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当今国内外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的特色与实际,提出了某些有待探讨的科学问题,旨在适应国内外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研究发展的实际需求,努力为同行提供一本具有权威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总论、弓形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基因结构与基因分型、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组学、生化代谢、效应蛋白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宿主免疫应答、致病机制、人体弓形虫病、动物弓形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流行病学、疫苗研究、预防与控制、实验室技术,以及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应用等。弓形虫除了作为模式生物外,弓形虫病更是全球公共卫生、医学与动物医学共同关注的疾病,因此百余年来研究文献如汗牛充栋。 作者简介 沈继龙,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安徽省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安徽高校人兽共患病省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省检验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省检验检疫卫生检验专业分会副主任,国家核心期刊《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副主编,《临床输血与检验》常务副主编;主编或作为编委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等34部;历任安徽医科大学科技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兼外事办/港澳台办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政府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初审和终审专家,卫生部教材办检验医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的发现 第二节 弓形虫的分类与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弓形虫病的传播 第四节 宿主种类及其感染特征 第二章 弓形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 第一节 弓形虫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弓形虫的生活史 第三节 亚细胞结构与骨架结构 第三章 弓形虫的基因结构与基因分型 第一节 弓形虫基因组特征 第二节 基因分型 第三节 弓形虫基因型的全球分布 第四节 弓形虫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 第五节 弓形虫的基因型与毒力 第四章 弓形虫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一节 基因调控 第二节 转录调控 第三节 转录后调控 第五章 弓形虫的蛋白质组学 第一节 质谱分析与蛋白质组学 第二节 弓形虫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第六章 弓形虫的生化代谢 第一节 弓形虫的糖代谢 第二节 弓形虫的淀粉代谢 第三节 弓形虫的糖基化修饰 第四节 弓形虫的脂质代谢 第五节 弓形虫的蛋白质代谢 第六节 弓形虫的核苷酸代谢 第七节 弓形虫的营养分子的跨膜转运 第八节 虫体与宿主代谢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 弓形虫效应蛋白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弓形虫分泌性效应分子 第二节 弓形虫的入侵和逸出 第三节 微线体分泌的信号通路 第四节 弓形虫调节宿主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 第五节 细胞的自噬 第八章 弓形虫感染的宿主免疫应答 第一节 免疫应答相关的弓形虫虫源性分子 第二节 宿主对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弓形虫免疫逃逸 第四节 宿主抗弓形虫感染免疫的特征 第九章 弓形虫的致病机制 第一节 弓形虫速殖子-缓殖子转换的机制 第二节 速殖子增殖导致组织炎症 第三节 弓形虫诱导宿主细胞凋亡 第四节 弓形虫突破宿主血脑屏障与胎盘屏障 第十章 人体弓形虫病 第一节 孕期感染与先天性弓形虫病 第二节 弓形虫脑病 第三节 弓形虫感染与精神疾病 第四节 眼弓形虫病 第五节 肺弓形虫病 第六节 肝脏弓形虫病 第七节 弓形虫性淋巴结炎 第八节 器官移植与弓形虫病 第九节 弓形虫感染与肿瘤 第十一章 动物弓形虫病 第一节 猪弓形虫病 第二节 羊弓形虫病 第三节 牛及骆驼弓形虫病 第四节 马属动物弓形虫病 第五节 猫弓形虫病 第六节 犬弓形虫病 第七节 鸡及其他禽类弓形虫病 第八节 野生动物弓形虫病 第十二章 弓形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技术 第十三章 人和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 第一节 流行与易感因素 第二节 人群弓形虫病的流行 第三节 家畜与野生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 第十四章 抗弓形虫病疫苗 第一节 减毒活疫苗 第二节 重组疫苗 第十五章 弓形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孕期血清学筛查 第二节 食品卫生检(监)测 第三节 宠物检查与环境防控 第四节 畜禽弓形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五节 卫生宣传与教育 第十六章 弓形虫病研究常用实验室技术 第一节 弓形虫的动物传代保种及纯化 第二节 弓形虫体外培养 第三节 弓形虫的低温和冷冻保存 第四节 虫体活力与增殖的检测方法 第五节 弓形虫的遗传改造及其应用 第六节 动物模型与应用 第十七章 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生物信息数据库的应用 第一节 弓形虫研究常用数据库 第二节 数据库资源 第三节 数据库工具 中英文名词索引 |