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唯一具有语言的动物。《修辞术》体现了他对语言和公共演说活动的研究与洞察。因内容广博,思辨精深,《修辞术》受到许多哲学名家的重视,由此开启了一条独特又隐秘的“哲学史”。 本书通过澄清说服法、论位、情感、德性和想象等概念来探明这部作品在逻辑学、灵魂论、伦理学和美学等方面的哲学价值,进而揭示《修辞术》如何建立了一门哲学性和理论性的演说技艺。 作者简介 何博超,198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古希腊思想文化在东方的传播,以亚美尼亚和阿拉伯地区为主。著有《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在《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译有学术著作《心灵与自我的希腊模式》等七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 目录 文献缩写 导论 第一章 《修辞术》概述:文献与哲学阐释史问题 第一节 《修辞术》的写作时间 第二节 《修辞术》的篇章安排及其哲学体系 第三节 《修辞术》的版本流传和哲学性研究史 第二章 哲学式修辞术的定义 第一节 定义之前:□(希腊语言)标定的修辞术与辩证术的关系 第二节 定义的做出:作为能力的修辞术 第三节 定义之后:“元-修辞术”的建立 第三章 《修辞术》的方法论:说服法□(希腊语言)问题 第一节 □(希腊语言)概念的多重含义及其矛盾 第二节 《修辞术》对□(希腊语言)的使用与规定 第四章 《修辞术》的逻辑学问题:论位□(希腊语言)概念 第一节 □(希腊语言)概念的基本义和《论位篇》的用法 第二节 □(希腊语言)在《修辞术》中的定义和在《论位篇》中的功能 第三节 《修辞术》对□(希腊语言)的构建:特殊论位与普遍论位 第四节 夸饰与削弱的问题 第五章 《修辞术》的灵魂论问题:□(希腊语言)概念以及情感理论 第一节 □(希腊语言)及其同族词的基本词义 第二节 □(希腊语言)在亚里士多德作品中的含义:从性质到情感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情感观综论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对情感的伦理学和灵魂论考察 第五节 《修辞术》对情感的哲学式研究 第六节 《修辞术》第二卷第七章的情感哲学以及□(希腊语言)的误译问题 第六章 《修辞术》的伦理学问题:德性观 第一节 《修辞术》对德性的界定与使用 第二节 展现演说的赞扬对象:德性及其定义 第三节 伦理学作品对灵魂两种德性的区分 第四节 《修辞术》的自然德性 第五节 《修辞术》的品性概念 第七章 《修辞术》的美学问题:“置于眼前”方法 第一节 “置于眼前”简史 第二节 《修辞术》中作为生动隐喻的“置于眼前” 第三节 “置于眼前”与想象 余论 中国修辞学的活力与重建 参考文献 致谢 专家推荐信一 专家推荐信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