莫会 殷殷切切地回忆,那些杂 志在她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即使不会再看了也要留 着。父亲会慷慨激昂地回 忆,那些定价几毛钱到几 块钱的书,是他在当兵时 如何省吃俭用买回来的, 宁可吃不饱饭,也要买书 。只有母亲,丢起她那半 柜子的高深的数学书,像 是一点都不心疼。比起这 些再也买不到的七八十年 代的书,母亲像是觉得, 这位置空下来塞杂物更划 算。 在这种时候,张小莫 会短暂地和父亲站在一边 ,认定母亲是个不爱惜书 ,更不懂文学的人。从小 到大,母亲从来不赞成她 在“闲书”上花钱——所有 不是教辅的书,都被归为 闲书。所以,她看的书, 除了给同学送礼的那几本 ,几乎都是从图书馆借的 ,或是在书店站着看完的 。这也旁证了父亲嘲笑母 亲不读书的论点。 只有一次,她去本地 的出版社实习,带了要校 对的诗集回家。并不是多 好的诗,看上去像是自费 书,但母亲看到了,问她 能不能拿过来看,说自己 喜欢诗。那时张小莫愣住 了,一个喜欢诗的母亲, 是她从未了解过的母亲。 就像这一次,她从来 没有想过,会在母亲笔下 看到卢梭和爱弥儿。她更 不知道,母亲是以这样的 理念,将她养大。 她看得百感交集,但 又兴致勃勃。因为隔着电 脑屏幕,感动和尴尬远方 都看不到。她觉得母亲这 样写写也好,总比父亲坐 在电视机前抄几句台词, 母亲就凑上去问他写什么 ,父亲就说她疑神疑鬼要 好得多。 她已经做好准备,从 这些传来的文字中,更多 地了解母亲的另一面;也 可以细细地从另一个视角 ,看看自己的成长。好像 是从这个时候,她开始想 ,自己的人生,是否有值 得书写的可能。 想要有一本自己的传 记,这样的想法太自大了 ;但如果从一位母亲的角 度来写自己的孩子,好像 又合情合理。 但这样的文字,母亲 只发了两次就停笔了。第 二次发过来的文档里,合 并了第一次的文字,作为 给她的生日礼物 精彩页 母亲绝经那一年,张小莫不在她身边。 准确地说,从大学毕业后,张小莫就没有和母亲长时间地一起生活过。小时候常调侃的母亲的更年期,她完美地错过了。知道这个消息,还是双十一大促时囤货,打电话问母亲要不要给她也囤一些卫生巾。母亲说,不用了。“为什么不用了?”张小莫问出口之后陡然就明白过来,把话题岔开,心里某一处,却有一种既惆怅、又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我这辈子,再也不会有兄弟姐妹了。”张小莫在心里说了一句病句,但在那瞬间,她就是这么想的。 母亲其实是想要一个男孩的。知道这件事时,张小莫八岁,对着从书柜深处翻出的母亲的日记本,不知所措。本子是暗红色的,有一条红绸细带,内页印着暗花,记叙着母亲产前怀孕的喜悦,从知晓怀孕的消息,告诉父亲,到进产房前,“我们共同期待着属于我们的儿子的降生”。日记到这里为止,没有后续。 母亲的字,和父亲的比起来是不太好看。平时张小莫需要签名的作业和试卷,都等到父亲回来才签。张小莫从来没看过母亲写那么多字,从字里行间中,她感到了自己存在的尴尬,那样兴高采烈的母亲,是怎样迎接自己的出生的呢?日记后的空白,没有给她答案,但有时,空白也是答案。 在那个八岁的午后,如同小兽生来就有的本能般,张小莫将日记悄悄放回原处,装作无事发生。 如果不是这个意外发现,张小莫的少年时代应该是对“重男轻女”这个词毫无概念的。 张小莫生于1987年,这个年份意味着,只要父母遵纪守法,她就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童年的她还有种不切实际的天真。奶奶生了三个男孩,父亲三兄弟,叔伯家生的都是儿子,张小莫是这一代唯一的女孩,他们叫她小公主。“我们家,男孩不金贵。”奶奶如是说。 这句话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味。在要显得那一家子娇宠她时,奶奶这样说;在三叔和三婶吵架时,奶奶也这样说。“你不要以为生了儿子在这个家就有什么了不起,在这个家,男孩不金贵。”长大之后,张小莫才能回味过来,老人家脸上,是生了三个儿子的骄矜之色。 张小莫的天真,还是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毕竟,没有什么证据能显示父母不爱她。 或者可以说,父母对她的宠爱在亲戚中有目共睹。有时,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了旁人如何对待孩子。张小莫察觉到这一点,是大学时有次和小姨逛街,想帮小姨拿东西,小姨不肯,而换成是表姐,小姨会心安理得地把东西都给表姐提。这种不肯,某种程度上来自一种顾忌:连你妈都不舍得你拿东西,我怎么敢。张小莫的成长环境,未必富有,但因为父母对她的方式,让她在成长中,有一种让亲戚顾忌的珍重。 因此,八岁那年发现的母亲的日记,藏在张小莫心里很深的角落,但警觉和危机感,却是从此就埋下了,那是与母亲之间从此存在秘密的分界线。那份警觉,是母亲在试探她时能对答如流——“如果你有个弟弟你会怎么样?”“我会把他塞进床脚。”大人们哄笑,然后这一段就揭过。 母亲却把张小莫的这个回答记得紧,每隔三五年,就要拿出来取笑她。非常久的后来,张小莫才能体会出这取笑背后的残酷深意。 支离或片段的,张小莫知道在她出生后,母亲还怀过孩子,不止一个,只不过他们都没有存活下来。“最大”的那个,只比她小半岁。张小莫是在她半岁大时突然断的奶。儿时的照片里,她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营养不良的样子,头发发黄细弱,和出生时就有的黑亮毛发相差甚远,她知道自己有一段被大人们取笑是“黄毛丫头”的幼年,却在很久之后才知因果由来。母亲的试探,应该是发生在某一段意外怀孕中,而张小莫年少时的回答,让母亲不再挣扎。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