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上的家乡(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亮程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我在自己逐渐变得昏花的眼睛中,看到身边树叶在老,屋檐的雨滴在老,虫子在老,天上的云朵在老,刮过山谷的风声也显出苍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菜籽沟村堆满了故事:鸡鸣中醒来,日出而作,且耕且读,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看树上开会的乌鸦,等一只老鼠老死,做梦的气味被一只狗闻见;想象开满窗户的山坡,关心粮食和收成,在一棵大树下慢慢变老。这些飘在空中被人视若寻常而熟视无睹的故事,都是他的生活大事。
世界也是一个更大的菜籽沟村。远路上的新疆饭慰藉的是旅人疲惫的身心;一条长达三百多公里的牛羊转场道路,每年有数百万牲畜浩浩荡荡行走其间,绵延数千年;藉藉无闻的老人,一生中所有的礼仪,似乎都是为樶后盛大的葬礼所做的预演……心安即是归处,花开花落,死生忙碌,我们樶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
目录
菜籽沟早晨
菜籽沟早晨
我认识乌鸦中的老者
鸽子
我做梦的气味被一只狗闻见
麦收
挖坑
黑暗
赵木匠
醒来
月亮在叫
等一只老鼠老死
两只老鼠的半个冬天
我们院子的猫
大白鹅的冬天
开满窗户的山坡
麻雀
洪水
挖坑捉雁
大地上的家乡
远路上的新疆饭
大地上的家乡
牧游
一九九九:一张驴皮
一个人的时间简史
一本书回到家乡
一袋没有的盐
后父的老
长成一棵大槐树
椰落
斯古拉
长成一棵大槐树
那个从天坑往外背土豆的人
从北疆到南海
云间白帝城
在南京听虫鸣
在金佛山遇见自己
夏花与秋叶
后记
导语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自然文学大师刘亮程樶新作品,获奖后首部作品。
感动无数人的散文经典、中文写作的典范之作《一个人的村庄》后时隔多年的回归之作,以陶渊明的悠然+宫崎骏的时空,倾情书写大地与家乡的诚挚篇章,凝聚其十年思想文化精华。
中国版《瓦尔登湖》:走进喧嚣都市外的另一种生活,木垒书院中真正令人“向往的生活”:在虫鸣鸟叫中醒来,在一棵树下慢慢老去。“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
重新认领家乡:“我们都注定是要失去家乡的人”,心安即归处,每个人樶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
万物有灵的生命观、自然观:“大自然是樶好的教育”,“人在哭泣的时候,虫子也在叫”。
关于工作与内耗:深刻体悟一位智者的生活经验,从教育观到工作观再到育儿观,拒绝内卷,任何困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关于如何自然地老去:“老是躲不过的,跑到天边也躲不过去。我愿意在这样的山水间度过自己的晚年。”勇敢直面必然到来的成长与衰老,收获内心的笃定安。
书评(媒体评论)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
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
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
——作家 李陀
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樶后一位散文家,他
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
,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
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
无助、快乐和幸福。
——诗人、学者 林贤治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
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
旷野里,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
。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
,读到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
安慰。
——作家 李锐
他对时间如此敏感。他谈论时间的时候,实际
上表现了一个作家意识深处,对人生短暂的一种哀
怜一种悲悯,对人的生命面对死亡时无可奈何的一
种哀怜一种悲悯。
——作家、学者 摩罗
我多年来想写的一种文字,被刘亮程写出来了

——作家 韩少功
精彩页
在一棵树下慢慢变老
喻雪玲:来书院之前,我在“木垒书院”公众号上看到您在《西部》写作营开班会上作了《和草一起长老》的主题发言,对学员提出的几点要求中就谈到要爱护这里的草木。这次来书院,深切体会到刘老师对草木情感至深。书院有上百种植物,真如一个百草园,刘老师认识其中多少种草木呢?
刘亮程:具体认识多少种说不上,我可以带你们边走边了解。这是青蒿,民间叫臭蒿,其实不臭,只是香味比较冲。里面那棵是艾蒿,艾蒿和青蒿有区别,但一般人分辨不出,把青蒿当艾蒿。民谚说“五月艾六月蒿,七月八月当柴烧”,艾蒿五六月采集青嫩叶子,待到长老就是烧柴了。这个是蓝刺头,它没有结刺头之前,当地农民干活累了把它的水嫩茎秆折断,剥了皮直接吃,有解渴充饥、恢复体力之效。蓝刺头长老后是一个带毛刺的圆球,很容易粘在人身上,哈萨克人把它叫“野寡妇”。那边是鼠尾草,远看像薰衣草。这是稗子草,牛羊喜欢吃。这个生长着大片叶子的是牛蒡,它的根茎伸在土里,是很好的食材。这是芨芨草,古诗中叫白草,是以前人们用得最多的一种草,可以编草鞋、扎扫帚、编帘子,还可以做芨芨草绳。草绳和麻绳是农耕时代用得最多的绳子。
那片长得笔直的是麻,我们小时候村里大片种植。以前县上有棉麻公司,专收棉花和麻。麻可以制麻衣、做麻绳,叶子可以制麻烟,有轻度致幻作用。
野油菜最多,遍地都是,它的种子小而多,不怕被鸟和老鼠吃光。一万颗种子里有一颗落到土块缝里,有点雨水就能生长出来。你看厨房前面这一片,年年长满野油菜。野生植物都是自播自种,自生自灭。让一样植物灭绝是不容易的事。植物有各种各样保存种子的聪明办法。比如苍耳和蓝刺头的种子都带毛刺,会粘在动物身上。我们家黑狗月亮身上每年都会粘一些带刺的植物种子,它们在狗身上不会被鸟和老鼠吃掉,也不会腐烂。到春天狗脱毛时种子落在地里。狗成了植物种子的保管者和播种者。
喻雪玲:提及这些乡间植物,刘老师真是如数家珍,想来与您早年的乡村生活经验分不开。我也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皆有情趣,人与植物相互依存。时值八月,书院的杏
树上还缀满黄澄澄的杏子,但好多杏上有虫眼,这是怎么回事?
刘亮程:由于在天山脚下,书院的杏子比其它地方晚熟一个月。我们书院有四十多棵杏树,刚来那几年,杏熟时每棵树上的杏子都尝尝,这些老品种杏树,每棵的味道不一样,杏子大小也不一样。我们从来不打农药,杏子会被虫吃。但一般每个杏子里只有一个虫子,不会有两个,两个虫子会打架,也不够吃。有虫子的杏子都早熟,虫吃杏子的时候,杏子有一种急迫感,会尽快成熟。掰开来,杏子一半是好的,虫吃一半,人吃一半。等到杏子全熟时,树下落一地,一半有虫眼,虫吃剩的杏子我们也吃不完。熬杏酱晾杏干。
喻雪玲:您看那棵杏树,已经枯萎一半,是不是生病了?树好不容易长这么大,却要面临死亡,真是可惜。
刘亮程:这棵杏树年岁跟我差不多,算是老杏树了。树一旦面临干旱或虫害,就会做减法,死掉一半活一半,靠活的一半把命续下去。等哪一年雨水充足再发芽、长枝。就像人一样,要是胳膊腿不行了,为了保命就要截肢。在自然世界中,这是生存法则,为活命得舍弃许多。哪怕活得残缺不全。
树有两重命,第一重是树活的时候,生叶展枝,开花结果。树死了或被砍伐,就以木头的形式开始另一重生活,被人做成家具或盖房子。一直到最后腐朽掉,归到土里,树的一生才过去。正如人过完今生,变成鬼活着,在我们的文化里,生命悠长地存在着。万物都平等。
喻雪玲:在刘老师眼中万物有灵,草木皆为友朋。您认识并熟知它们,不仅了解它们生长时的状态,还思考它们的来世生存。我始终记得您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曾说过“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在书院生活这么久,我发现书院中的树自由生长,落叶随风飘落也不清扫,这些草木对老
师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刘亮程:我们选择在这个院子生活,就是选择一种自然的生活,与草木共生存,与万物和谐相处。书院的理念也是:爱护草木,与草木动物一起生活。书院所有的树都自然生长,我们不会去修剪,树想长几个枝想发多少杈,都是树说了算。修树是人的想法,不是树的。砍树树会疼,树的尖叫人听不到。人被拔一根头发会疼,树一样也是生命。我们保持了树的完整状态,任其自然生长。让树把所有枝叶向每个方向舒展开来,最后活成一棵自然中的树。我们也想像树一样生活,可能吗?从小到大,我们被修剪得太多。但我可以欣赏这些野生的树。这些年龄跟我相仿的树,比我年长的树,我们一起活。我希望在一棵树下慢慢变老。都说人活不过树。人还活不过草呢。但人能在草木中思想。人的想象是一棵看不见的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
书院中的好多草木是我小时候认识的。刚来这个院子,不认识这里一个人,但见到这些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