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人才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乡村职业经理人作为乡村经营的专业人才,带动村民通过经营实践,盘活乡村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建构以村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及乡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探讨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如何参与乡村经营并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案例分析,本书系统梳理了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共富乡村实践中的痛点与难点,反思了既往由外部力量驱动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了内外资源链接的内生发展路径的优势,从“多主体合力”和“数字化赋能”两个维度提炼了乡村产业兴旺与共富乡村实践的有效机制,并剖析了乡村职业经理人在共富乡村实践中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邱泽奇,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设计、试调查(2008)以及第一次调查(2010)的组织者,第一任PI组组长;兼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2012-2016)、名誉院长(2016-2020);致力于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研究、调查方法的研究、社会项目的评估研究。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导言 第一章 乡村经营中的“多主体合力”与“数字化赋能” 引言 一 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 乡村产业振兴的反思与探索 三 多样化的乡村经营与“共富乡村”实践 四 案例共性:“多主体合力”与“数字化赋能”助力乡村经营 五 “共富乡村”与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部分 “共富乡村”实践案例 第二章 “强势动员”与“多方共创”的“共富乡村”实践——黄禾岩村案例 引言 一 “共富乡村”组织机制 二 乡村CEO培育 三 产业发展路径 四 农民主体地位 五 经验、挑战与对策 第三章 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的“共富乡村”实践——来陆村案例 引言 一 来陆村概况及发展痛点 二 来陆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三 来陆村乡村建设的特点:社会组织的深度参与 四 来陆村发展的潜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第四章 “市场导向+人才赋能”的乡村经营之道——靖宁村案例 引言 一 靖宁村产业兴旺的痛点与突破口 二 靖宁村“共富乡村”建设实践 三 靖宁村发展经验总结 四 发展中的问题与建议 第五章 都市驱动的乡村多业态打造——桉富村案例 一 共富路上的痛点与难点 二 桉富村的乡村产业振兴实践 三 桉富村乡村产业振兴的堵点 四 桉富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 多村联动的“全能型”农文旅业态实践——“云间花苑”案例 引言 一 “云间花苑”的多主体参与 二 “云间花苑”的典型经营者——乡村CEO 三 “云间花苑”的多业态实践 四 “云间花苑”的“共富”模式 五 归纳与总结 第七章 “陪伴式成长”与山区民族村落的内源式发展探索——小瑶河村案例 引言 一 “小瑶河村实验” 二 小瑶河村发展中的多方力量 三 内生发展的困境 四 建议与启发 第八章 以农民为中心的农旅振兴实践——达观村案例 一 达观村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二 专家团队提供信息 三 政府强势推进产业 四 农民成为发展中心 五 总结、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政策建议 课题组及各章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